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焦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生字。

    1.为了jiē_______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zào_______的星球,上面有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bān________点。

    3.火星上没有cí_______场,也没有臭氧层,不能抵yù_______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 2、近义词。

    拯救——_____ 响亮——_____ 纠缠——_____

    吟唱——_____ 骚扰——_____ 斩钉截铁——_____

  • 3、朗读第1618自然段,体会的思想感情。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这句话从两个方面述说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抒发感想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___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________/________。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________,________,像一条________。

    (3)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________,________!从最后两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是________。

     

  • 5、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1)时光的飞逝常常令人感到无可奈何,读朱自清《匆匆》中的“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我想起《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柳”在我国古诗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诗经·采薇》中有:“________,杨柳依依。”韩翃说:“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

    (3)《竹石》是托物言志的诗,其中“_________________。”是用来表明自己磊落刚烈、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品格的名句。

    (4)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__________》一书中记载:“穷则变, ______________。”面对不孝敬父母的人,可以真诚地告诫他:“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

    (5)随中外名著,品百味人生。《_________》一书,让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人物)。有人说:“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我说:“书是________,能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完成古诗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________”画出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再说说他喜欲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描绘了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认真抄写本诗中你最喜爱的两句,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②遥夜:长夜。③竟夕:一整夜。④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⑤滋:湿润。⑥盈手:双手捧满

    【1】解释诗句的意思。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写月亮不用“升”,而用“生”,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迷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1)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短文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色。

    (2)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开设戏曲课外兴趣小组,但报名的人很少,学校想请你帮忙设计一则宣传语,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一杯牛奶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儿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儿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儿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儿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儿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觉得浑身是劲儿,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个儿人类。本来,他都打算放弃了。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会诊。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术服的凯利医生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恩人。回到会诊室后,他决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曾经对自己有恩的病人。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他那里,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单的旁边留下一行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她的病房

    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费她整个儿余生来偿还。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喜悦的泪水溢出了她的眼睛,她默默地祈祷着:谢谢你,上帝,你的爱已通对人娄的心灵和双丰传播了。

    1给标下划线字注音。

    家挨户______   时间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名声很大。______

    (2)没有一点儿办法。______

    3在第三自然段中的“□”处加上标点符号。

    4女子为什么不让小男孩儿掏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霍华德·凯利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读书与看电视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纸)

    【1】以上两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_____

    【2】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述两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消磨时间,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B.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

    D.阅读书籍,人类的心智运动比较复杂。

    【4】结合两则材料,请你对那些爱看电视的小朋友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 12、奇   迹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

    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 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 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

    没事 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 很慢很慢地爬起来 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的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维持(   )   好像(   )

    照例(   )   准确(   )

    2)写出三个像熙熙攘攘”这样的词语。(2)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2)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6)

    ①“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瞬间的变化是指  

     

    ②“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的忧伤,为什么?

     

    ③“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在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多活了三天,创造了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其动力是  

    5) 读了这篇短文,你心中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13、根据短文,做完习题。

    正当他  zhuān xīn zhì zhì编写《史记》 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biàn hù ,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读文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出来。

    (2)给这段话空白处加标点。

    (3)你从两个一定中体会到读了这段话:  

    (4)司马迁的是:

    的是:

    (5)围绕这段话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6)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成语?请写三个。

     

     

  •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战争简介】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选编自百度百科

    【气候特点】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气候相当严寒。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在零下40-50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

    ——选编自地理探究

    【“冰雕连”】

    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进入朝鲜。军情紧急,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置换冬装的十几万战士衣着单薄直接过了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后来整理“冰雕连”烈士们的遗物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去。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选编自腾讯新闻

    【作品节选】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网,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风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压制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志愿军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作者:魏巍

    【1】【多选题】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最为艰难、惨烈的战役是因为(       

    A.极度深寒天气

    B.美军武器装备世界一流

    C.志愿军衣着单薄

    D.志愿军粮食短缺

    【2】阅读【作品节选】,找出战斗最为激烈的场面描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节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冰雕连”】画波浪线部分,你从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被称作“最可爱的人”。新时期,我们身边有哪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最可爱的人”?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理由不少于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学校设计一条电影《长津湖》的宣传标语,号召同学们向英雄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鱼儿在池塘游着,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扩句)

       

    (2)晴朗的夜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 16、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 18、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大兴安岭的林海开满花。(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用你的话简要地概括你对“推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