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 如:往 正襟坐   危:焦急

    B.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享有 白露江 横:笼罩

    C.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乘

    D.崖限道者 当:横在 自京师风雪 乘:冒

  •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   尤物;漂亮的女子

    B.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互相辉映

    C.舟中估客莫漫狂   估客:贩货的行商

    D.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渺弥:形容水势浩森,广阔无边

  • 3、把下面文段后所列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相对于其他后进现代化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保守不以压制创新为能,因此它从传统和现代中都能得到有益的滋养。

    ①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持了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②对于古今之变淡然处之,不走极端正是英国文化的一大长处

    ③英国比较成功地减弱了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颠簸和震荡

    ④它的创新不以踢开传统开路

    ⑤也就是英国之为英国的国家特性

    A.①⑤③②④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看好盆景,如读好文章,要反复揣摩,百般把玩,方能窥其______________,那韵味往往是愈琢磨,愈无穷,愈咀嚼,愈有______________之感。文化部门要引领旅游者看精品盆景,咏古人诗词,读上好文章,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____________。

    A.堂奥 爱不释手  品位 B.玄奥 手不释卷  品味

    C.玄奥 爱不释手  品味 D.堂奥 手不释卷  品位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愕然  破天荒  早归道山  有棱有脚

    B. 揣摩  水笼头  按捺不住  甘败下风

    C. 扑拙  里程碑  惟妙惟肖  依马可待

    D. 敷衍  缉私队  眉飞色舞  硬朗挺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后者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都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若干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对选文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划线句说明了作者开展物种起源研究的触发点和时间。

    B. 最后一句是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C. 段中“如果”“也许”“经过”“当时”等加点词语分别从条件、可能、数量、时间等方面作出严格限制,说明自己探索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D. 段中加点的“一些事实”指的是南美洲的生物分布和它现存生物与古生物之间地质上的关系。

    2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 逻辑顺序   B. 空间顺序   C. 时间顺序   D. 程序顺序

    3对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及写作过程的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 让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得出的。

    C. 让读者了解“绪论”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 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引发出对问题的研究。

    4选文中不能体现达尔文的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一项是(   )

    A. 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B. 达尔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C. 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虚的精神。

    D. 达尔文在理论研究中注重科学实验的态度。

    5联系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B. 《〈物种起源〉绪论》语言准确严密,多用结构复杂的句式。

    C. 绪论亦称导言,是著作后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能整体理解整部著作。

    D. 《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否定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借商汤问棘之事,通过鹏鸟“适南冥”飞越九万里竟招致斥等小雀的嘲笑阐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同时借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的故事,说明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地逍遥游。

    (2)苏轼《赤壁赋》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

    (3)友情是中外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歌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写琅琊山夏季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不觉得自己吃穿不如同舍生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能够不因外界评价而改变自己,是因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屋上茅草被秋风卷走后,散落林间池上的情景。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小题1)既见复关, (《诗经·氓》)

    (小题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小题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小题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小题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

    (小题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罗江客舍

    戎 昱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注释)戎昱,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

    (1)诗的首联“暗”“寒”两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材。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晋天福二年,拜太府少卿。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宫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奏入,留中不出。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时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少帝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桥道使,朝廷遣使督治道,常六七辈,一使所调发民皆数百人,吏缘为奸,多私取民课,发不充数,而道益不修。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诏书褒美。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朕居深宫中   之:________

    (2)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  则:________

    (3)时契丹失欢   与:________

    (4)少帝光范藩邸旧僚   以:________

    (5)发不充数   所: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

    (2)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以上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也颇具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思考和体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