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è) 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2、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食不果腹”的“果”就是指果实,意思是不但没有饭吃,就连果子也没有充饥,表示缺乏粮食,极度的饥饿。
B.“食不果腹”的“果”就是指果实,大凡果实皆饱满、充足,所以便用“果”来形容人酒足饭饱、大腹隆起的样子。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人们常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饥寒贫困的生活。“食不果腹”不能写成“食不裹腹”。
C.“食不果腹”的“果”就是“裹”的假借,所以“食不果腹”也可以写成“食不裹腹”意思不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事实上,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
B. 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推进慈善信用管理,大力弘扬公益慈善精神,积极传播正能量,着力建设清朗的网络公益环境和社会诚信氛围。
C. 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D. 《陈情令》自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魏无羡的扮演者肖战俘获。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A.儿已薄禄相
B.不宜妄自菲薄
C.日薄西山
D.薄肖有之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山城
施蛰存
如果你相信昆明是一个山城,那么拿我现在所小住着的地方比较起来,她就有点不配这个称了。昆明的确是一个建筑在山国中的城市,但是我们如果要想像一个山城,那么像目下的昆明样地不缺少一切近代物质设备的城市是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我愿意把山城这个名词用之于良,用之于路南,甚至用之于大理,但决不是昆明。
我现在所住着的是一个离昆明一百余公里的小城。说她是一个小城,这是一个外省人的口吻她实在并不比我所曾到过的宜良、路南这些县城更小。她有邮政局和电报局,她能够供给你法国的脂粉,甚至德国制的注射剂。然而不管一切,她还是我所旅行过的许多县城中最配称之为山城地方。这是因为她还保留了一个山城所该有的特殊气息。
我在这里已经算是住下来了。早晨,我定首先看见妇女们在门口操作,或是扛了农具出城去。当那些幸福的男子起床来,端一个矮凳坐在门口,吃茶、晒太阳的时候,一定是快要到正午了。正午,城里的街上是寂静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外汽车站旁边的几家茶馆或小食铺里,等侯来往的车看热闹。无所事事的日子虽然好像很悠长,但终于到了黄昏,于是你可以听见牧人在吹起哨子赶着牛羊进城了;驻屯营里吹起生疏的喇叭,召集士兵归队了;打柴的老妇人伛偻的背上负着一捆柏枝或松毛从小巷里穿出来了……一排荒凉的雉堞渐渐没入黑暗的夜色中,于是这小城中惟一西街上是透露着光亮的地方,因为一切的店铺都在西街上,别的铺子虽然都早已关了门,而茶馆宵夜铺却正当热闹的时刻,何况茶馆及宵夜铺又占了所有的商铺的半数以上。
但是,它们虽则卖夜市,才过十点钟,所有的光亮便已全部熄灭掉。现在是狗的城市了。它们逐着,叫嗥着,在绝对的黑暗中,使一个不习惯早睡的旅客,在枕上会仿佛感到土匪来攻城的征兆。赶街子是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这里的人从来不作每天的计划。“一日之在于晨”,这句古谚于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对于他们,每一个月并没有三十天,而是只有六天,因为他们每五天赶一次街子。一切的事情都得在街子天做。买鱼肉鸡蛋蔬菜米粮,均须到街子天,错过了这个街子天,就得等下一个街子,于是五天就很容易地过去了。医生什么人,也是赶街子的。人倘若生了什么病,五天之内没有变化是幸福的。医生给你诊了脉,给你留下五天服食的药,你就等到下一个街子天再请教他。警察也是赶街子的,当警察不够维持秩序时,不得不让过去被裁的警察来临时服务一下。这就是赶街子的警察,谁知道他们在非街子天做些什么事呢。
人们永远很迟缓,永远很闲懒,永远没有时间的观念。很少人家有一个钟或表。既然今天或明天都没有什么关系,上午与下午更有什么分别呢?你说,这不是赶惯了街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吗?
我不喜欢,并且也不习惯于这种山城里的生活,但我既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也似乎稍微发现了她一点好处。我常常会想起“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一副对联,仿佛很可以用来贴在这里的城门上。然而这种和平与淳朴的好处,到底只堪从想像中去追求的,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烦嚣的都会里,偶尔幢憬一下这样的山城生活,那是对你很有补益的。若果你真的来到这里住下去,像我一样,我想你倘若不能逃走,一定会苦闷至极的。然而你或许要问,为什么我终于没有逃离,而还在这里住下去呢?是的,请你凑过耳朵来,我将指点给你看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你,那是怎样一个地方,会使我对于这寂寞的山城抱着希望。
(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昆明写起,有什么作用?
【2】山城保留了哪些“特殊气息”?请简要概括。
【3】作者为何详写赶街子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4】本文重点叙写山城生活,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舞榭歌台,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蜀道难》)
(5)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声声慢》)
(6)________,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7)感时花溅泪,________。(《春望》)
(8)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9)道狭草木长,________。(《归园田居》)
(10)_______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12)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过零丁洋》)
8、按要求填空。
(1)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譬如为山,_____________,止,吾止也。(《论语·子罕》)
(3)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道的艰险,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和询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概述阴晴变化,从时间的角度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为鼓励大臣、官吏和百姓积极进谏,下令将对进谏者进行奖励,其中“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
(3)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鲲之大,“______”,鲲变化为鹏,振翅奋飞时,“______”,遮天蔽日,声势浩大。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杜甫《登岳阳楼》第二联“____,____”,将洞庭湖水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描绘出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表里俱澄澈”三句,描绘了明月光辉四射,银河、明月一同映入洞庭湖水之中的场景。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介绍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即“面对面社群”。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两句说他日常接触的总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
(3)有人将自己的书屋命名为“锲斋”,其出处为荀子《劝学》 “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
如“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都表达了时光流逝、桑榆晚景的感伤,都营造了凄婉、压抑之境。
C.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 第七句中“白发”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白发苍苍的老人;“庭树”则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庭柯以怡颜”。
(2)赏析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茂字成逊,虚靖好学,不以世利婴心。建兴初,南阳王保辟从事中郎,又荐为散骑侍郎、中垒将军,皆不就。二年,征为侍中,以父老固辞。寻拜平西将军、秦州剌史。太兴三年,其兄张寔既遇害,州人推茂为大都督、太尉、凉州牧,茂不从,但受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乃诛阎沙及党羽数百人,赦其境内。复以兄子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岁余,茂筑灵钧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武陵人阎曾夜叩门呼曰:“武公①遣我来,曰:何故劳百姓而筑台乎”姑臧令辛岩以曾妖妄,请杀之。茂曰:“吾信劳人。曾称先君之令,何谓妖乎!”太府主簿马鲂谏回:“今世难未夷,唯当弘尚道素,不宜劳役崇饰台榭。”茂曰:“吾过也,吾过也!”命止作役。明年,刘曜遣其将刘咸攻韩璞于冀城,呼延寔攻宁羌护军阴鉴于桑壁,河西大震。参军马岌劝茂亲征,曰:“今大贼自至,不烦远师,遐迩之情,实系此州,事势不可以不出。”茂曰:“马生之言得之矣。”乃出次石头。茂谓参军陈珍曰:“刘曜以乘胜之声握三秦之锐,缮兵积年,士卒习战,若以精骑奄克南安,席卷河外,长驱而至者,计将何出?”珍曰:“曜虽乘威怙众,恩德未结于下,又其关东离贰内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乌合之众终不能近舍关东之难增陇上之戍旷日持久与我争衡也若二旬不退者,珍请为明公率弊卒数千以擒之。”茂大悦,以珍为平虏护军,率卒骑一千八百救韩璞。曜阴欲引归,声言要先取陇西,然后回灭桑壁。珍募发氐、羌之众,击曜走之,克复南安。茂深嘉之,拜折冲将军。太宁三年卒,临终,执骏手泣曰:“昔吾先人以孝友见称。自汉初以来,世执忠顺。今虽华夏大乱,皇舆播迁,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年四十八。
(选自《晋书·张茂传》,有删改)
(注)①武公:这里指的是张茂父亲张轨,其谥号为武公。下文的“先君”也指张茂的父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其关东离/贰内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乌合之众/终不能近舍关东之难/增陇上之戍/旷日持久与我争衡也/
B.又其关东离贰/内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乌合之众/终不能近舍关东之难/增陇上之戍/旷日持久与我争衡也/
C.又其关东离贰/内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乌合之众/终不能近舍关东之难/增陇上之戍旷日/持久与我争衡也/
D.又其关东离/贰内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乌合之众/终不能近舍关东之难/增陇上之戍旷日/持久与我争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兴,帝号。这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纪年方法,此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拜,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而“不拜”指不接受任命。
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还有持节。
D.孝友,指的是事父母孝顺,对待兄弟友爱;与此相似的还有孝悌,指的是敬爱父母和兄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茂大兴土木,及时接受劝谏。张茂修筑的灵钧台规模宏大,所以当武陵人阎曾为之劝谏时,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便停止修建。
B.张茂淡泊名利,多次拒绝任命。他不把世俗的名利放在心上,从建兴初年为官到太兴三年,多次拒绝征召,不接受地方和皇帝的任职。
C.张茂面对战事,果断亲自出征。当刘咸和呼延寔分别进攻韩璞和阴鉴时,他接受参军马岌的劝谏,果断出兵,并率军在石头驻扎。
D.张茂善于用人,最终击退敌军。面对入侵,他认真听取参军陈珍的建议,并任命陈珍为平虏护军,而陈珍果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贼自至,不烦远师,遐迩之情,实系此州,事势不可以不出。
(2)今虽华夏大乱,皇舆播迁,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
【5】张茂为什么不认为阎曾“妖妄”?张茂最终又是如何做的?请简要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历史,我们曾经面对很多看似难以克服的问题: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如何控制?几亿文盲如何扫除?几亿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如何实现工业化?面对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如何渡过又如何恢复重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如何有效应对?……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将以百倍信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