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成语。
敝帚自珍: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初一”“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是作者重点描写的部分,这样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分粥——___________________——看粥四个部分。
(3)《藏戏》以连续的三个问句开篇,点出了藏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描写晚上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你知道寒食节的哪些习俗?请至少举出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qī liánɡ____ jì mò____ qīn xí____
kǒnɡ jù____ liáo tiān____ kuān wèi____
shū jí____ fánɡ yù____ yōu shānɡ____ qīnɡ fù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顽强——( ) 鼓励——( ) 隐蔽——( ) 集中——( )
甜蜜——( ) 毁灭——( ) 忽略——( ) 欢乐——( )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描写了_______到______ 路上的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4】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诗句,完成练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这两句诗紧扣早春的特色之物_______和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一颗星星接着说:“我是地球资源卫星,能帮助人们了解(矿产) 资源,还能预报地震和火山爆发呢。”别的星星也都争先恐后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1】给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注音。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第________人称,第一个“我”指________。
10、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用“_____”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暑假( jià jiǎ ) 撒 ( sǎ sā )娇
这么薄( báo bó ) 暖和( hé huo )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_____________)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_____________)
【3】选择:“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原文第四自然段中 ,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这段话加上标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你认为它神奇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道: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掉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且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了,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与短文画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的句子。
【4】小男孩想看到女孩,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成语可以这样用吗?
让我们听一则笑话:
老师指着数学作业本上的错误责问胖乎乎的小明:“2怎么写成0?”
“成语中不是有句‘掩2到零’吗?”小明振振有词。老师听了哭笑不得:“那叫‘掩耳盗铃’!你真敢乱用。”
小明又辩:“不是乱用,我这是‘不同凡想’。”老师气极,直指小明训道:“不动脑子,光长膘!”
小明自嘲:“有啥办法,俗话说‘笨鸟先肥’嘛!”老师始觉失态,忙和声细语问:“你干嘛老是篡改成语?”
小明据理力争道:“现在电视广告词中不是常有‘牙口无炎’‘无鞋可及’、‘随心所浴’、‘咳不容缓’吗?”
老师听后长叹一声,无言以对。
【1】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
不同凡想( ) 笨鸟先肥( )
随心所浴( ) 咳不容缓( )
【2】在生活中,你还知道类似的被改动的成语吗,在下面试着写一写。
【3】当你在生活中看到那些成语被篡改使用时,你的想法是什么,写在下面。
1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影子里的父爱
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汹涌:________
震撼: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赏析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
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节包里拿出一叠E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基地清凉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你的父亲肯定也非常爱你,请你回忆其中一件小事,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事件________;
赞美父亲的话: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选段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叶永烈,这是一篇______文。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 奇特(______) 关联(______)
【3】下列加点字与“奇怪”中的“怪”字意思相同的是( )
A.怪罪 B.怪异、古怪 C.鬼怪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论述道理。在这个具体事例中,“问号”是指阿瑟林斯基在儿子睡觉时,发现________,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他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由此发现的真理是________,最容易做梦。
15、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6、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21、英雄的赞歌。
电影《烈火英雄》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讲述了消防战士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形象。请你用几句话来赞美消防英雄,向英雄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