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择正确的答案( )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 ,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
①过新年了小女孩就能获得幸福。
②小女孩临死前,处在幻觉中,这是幸福的。
③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彻底摆脱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④小女孩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将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它们说的不一样呢?小白兔就去问彩虹阿姨。
①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②小白兔跑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光是绿色的。”③小白兔又跑去问蜜蜂,蜜蜂说:“太阳光是红色的。”④从彩虹阿姨那里,它知道了太阳光有七种颜色。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3、下列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中有株(树桩) B.兔走触株(走路)
C.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 D.冀复得兔(希望)
4、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lěi)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B.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朝鲜(xiān)半岛和日本。
C.快看,对面来了一乘(shèng)轿子。
5、读一读,写一写。
宽阔 平坦 延伸 挺拔
沉默 不语 不约而同
6、在下面的句子里填上含有“烈”字的词语。
①小虾一打起来十分( ),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②我们不能在( )的日光下看书。
7、比一比,再组词。
待_____ 侍_____
株_____ 珠_____
守_____ 宋_____
颈_____ 项_____
8、根据拼音写词语,书写要规范美观。
zhì huì zī shì fù zé chèn shān biàn huàn
wēi wǔ biàn rèn mì mì hǎi shēn lì hai
9、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按原文把语段内容补充完整。
【2】所填的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长得 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具体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的句子,句中的“画家”是指( )
A.画艺高超的人。
B.大自然。
C.种荷花的人。
10、读下面的说明文片段,完成后面的习题。(运用关键句概括语段大意)
松毛虫蛾母亲一次产下的蛾卵非常多,蛾卵很小,像一些白色珐琅(fà láng)质小珠子。它们紧紧地挤贴在一起,而且排成整齐的队伍,形成9个竖列,每个竖列有35个蛾卵。那一个圆柱体上卵的总数大概就300个。啊,这真是一个庞大的家庭!
一个竖列的卵和相邻两个竖列的卵交叉贴靠着,不留一点空隙,看上去就像一根微型的玉米棒,非常精巧、可爱。蛾卵牢牢地黏合在一起,像被人用胶水粘贴起来的。这些蛾卵在被产下时就由一种像漆一样的黏性物质给粘贴起来,保护性鳞片那宽阔的基部就固定在这片“漆”上。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
【1】这两段文字的大意是( )
A.介绍了松毛虫蛾的特点。
B.介绍了松毛虫蛾一次产下的蛾卵多及蛾卵的样子。
C.介绍了松毛虫蛾卵的精巧、可爱。
【2】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选一选。(填序号)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D.作比较
(1)蛾卵很小,像一些白色珐琅质小珠子。( )
(2)它们紧紧地挤贴在一起,而且排成整齐的队伍,形成9个竖列,每个竖列有35个蛾卵。那一个圆柱体上卵的总数大概就300个。( )
(3)看上去就像一根微型的玉米棒,非常精巧、可爱。( )
【3】“保护性鳞片那宽阔的基部就固定在这片‘漆’上。”这句话中的“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_ 结实——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3】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4】本段描写了三种形态的龙。在文中找出来。
【5】我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一下子明白过来。( )
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品味( ) 奇怪( )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 ”画出煮书有什么好处的句子。
4.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鸟儿
画眉,全身羽毛金褐色,颈部和背部有暗褐色条纹,腹部白花花一片;眼睛四周画了一条白色眉线,依依可人。
翠鸟,碧绿的羽毛,点缀(zhuì)着蓝色和金色,特别美丽。
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 队形 次序都有一定规矩 大雁打头 幼雁居中 老雁压阵 头雁在前紧拍翅膀,使气流上升,为的是让幼雁靠气流滑翔,飞起来省力。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1】给画 “_______”的句子加上标点。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鸟。
【3】作者抓住__________来描写画眉和翠鸟美丽的特点。
【4】用“ ”画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5】下列句子该怎样朗读?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这句话中读重音的应是(_________)。
A.鸟儿 B.美德
(2)“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这句话要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A.欢快 B.赞美
【6】你最喜欢短文中的哪种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兰 花
兰花确实不起眼,有时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看,把它随意地栽在一个花盆里,放置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不闻不理,它依然可以旺盛地生存下来,那碧绿的如同韭芽般的叶子显示着生命的存在,虽然上面不免沾点灰尘,但是去掉灰尘之后,那绿油油的精神抖擞的叶子在向你展示着精力的旺盛!就这样一种不卑不亢的生命存在的态度,你就不由得对它起了一丝的敬意。
最好的是兰花盛开时节。兰花盛开时不像其他的名贵花一样,先是打个骨朵,然后慢慢长大,最后才姗姗来迟般盛开,这一个过程让人等得心焦。如同古装中的大家闺秀,出场之前需要垫称,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兰花开花的过程没那么排场,它只是在根部直接顶出长满花骨朵的那一枝,慢慢地长大,慢慢地从底部依次盛开。你想欣赏,什么时间都可以,不用焦急地等待。那花也是小小的,虽然不如牡丹的艳丽,玫瑰的妖娆,但是它那稚嫩的花瓣,淡雅的香味,葱绿中那一抹的淡白,足以让你心旷神怡。
打个比方说,牡丹是雍容华贵的官家太太,梅花是特立独行的君子,那么兰花就是我们寻常百姓。老百姓们生命力的顽强,自古以来就有。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叙述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那种在任何困难之前不折不挠,顽强活下去的精神,岂是矫揉造作的富贵人家所能接受的?
欣赏兰花,欣赏它的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脸不改色,面对艰难困境顽强面对,遇事百折不挠,坚强生活的态度!试问任何民族,没有了这种精神,谁能大浪淘沙,繁衍至今?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花瓣 ( )的香味
( )的精神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欣赏兰花的哪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兰花的启示下,你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浓烟和烟囱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 ,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样,当他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总是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到我高超的舞蹈吗?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升腾。他一边飞一边膨胀,可是色彩却越变越淡 ,声音也越来越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膨胀,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继续排出新的浓烟。
【1】照样子写词语。
大模大样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摇摇摆摆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洋洋自得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烟刚出来,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浓烟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生活中你自己独立完成过这些事情吗?例如:整理书包、包书皮、洗衣服等等。
如果有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才能把它做得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小辩论会。
三(1)班的同学们学完本课后,针对裁缝和顾客的性格特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顾客性子太急,“欲速则不达”;有的同学则认为裁缝性子太慢,“急惊风撞上慢郎中”,往往会坏事。对此你怎么看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改句子。
例:你怎么能和我相提并论?
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1)杭州的西湖难道不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________________
2.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醉。
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
4.故事读完后,大家热闹地鼓掌。
________________
5.秋天的九寨沟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
20、常见的病句原因有:①缺少主语;②词序混乱;③前后矛盾;④用词不当;⑤搭配不当;⑥意思重复;⑦成分残缺。以下的句子的病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
1.他那优秀的品质,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傍晚,朝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雪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渐渐觉得自己好像似乎也成了一位老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听了这件事情很开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看图写话。
山羊公公拄着拐杖过河,这太危险了,谁会来帮他呢?你来写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