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庆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先富起来的地区决不能再有人一己百的心理,要尽可能保证贫困地区优先获得发展的机会,享受政策优惠。

    ②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因大多远离现实生活,有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有点过于平静。

    ③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制度解体,上下三千余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古代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很少有光风霁月的时候。

    ④自拍杆可与手机、照相机配用,但其发出的电磁波却可能对人体有害,于是遭到多国封杀,但我国许多市民却不以为然,依旧拍的不亦乐乎。

    ⑤《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受到热烈追捧。实力演员张丰毅、吴刚、张志坚等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2、如果用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纪年,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那么2021年是农历 (  )年

    A.庚丑

    B.辛丑

    C.壬寅

    D.辛寅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 4、阅读下面那幅漫画,对它的寓意揭示最贴切的一项是(   

    A.海外也有贪污和腐败,不要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B.海外留学付出的代价很大,所以要量力而行。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要被他人利用。

    D.讽刺了官员“裸官”的现象,希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 5、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孝公既没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⑩崤函之固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普希金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大家期盼的时辰不久将会临降。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来到你们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1】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第1小节中“坚持着高傲的忍耐”,是作者对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的赞扬,勉励他们不要放弃崇高的理想。

    B.第2小节中诗人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忠实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感觉前途渺茫,对革命一时失去了信心。

    C.第3小节是说爱情、友谊会伴随着囚徒们的牢狱生活,鼓励十二月党人要有生活的勇气,必胜的信念。

    D.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十二月党人的同情和敬意。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诗歌中,“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

    B.第4小节,作者采用含蓄的笔法,号召人们拿起武器,投入到战斗中去。

    C.在这首诗中,拟人、对比、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D.这首诗歌写于特定的年代,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但诗歌的基调高亢,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3】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4】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时,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的,孔子告诉他就是“恕”字。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以“进亦忧”照应“____”,“退亦忧”照应“____”,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

    (3)杜甫《登高》诗“________”,以叠字入诗,写登高所见秋景。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油天姥吟留别》里写出姥山天黑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油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油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根据语境,填写名句。

    (1)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2)古诗词中有很多是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____________”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5)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君子。(《论语》)

    (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注)①绕朝策: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②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为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这里喻报捷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书”飞至,边境形势紧急,浑将军毅然出征,表现他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

    B.“宝刀昼夜鸣”与“画角三四声”对比,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

    C.诗中以黄云连绵、衰草遍地、旌旗朝飞、刁斗夜鸣等意象,展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

    D.诗歌多角度写人,如“甘”正面写心理,“一年”“万里”是从时空角度描写。

    2同为送别友人,这首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康伯,字幼安,蜀之眉山人,故紫微舍人昌言之幼子也。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独好法书名画,古器异物,遇有所见,脱衣辍食以求之,不问有无。居京师四十年,出入闾巷,未尝骑马。在稠人中,耳目谡谡然,专求其所好。长七尺,黑而髯,如世之所画道人剑客,而徒步尘埃中,若有所营,不知者以为异人也。又善滑稽,巧发微中,旁人扺掌绝倒,而幼安淡然不变色。与人,知其急难,甚于为己。有客于京师而病者,辄舁置其家,亲饮食之;死则敛之,无难色。凡识幼安者,皆知其如此。而余独深知之。幼安识虑甚远,独口不言耳。今年六十二,状貌如四十许人,须三尺,郁然无一茎白者,此岂徒然者哉。为亳州职官,与富郑公俱得罪者,其子夷庚也。

    其家书画数百轴,取其毫末杂碎者,以册编之,谓之“石氏画苑”。幼安与文与可游,如兄弟,故得其画为多。而余亦善画古木丛竹,因以遗之,使置之苑中。子由尝言:“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似犹可贵,况其实者。吾行都邑田野,所见人物,皆吾画笥也。所不见者,独鬼神耳,当赖画而识,然人亦何用见鬼。”此言真有理。今幼安好画,乃其一病,无录者,独著其为人之大略云尔。元丰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赵郡苏轼书。

    注:①紫微舍人:即起草皇帝诏令的官员。②谡谡然:精力充沛的样子。 ③舁:抬。④文与可: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与人____________   (2)亲饮食____________

    (3)死则敛之____________  (4)无录者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读书作诗自娱而已 铸为金人十二

    B.幼安淡然不变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棺敛之 临视,虫集冠上

    D.其一病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

    (2)余亦善画古木丛竹,因以遗之,使置之苑中。

    4根据第一段内容,用两个成语概括石康伯的性格特点?

    5本文是苏轼为石康伯画苑作的题记,但苏轼行文却“独著其为人之大略”。其用意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眼光,可以指观察鉴别事物的能力。眼光,影响目标的确定;眼光,制约行动的方向。眼光,决定能否敏锐捕捉成功的机遇;眼光,决定能否准确锁定问题的症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