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里送给查老师的生日礼物是____。( )
A. 祝福卡 B. 笔记本 C. 一幅画
2、将下列关联词语填入“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中,恰当的是( )
A.如果……就……
B.一边……一边……
C.虽然……但是……
D.不仅……还……
3、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杀菌________(jùn jūn) 估________计(gū gǔ) 遐________想(xiá jiǎ)
曾________经(céng zéng) 敞________开(chǎn chǎng) 水藻________(cǎo zǎo)
4、根据形声字造字法的特点,请你猜测“猛”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相关( )
A.健壮的狗
B.肥胖的鸡
C.古老的器具
D.调皮的孩子
5、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行的意思。
小娃撑 ,
白莲回 。
不解藏 ,
。
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6、课文回顾与知识积累。
(1)逢年过节,漂泊在外的游子总爱吟诵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2)徐小波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那就是真正的过错,我很想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劝导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与品行高尚的人多交往,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4)我知道赵州桥的设计者是_________,造纸术的改进者是_________。
(5)《大林寺桃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遇到春天时喜悦和惊讶的心情。
7、认真读语境,结合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期间,一场xiōng měng____________的疫情扑面而来,一时间,wēi wǔ__________的白衣战士,各地的pǔ tōng__________民众,纷纷加入抗疫队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胜利抗。抗疫斗争充分彰显出中国力量和中国zhì huì__________,这怎能不令人jiāo ào__________呢?
8、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xì wǔ dǎo róng huà gǎn jí
tíng zhǐ yuān yāng ǒu ěr huā bàn
9、课内阅读。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1】写出“闻名于世”的两个近义词。
_____ ______
【2】第二句话写出了黄山松的哪些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之情,为写“黄山四绝”埋下伏笔
B. 这段话说明黄山的美景很多,数不胜数,因此作者要一个一个地写
C. 这段话强调了奇松在“四绝”中处于第一,自然吸引读者的兴趣
10、阅读《青蛙》片段,回答问题。(16分)
青蛙喜欢吃昆虫 苍蝇 白蛉 蚱蜢 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那许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苍蝇栓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tè shū ( ),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虫子在飞,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 】能分辨qīnɡ chǔ( ),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 】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了。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好活活饿死。
(1)读文中的拼音,并在括号里写出词语。(2分)
(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3)仔细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4分)
( )——( ) ( )——( )
(4)将下列的关联词正确地填在【 】里。(2分)
如果…….就…… 只要……都…….
(5)青蛙是怎样捕捉虫子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2分)
(6)青蛙为什么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呢?请你来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3分)
①死的东西不好吃,所以青蛙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 )
②因为青蛙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 )
送暖因为青蛙看不见放在眼前的东西,它只能看见动的东西,所以它才不吃。( )
11、阅读回答问题
夏季悄悄地来了。树木用它宽大的叶子为大地戴上了巍峨的翠冠,为人们撑起了清凉的华盖。河里,水草钻出水面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几只雪白的鸭子游来游去,亲昵地互梳着羽毛,嘎嘎地欢叫着。河岸上,钻天杨高耸入云,一棵挨着一棵,像一队勇士用躯体支撑着浩大的天空,又仿佛是一座绿色的长城镶嵌(xiāng qiàn)在蓝天与碧水之间。婀娜多姿的垂柳,时而舒展宽大的长袖,像古代的少女在轻歌曼舞;时而枝条柔和地垂在水里,似待嫁的姑娘在精心打扮,观赏自己的花容月貌。
【1】这是一段有关 的描写。
【2】短文用 等景物特点,描写 景色的美丽。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 比作 和
。
12、课外阅读。
娘不爱吃,你吃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忽地,筷子挑到了碗底的荷包蛋,两个。趁母亲忙,偷偷挑了母亲的碗,没有。心里不由得酸楚,虽然鸡蛋已不再稀罕,可母亲照样视为佳肴,专门留给我这老儿子。小时候,每当我夹着嫩黄的鸡蛋给母亲时,她都会怜惜地说:“娘不爱吃,你吃。瞅着我吃完,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而今,母亲年近七旬,我已为人父,可爱我的方式依然朴素、无言。望着荷包蛋,我喉头一紧,张不开嘴,低头夹到了母亲碗里。母亲还是那句:“娘不爱吃,你吃。”我不敢看她的脸,边挑面边说:“天天吃鸡蛋,我不爱吃,你吃。”母亲顿了一下:“我儿生活好了,娘吃,娘吃。”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
那顿饭,我吃得很认真。每遇母亲特意准备的菜,我便有意地少吃,多剩些留给他俩。我知道,父母勤俭惯了,只有我回家才会准备得如此丰盛。父母指着满桌的剩菜,嗔怪:“就吃那么一点哪行,再吃点!”我笑答:吃饱了,都吃撑了。既而顽皮地拍拍肚子,父母乐了:“这又得让我们吃好几顿。”我暗自偷乐:当年你们也是这么“骗”我多吃的嘛!
父母渐老,已然羸弱,似乎对我更多了几分依恋、依赖。让我感觉,应该多爱他们一些,一如当年他们爱我一样。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暗暗地偷着快乐。(______)
美好的饭菜。(______)
年纪靠近七十岁了。(______)
【2】画线句子是母亲的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中“泪眼满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娘不爱吃,你吃”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火烧云(节选)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 ,而且 的特点。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火烧云的颜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___________。
【3】请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 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观赏 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 )(填序号)改编的。
①《克雷洛夫寓言》 ②《伊索寓言》 ③《拉·封丹寓言》
【2】用“/”画去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根据文段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段 ( )的鹿角
( )地喝水 ( )地逼近
【4】文段中描写鹿“漂亮”的句子有哪些?请用“ ”画出来。
【5】作者在写鹿抱怨自己的腿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多选)
①动作 ②神态 ③语言
15、课外阅读。
芦叶船(节选)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①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约有一里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成小舢(shān)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②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头一天做的船,到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寻找。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1】画线的句子①中“绿色的风帆”指的是__。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2】“我们”用芦叶做的船有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②中,“保险”的意思是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
a.“我们”只顾玩耍,忘记了要讲卫生。
b.“我们”玩得很随意,不认真。
c.“我们”心灵手巧,做芦叶船的技术高超。
【4】从短文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做芦叶船和放芦叶船时__的心情。
16、观察图片,把句子补充完整:
(1)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只燕子,随意地停在电线上休息,像__________。
(2)________的鹤冠,_________的脖颈,________的羽毛,加上____似的双腿,凑成了那样美丽优雅的丹顶鹤。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瞪大了眼睛。(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裁缝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加上表示声音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小东说:“我爱祖国。”
改:小东说,他爱祖国。
顾客说:“我不做棉袄了。”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的战士献出_____的生命。(填上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星期天,我在家里画了手抄报一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修改。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要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
2.运动场上有一根撑竿长长的。
3.这次活动全班同学大部分都参加了。
21、习作芳草地。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应该遇到过很多事吧,有难忘的、有有趣的、有让你深受启发的……今天就以“一件有趣的事”为题来写一篇习作吧。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