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网络,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信号分子
B.神经系统上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也存在肾上腺素的受体
C.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器官可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的一部分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患者常表现为举止异常。关于其病因推测正确的是( )
A.若减数分裂Ⅱ异常,可能是其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异常
B.若减数分裂Ⅱ异常,可能是其父亲产生的精细胞异常
C.若减数分裂I 异常,可能是其母亲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异常
D.若减数分裂I 异常,可能是其父亲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异常
4、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下图是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m2·a),M、N表示营养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海带养殖过多可能会影响牡蛎和海参的产量
C.M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2488kJ/m2·a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在M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
5、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促进枝条生根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及其作用最可能是( )
A.小便中的大量无机盐,营养
B.小便中的微量有机物,调节
C.黄泥中的微量无机盐,营养
D.黄泥中的大量有机物,调节
6、下列各组生物中都是原核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和紫菜
B.小麦和流感病毒
C.乳酸菌和发菜
D.衣藻和支原体
7、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动物激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幼鼠的垂体,其生长发育停滞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等有关
B.给正常成年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C.给正常成年鼠饲喂胰岛素,可观察到其出现昏迷等低血糖症状
D.切除成年雌鼠的卵巢后,因无法产生卵细胞而不能生育后代
8、某科研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中药A与药物B具有相似的抗心律异常功能:先将健康小鼠用ACh-CaCI₂处理成心律异常模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注射中药A和药物B进行治疗。实验的其它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心律情况。该实验操作不足以验证结论,下列补充操作错误的是( )
A.实验应增加空白对照组,即健康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B.模型小鼠应添加一组注射生理盐水
C.模型小鼠应添加一组同时注射中药A和药物B
D.实验前需检测小鼠的心律情况
9、图为单侧光照射后小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图中胚芽鞘放大的部位为感光部位
B.甲侧细胞的生长素含量高于乙侧细胞
C.甲侧细胞长于乙侧,故单侧光来自于甲侧
D.生长素是在单侧光刺激下合成并极性运输到生长部位
10、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上端
11、长瓣兜兰的花瓣基部长有形似蚜虫的小突起能吸引昆虫前来助其传粉。基部吸引某种雌性食蚜蝇前来产卵,食蚜蝇幼虫以蚜虫为食,但长瓣兜兰不能为食蚜蝇幼虫提供营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长瓣兜兰定向产生小突起提供原材料
B.食蚜蝇在长瓣兜兰花瓣基部产卵后,幼虫将寄生在花瓣基部内
C.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长瓣兜兰不会与食蚜蝇共同进化
D.经过长期的选择,花瓣基部有突起的长瓣兜兰对环境适应性更强
12、俗话说“旱极必蝗”,在干旱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而阴潮多雨的环境易使传染病在蝗虫间发生,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B.潮湿环境中蝗虫的 K 值比干旱环境中的 K 值大
C.使用杀虫剂使蝗虫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非生物因素通过影响蝗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1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因生存环境相同而出现重叠
B.两种动物的生态位差异越大,二者种间竞争的强度越大
C.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D.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选择压力越强,进化的速度越快
14、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λ值的变化曲线(如图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2);图3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关于种群特征的相关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曲线a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b段和de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
B.图1的de段和图2的CD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相似
C.图3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大后减小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可能超出理想状态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
15、人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而B淋巴细胞不能
C.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形成记忆细胞并在抗原消失后继续存活
16、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清洁新能能源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C.倡导低碳出行
D.使用一次性餐具
17、内环境的稳态对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是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垂体中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内温度相对恒定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作用将CO2排出体外
18、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使黄瓜膨大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氯吡脲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B.应依据推荐浓度施用氯吡脲
C.氯吡脲与受体结合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D.氯吡脲可在植物细胞内合成
19、观姿植物是指在叶、花、果、形、色等方面,有艺术美感或株形有特色等特征,具有较高观赏值的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观赏价值
B.直接价值
C.间接价值
D.潜在价值
20、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21、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为增殖、分化。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GC有望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B.GC分泌增加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 GC 的分泌
2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胚芽鞘尖端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
D.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B.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24、甲、乙、丙、丁4个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瓶编号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生态瓶必须是密闭的,放在直射光下,生物成分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B.乙瓶中缺乏光照,生态瓶不稳定说明了生态系统需要稳定的能量输入
C.丙瓶中没有泥沙,分解者太少,不利于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
D.丁瓶中虽然物种更加丰富,但可能因为氧气含量少而不如甲瓶稳定
25、图1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①~⑤分别表示反射弧的不同组成部分。图2为图1结构③的部分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③称为_________,神经冲动传递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图1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2)图2中,物质a表示_________,物质a释放后,与细胞Y膜上的_________结合,引起_________大量内流,导致细胞Y兴奋,则细胞Y膜内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___。
(3)5-羟色胺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可以直接调节特异性免疫的化学物质,该物质作用的免疫细胞应为_________。
26、如图甲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图乙为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结果.分析回答:
(1)从图甲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
葡萄糖,进而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 来实现的。
(2)图乙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方面的变化,相同点是:血糖变化 ,不同点是:胰岛素变化 。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 ,可见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甲中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_______________。
27、下图表示某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迁到两个不同岛屿形成两个种群后各自演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时,甲、乙种群因为有_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①~⑥反映两个种群中_________是不定向的。由于两个岛屿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_________对甲、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甲、乙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还步出现_________隔离,形成新物种。
(3)若种群甲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6%、48%、16%,各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且无突变产生,则随机交配一代后,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基因频率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8、天露山是珠三角最高的山,山上生长着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勒杜鹃、野桫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每年的4~6月一片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天露山中杜鹃花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
(2)与周围人类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天露山的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为了调查山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________法。有同学在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杜鹃花1~2米,而野桫椤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同学们发现,被踩踏过的地方,吊钟花等被低矮的草取代,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演替的____。
29、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疫苗被视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下图是科研人员研发疫苗的多条技术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灭活疫苗制备方法简单,但作用效果低,即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经过灭活减毒处理后注入人体刺激其产生抗体和______。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都需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病毒株,动物细胞培养除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外,还需通过______来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此外培养瓶中的细胞还需定期用______酶处理,分瓶后才能继续增殖。
(2)陈薇院士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全球进入临床的第一个新冠疫苗,是将编码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的核苷酸序列与腺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拼接,合成相关物质,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该疫苗使用的是有遗传缺陷(不会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的腺病毒做载体,这种腺病毒载体必备的条件是______(写出两点)。
(3)mRNA疫苗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研制的疫苗,其原理是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人体,进一步翻译出抗原蛋白,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同时,mRNA在人体使用过后会被分解,不会整合进人体基因组。某实验室快速制备新冠mRNA疫苗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提取新冠病毒的RNA,利用RT—PCR技术以编码抗原蛋白的RNA片段为模板合成cDNA,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PCR过程需要根据______设计引物,为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应该在2种引物的5'端分别加上______。
②将扩增得到的cDNA与质粒连接构建成重组DNA,再导入大肠杆菌。此过程中通常选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的原因是______。
③利用细菌的快速繁殖,经过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获得大量由抗原蛋白DNA转录得到的______,因其单独存在时结构不稳定,需包裹一层脂类最终制成新冠mRNA疫苗。
3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量(I)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II)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I中最早出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曲线II在20年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与生物体一样,生态系统也要经幼年期发育至成熟,该生态系统约从第_________年开始进入成熟期。
(3)该生态系统中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小型犬浣熊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至少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1、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用不同方法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绿色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含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 实验数 | IAA含量(μg·g-1) | 测定方法 | ||
向光一侧 | 背光一侧 | 黑暗处理 | |||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 30 | 5.03 | 4.99 | 10.02 | 分子荧光法 |
30 | 4.99 | 5.01 | 10.00 | 免疫法 | |
绿色萝卜下胚轴 | 30 | 5.60 | 5.59 | 11.20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黄化燕麦胚芽鞘 | 30 | 9.90 | 9.89 | 19.73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1)黑暗处理所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两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否支持温特的观点?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则“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对生长起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物质。
32、回答下列(一)、(二)、(三)小题:
(一)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汁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出乳酸菌,用来生产酸奶。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汁进行梯度稀释,然后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分离,可获得乳酸菌的单菌落。
(2)推测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的分离和保存:如果采用稀释涂布法,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________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合适;菌种的保存,温度要求是______℃。
(二)灯盏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已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但灯盏花野生数量有限,单株灯盏乙素(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某研究小组欲通过转基因技术对灯盏花进行有效的遗传转化,提高单株有效成分的含量。请回答以下问题:
(4)无菌苗的建立;将灯盏花种子用70%酒精消毒10s,再用0.2%HgCl2消毒8min,用______冲洗10次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接种后,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三天后种子萌发形成无菌苗。
(5)再生植株的获得;取无菌苗的叶、茎、根等经过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用含______的培养基来促成芽和根的形成,这属于利用植物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的______途径。
(6)过程①利用______(较高/较低)渗透压,使原生质体产量大幅提高。幼苗茎段带叶,就会带有______,也就有了分生组织,所以不通过______阶段就可直接形成丛状苗。
(三)科学家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巨型小鼠”。图1为含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DNA及限制酶切割位点示意图;图2为含有相应标记基因和限制酶切割位点的质粒示意图,其中nptII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上必需的一段复制起始的序列,与重组质粒的自主复制有关。图3是转基因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7)根据图1在获得目的基因时,应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__(PvuⅠ/ EcoRⅠ)进行切割。可以选择图2中的质粒____________(A / B)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
(8)图3表示基因工程中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该步骤采用的技术方法是____________,通常选择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9)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细胞后,该细胞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然后再进行移植,通常移植最适宜的时期是发育到 ____________(A.2细胞胚胎 B.4细胞胚胎 C.早期囊胚 D.原肠胚)。再经分娩产仔就可以获得“巨型小鼠”。为获得更多转基因胚胎,在胚胎分割时需将____________均等切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10)若想检验转基因仓鼠是否成功表达生长激素基因,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对血液来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