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面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
A.假山上为什么会有石头?
B.假山上石头的姿态为什么会像不同的狮子?
C.这儿为什么会有百年大树?
D.有生机的是大树还是狮子?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伦 大约 啊拉伯
B.携带 朝鲜 一册书
C.积累 创造 造纸术
3、那个农夫“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 )
A. 农夫干了一天的活,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B. 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继”的本义应该是“把断了的________接上”。( )
A.语言
B.钱财
C.文章
D.丝线
5、我会拼,我会写,还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12分)
6、按要求写词语
1.世界闻名(形容名声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富五车(形容很有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较字形并组词。
拂(_____)佛(_____) 阻(_____)组(_____)
拢(_____)扰(_____) 牧(_____)枚(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ǒu ěr nuò ruò biàn rèn mì mì wēi wǔ
9、 快乐阅读。
奇妙的鲤鱼溪
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他们制定了禁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闻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
1.用“______”把文中的比喻句画出来。
2.给下列词语注音。
红白相间( ) 顽皮( ) 摇头摆尾( ) 代代相传( )
3.根据短文填空。
(1)埔源村里有条小溪叫鲤鱼溪,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村民们更加爱护鲤鱼了。
4.认真读,想一想,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神奇。
5.读了这篇短文后,把你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海鸥姑娘
①小海鸥特别爱美。
②早晨,小海鸥拍打着翅膀飞到大海上。大海是小海鸥的镜子,她每天都到这儿来梳洗打扮。小海鸥对着这面镜子照啊,照啊,一会儿扭动身躯,一会儿梳理羽毛,自以为是天底下最美的姑娘。正在小海鸥十分得意的时候,几句刺耳的话从海岸的岩石那边传过来:“臭美!臭美!不劳动,没人喜欢你!”造燕窝的小雨燕七嘴八舌地议论。“哼,你们嫉妒(jìdù)我!”小海鸥不服气,继续照镜子。
③中午,小海鸥飞到海礁上,啄食岸边晾晒的鱼虾。突然,海燕跑过来说:“懒家伙,不许吃,那是我们捕的鱼虾!”小海鸥坐在岸边的礁石上伤心地哭了。这时,大海妈妈对她说:“劳动,是最高尚的美德。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劳动呢?”小海鸥点了点头。
④后来,海鸟劳动者的队伍里又多了一只美丽的海鸟,她就是小海鸥。
【1】短文按时间顺序写小海鸥开始爱美,不劳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不喜欢她。后来在大海妈妈的教育下,小海鸥__________________。
【2】大海妈妈说:“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劳动呢?”意思是(_____)
①你应该和海燕、小雨燕一起劳动。
②你不可以和海燕、小雨燕一起劳动。
③你不和海燕、小雨燕一起劳动,是什么原因呢?
【3】文章里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用“______”画出来。
【4】如果你是小雨燕,你想对参加劳动的小海鸥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我”希望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是( )
A.“我”想让小动物们有个温暖的家 B.“我”想在玩的时候不被打扰
C.“我”想与小朋友们捉迷藏时不被发现 D.“我”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2】鸟窝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状,因此鸟窝可以用“_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
【3】“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它们指_________。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出“我”丰富的_______________。
【4】从画“_____”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选文中的哪处想象最有意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仿写词语。
气呼呼(ABB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童年的春节(节选)
冰 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我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初二那天,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口,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1】以下选项不是过年的习俗的是( )
A. 守夜 B. 贴对联 C. 插茱萸 D. 放鞭炮
【2】在“我”的童年中,什么时候也能热闹得锣鼓喧天?( )
A. 春节
B. 弹奏吹打乐器
C. 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D. 村里耍“花会”的时候
【3】过年的前几天,母亲忙些什么?( )
A. 拜祖先。
B. 准备新年的娱乐。
C. 替“我”保管压岁钱。
D. 为“我们”准备新衣鞋帽和一家人吃的肉。
【4】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从整体到局部
D. 事情发展的顺序
【5】你从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节?( )
A. 寂寞无聊
B. 紧张激动
C. 热闹非凡
D. 劳累辛苦
【6】简答题。
(1)“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这句话中把烟花比作流星,你认为烟花还像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甚至有人感觉过不过年都无所谓。根据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感悟。
《煮书》节选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喜欢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读课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一下子明白过来。( ) (2)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2】在第三自然段中,‘煮书'中的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引号表示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1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了,那时我就决心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生活,其中也包括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是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住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了鼻子一酸,哽咽着问:“后来呢?”
“后来,走熟了,脚竟然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睛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你说在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就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听了夏老师的故事,希望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1】夏老师为什么搬走学校门口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
A. 人行横道 B. 盲道 C. 人生的道路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夏老师的故事,你一定深有感触吧!你打算做些什么呢?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彬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书来倒那么起劲。”请你代彬彬说服他爸爸,消除这种误解。字数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荷叶大大的,绿绿的。
① 西瓜________的,________的。
② 小鸡________的,________的。
18、口语交际。
你们班的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是民主选举?还是教师指定?还是轮流担任?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19、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20、下面这则寻物启事有三处明显错误,请修改。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体育课后,我把写有名字的蓝球一个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6月16日
三(3)班 周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图写话。
请你写一段话,把上边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提示:图画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干什么?可能说了哪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