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甘肃白银山地越野赛中,因遭遇极端天气,导致21名运动员失温而失去了宝贵生命。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机体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活动产热
B.低温环境中,位于下丘脑的冷觉感受器兴奋
C.寒冷时打“寒颤”,此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D.寒冷环境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世界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群落类型,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小而多,适合弱光生存
B.在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灌木植物占优势,多数动物具有快速奔跑的特点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D.森林中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二者之间不存在竞争
3、图甲表示置于生理盐水中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变化情况,图乙表示用电流计测定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差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离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原因是钾离子外流
B.在AB之间的任意一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流计指针将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实验过程中,若提高生理盐水中钠离子浓度,则图中c点对应的膜电位将会增大,若用KCl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则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时不能产生神经冲动
D.在图乙M处滴加适量的某种药物,N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若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则说明该药物你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Q为太阳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鹰既属于第四营养级又属于第五营养级
C.“太阳能→牧草→牲畜→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6、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发现,激素甲可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乙可促进叶绿素合成,延缓叶片衰老;丙可促进气孔关闭,可维持种子休眠;丁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C.丙可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以对抗干旱环境
D.丁的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7、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是淋巴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之一
B.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
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使用免疫抑制剂
D.“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可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9、某种瓢虫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红色(a)为显性。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占30%,则a的基因频率为( )
A.10%
B.30%
C.40%
D.60%
10、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和行动迟缓的特点
B.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C.森林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主要分布于西部干旱地区
D.荒漠中的动物均以溶于水的尿素形式排出含氮废物
1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12、如图是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酵母菌菌种为无关变量
B.由图可知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后要进行第一次计数
C.培养中期,酵母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其出生率为0
D.培养后期,培养液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
1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神经系统功能。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狂犬疫苗时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现象 |
1 | 用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 兔发病 |
2 | 用干燥了几天的己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 发病程度减轻 |
3 | 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 兔不发病 |
4 | 实验3完成后再注射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 | 兔不发病 |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对比组别1和2,推测干燥可能使狂犬病毒感染能力下降
B.组别3中的兔不发病,可能是因为干燥14天后狂犬病毒已完全失活
C.组别4中的兔不发病可能和记忆细胞密切相关
D.为避免偶然性,组别1、2、3和4需采用同一只兔
1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2,4-D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1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储环示意图,图中汉字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群落与甲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图中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主要为光合作用
C.丁为分解者、微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大气中的CO2局部短缺时水圈中的CO2能及时进入大气
16、《吕氏春秋》中记录:“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森林)而田(捕猎),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段话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岂不获得”指的是得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态系统“泽”和“薮”被破坏,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湿地和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D.我国古代先民的“无废弃物农业”和上述思想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相同
17、现代普遍认可的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 )
A.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B.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C.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D.只依赖于免疫调节
18、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B.液泡体积变大
C.液泡紫色变浅
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19、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一种胞内寄生菌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麻风杆菌
B.麻风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C.麻风杆菌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 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麻风杆菌上抗原的受体相同
20、甲状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类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下列不符合甲亢患者代谢特征的是( )
A.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生的热量增加
B.血清中总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且血糖含量升高
C.血清的TRH和TSH水平升高,甲状腺增生肿大
D.甲亢患者出现精神亢奋、活动量加大的现象
21、若1个亲代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经过两次复制所得的4个DNA分子如图所示。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子链用一种颜色表示, 第二次复制后产生的子链用另一种颜色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DNA复制过程中,既有氢键断裂又有氢键形成
C.4个子代DNA分子中,共有6条新合成的子链
D.图中用黑色表示的子链是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
22、图1、2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野生动物保护的最佳效果是种群数量发生图1中③到①的变化
B.渔业捕捞时要确保捕捞后该种群数量不小于图1中P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②>①>③
D.有害动物防治就是使其种群数量发生图2的②到③的变化直至为0
23、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图乙中生长素在F~A点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点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C.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1,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的范围是10-10-10-8mol•L-1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点对应的浓度之间
24、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D.炎症患者可输注无菌的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
25、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⑥两个新品种的过程。Ⅰ—V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Ⅲ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用图中Ⅰ~V表示)
(2)图中Ⅰ→Ⅱ获得④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Ⅳ过程的处理对象为Ab植株的________,V过程获得的西瓜为______倍体。
2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
(1)按序号填写体液名称:②为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人体的体液组成除了上述成分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人喝入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显下降?________(填“是”或“否”)。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水泡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5)②与③相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食品安全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主题,我国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检验结果显示镉超标率为10.3%。为研究镉污染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以石莼为材料,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CdCl2溶液处理三天后,测得石莼细胞总光合速率(μmolO2·mg-1FW·h-1)、叶绿素含量(μg·mg-1FW·h-1)的结果如图所示(注:细胞净光合速率=细胞总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分析相邻的Cd2+浓度的结果,Cd2+浓度在______×10-6mol/L之间,石莼总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实验中,Cd2+浓度高于10×10-6mol/L时,随Cd2+浓度升高,石莼细胞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植物受到轻度有害物质的刺激或机械损伤时,会通过加快细胞呼吸来补偿生理上受到的损害,称为伤呼吸。由图示结果分析,能刺激石莼发生伤呼吸的Cd2+浓度范围是______×10-6mol/L。
(3)综合分析实验结果,镉污染对植物生理造成的影响可能是:Cd2+能够导致____________,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从而导致石莼细胞总光合速率下降。
28、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下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溶酶体是由___(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___。
(2)溶酶体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____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___。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____上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特性。
29、请简要写出体液免疫的过程。
30、下图为某一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分别由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4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Ⅲ-8与Ⅲ-9近亲结婚,则生育的子女中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__,两病都患的几率是__________。
(3)若Ⅲ-8与Ⅲ-9婚后生下一对双胞胎(IV-11与IV-12),则他们同时患有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1、根据下图回答与蛋白质结构有关的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③与⑤表示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个水分子而成。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决定的。
32、豌豆是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其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控制,下表所示是豌豆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白花 | 紫花 | ||
1 | 紫花×白花 | 405 | 401 |
2 | 白花×白花 | 807 | 0 |
3 | 紫花×紫花 | 413 | 1 240 |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易于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
(2)由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_花为隐性性状;
(3)第3个组合中,子代紫花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写出第3组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