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借助构建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的规律性变化
B.若标记物脱落会造成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只适用于研究植物的种群密度,不能研究物种丰富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小动物调查丰富度属于取样调查法
2、热射病通常由于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引起,会出现体液丢失严重、高热、意识障碍甚至器官损伤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表现高热是由于持续高温,机体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产热大于散热
B.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高温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C.患者体内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
D.患者体液丢失造成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3、大鼠育幼过程中,如果母鼠频繁遭受打扰,母性行为低,会导致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使子鼠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高于正常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其碱基序列
B.该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C.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可能与负反馈调节有关
D.该基因甲基化会使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升高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细胞有全能性的是( )
A.壁虎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
C.哺乳动物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5、如图a-f表示10万年前某水体演替的过程示意图,但近5万年以来,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尤其是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f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
B.在f阶段将树木砍伐,重新演替到f阶段所需的时间较图过程短
C.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
D.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速度
6、在一定时间内,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人类投放饲料中的能量值为b,全部消费者的同化量为c,全部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d,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b
B.全部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
C.e=c-d
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a×100%
7、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中①②③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组成部分,A、B代表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①
B.稳态不仅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等个体层次,还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
C.②→①或②→③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
D.维持①②③渗透压的主要离子为Na+和K+
8、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调研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共有26种红树植物,其中金牛岛就拥有10种,是该市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
B.金牛岛分布的10种红树植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C.红树林面积缩小不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
D.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9、与体液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范围广
④作用部位准确 ⑤作用时间短 ⑥作用时间较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0、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及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梗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幼虫的粪便)、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达到鱼、蚕、桑兼收的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流经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桑树同化量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蚕沙流向分解者
D.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反馈调节可维持二者数量的相对稳定
B.因为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不易恢复
C.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D.河流中的自我净化作用使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一直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12、下表是对某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的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原因 | 哺乳动物 | 鸟类 |
偷猎 | 31% | 20% |
丧失栖息地 | 32% | 60% |
生物入侵 | 17% | 12% |
其他原因 | 20% | 8% |
A.人类偷猎行为对生物生存的威胁远超过生物入侵
B.栖息地的丧失对生物生存的威胁最大
C.哺乳动物比鸟类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D.鸟类的栖息地更容易受到破坏
13、一氧化氮(NO)可参与神经调节。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Glu)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Na+和Ca2+内流,突触后神经元Ca2+浓度升高会促进NO合成,NO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引起Glu持续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O进出图中膜结构的方式相同
B.Glu持续释放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C.Glu通过改变受体的构象发挥作用
D.图示信息传递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14、兰花的茎尖细胞经培养后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特异性
B.再生性
C.全能性
D.多样性
15、考古学家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遗骸DNA或蛋白质分子并和现代生物的分子信息库进行比对,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两种生物DNA的碱基序列越接近,亲缘关系越近
C.可选择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进行比对
D.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提示当今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1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失活
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释放
D.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
17、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者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班延及助手先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制备的萎缩胰腺提取液可以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B.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研制的“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C.沃泰默的实验巧妙在于运用“磨碎”得到提取液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是在光照中进行,且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18、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B.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内流而转变为兴奋状态
C.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参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产生的
D.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19、下列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现象,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换
B.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的配子
C.Aa自交出现不同性状的子代
D.AB、Ab、aB、ab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0、水稻育种有两次绿色革命,一次是高秆变矮秆,一次是常规稻变杂交稻。两次绿色革命,都使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倍体水稻同样具有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潜力,一旦成功,可以说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绿色革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秆变矮秆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
C.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营养含量更高
D.一般来说,通过杂交获得纯合四倍体品种比纯合二倍体品种所需时间更长
21、下列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每个ATP分子含有2个磷酸基团
C.ATP在细胞中不断被分解,同时也在不断形成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释放
22、下列细胞中,最容易体现出全能性的是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人的神经细胞
C.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D.蚕豆的叶肉细胞
2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已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A,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植物对应于图甲中的D
B.图甲中①主要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C.在过程①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D.图乙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B+C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B.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有大有小
D.动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
25、假设小麦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图是利用低产抗病小麦(AABB)及高产不抗病小麦(aabb)两个品种,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 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原理是________。
(2) 经过⑥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除利用X射线等物理因素处理生物外,还可以利用亚硝酸等_________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______,但利用这种方法不一定能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因为这种变异是_________。
(3) 经过④、⑤过程的育种方法称__________,从育种周期来看,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______。
26、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 。
(2)f、e、c、b和a等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_____________;刺激b处,肌肉 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
27、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发生。科研人员将HPV外壳L1蛋白基因与在人体中不能复制但能有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重组,制备重组病毒疫苗。
(1)为研究重组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________作为实验组,2组注射100μLPBS 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作为对照,3组注射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2)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C3细胞(含有HPV外壳L1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的癌细胞),观察、记录小鼠成瘤情况,结果如下:
组别 | 各组平均瘤重(g) |
1 | 0.192 |
2 | 0.347 |
3 | 0.916 |
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_______,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HPV外壳L1蛋白基因表达的________(填一种物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相应抗原物质引起_______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_______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28、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于野外考察中发现,西山附近的豌豆植株有一矮化突变品系。兴趣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查询、思考、分析、讨论与探究活动。
(1)矮化植株是因为基因突变形成的,正常株高基因(D)与矮化基因(d)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2)查询得知植株矮化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赤霉素(是一种双萜类酸,化学结构比较复杂)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的,由此说明矮化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可能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豌豆杂合子(Dd)植株自然状态下生长。
①若自交后代高∶矮=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
②若自交后代高∶矮=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
③若自交后代高∶矮=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
④若自交后代高∶矮=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
29、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植物细胞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甲耐盐、乙高产),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___酶,D是具有___________优良性状的幼芽。D长成的幼苗需要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除图中的方法外,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是___________成功的标志。
(3)由C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了___________技术,目前该技术有一项应用是培育“脱毒苗”,脱毒苗中的“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创造“无菌无毒的环境”,“无菌无毒环境”中的“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大规模繁殖无病毒的烟草植株,应选取___________部位进行培养。要实现烟碱(一种代谢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可对该部位培养到___________阶段即可。
30、下列是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2)Ⅰ1的基因型为 。
(3)Ⅱ5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
(4)Ⅲ7和一个患该病的女性结婚,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31、寒冷的冬季,小明同学从温暖的教室中走到教室外(a点时走出教室),一段时间内其机体散热量情况如图Ⅰ中曲线所示。图Ⅱ中甲、乙、丙为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A、B、C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Oa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散热量;在cd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散热量;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____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ab时间段内,机体散热量明显增加,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ac时间段内,为了防止体温下降,机体作出一系列反应:①为减少散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是________。②为增加产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等。
(3)从图Ⅱ中的调节机理来看,激素C的分泌受到甲、乙产生的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调节。正常情况下,激素C在机体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通过____调节来实现。乙分泌激素B的多少受________激素含量的影响。
32、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请回答: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其花艳丽,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的曲线是_____,这种曲线又叫做__________型曲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一般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曲线II中bf段,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__________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捕食者数量增加,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下降。
(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