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人员进行了切除蝌蚪甲状腺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第一步:处理措施 | 第二步:饲料喂养 | 实验结果 |
甲 | 切除甲状腺 | 正常饲料 | 长成大蝌蚪,未发育成青蛙 |
乙 | ? | 含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
丙 |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 正常饲料 |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
A.乙组第一步的处理措施应该是切除甲状腺
B.切除甲状腺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C.设置丙组可排除手术外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2、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B.从30℃的环境中进人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C.从30℃的环境中进人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中的部分调控机制。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有红光型Pr和远红光型Pfr两种,无活性的Pr吸收红光后将转化为有活性的Pfr。结合图文信息,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光敏色素是Pfr
B.红光、蓝光可直接为植物的生长发育供能
C.Pfr和Pr的活性不同可能是由于其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
D.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光信号、激素和基因表达的共同调控
4、如图为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胺在皮肤过敏反应中也属于信息分子
B.过敏反应通常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后,即引发皮肤过敏反应
D.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受促胰液素调节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分泌
C.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D.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N为猎物的种群数量,P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B.图甲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和P2
C.图甲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
D.图甲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该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7、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B.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D.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且都成熟于骨髓中
8、海安里下河地区的湿地公园内总植树量达6万多株,水生植物占水面面积的1/3,区内有120亩自然鸟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湿地公园中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B.湿地公园中物种丰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C.高低错落的水杉树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湿地公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9、乙型肝炎病毒容易引起乙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提高抵抗力的良好方法,通常乙型肝炎疫苗总共需要接种三针且需要间隔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一个月,半年后再注射第三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作为抗体可以提高机体对某病原体的免疫力
B.接种后体内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体,表明该个体一定不会患乙型肝炎
C.多次接种该疫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体内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
D.若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过短,则上一次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会将疫苗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10、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⑥不含生长素
B.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D.若将①和②分别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二者弯曲角度不同可以证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
1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果实挥发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对生长素类似物受体缺失突变体植物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发挥作用
C.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D.油菜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维持种子休眠
12、如图为某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太阳鱼与幽蚊幼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食物网中第一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浮游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2730Jm-2a-1
D.能量在该食物网中单向流动的原因仅是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13、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其细胞内含有的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质量浓度(mg/L) | 细胞数增加量(%) | 干物质增加量(%) | 虾青素含量增加量(%) | |
对照组 | 0 | 0 | 0 | 0 |
A | 0.1 | 36.8 | 133.3 | 57.1 |
0.5 | 43.4 | 150.7 | 137.8 | |
1.0 | 81.2 | 266.7 | -48.9 | |
5.0 | 98.2 | 142.7 | -95.4 | |
B | 0.05 | 6.7 | 50.5 | 5.8 |
0.1 | 32.3 | 119.7 | 8.5 | |
0.5 | 32.5 | 41.7 | 3.9 | |
1.0 | 8.3 | 0.3 | -87.8 |
A.植物生长调节剂A的浓度增加对雨生红球藻干物质的增加量呈现低促高抑的特点
B.植物生长调节剂B的浓度从0.1mg/L增加至0.5mg/L时,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增加量减少
C.可选用0.5mg/L的A和0.1mg/L的B做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
D.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B,植物生长调节剂A与细胞分裂素的功能更相似
14、通过下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D.生长素能由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15、天山山脉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可见荒漠、草原、森林、高原草甸等群落类型,因天山北坡的年降水量大于南坡的,所以只在北坡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比于草原群落,森林群落中的动物更擅长挖洞或快速奔跑
B.荒漠中的生物都具有耐旱的特性,植物的叶都呈针状
C.群落类型会受水分的影响,但是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D.天山不同区域的种群因水分等差异形成群落水平结构
16、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 )
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17、水蛭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其有效成分为水蛭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将提取的水蛭蛋白经甲、乙两种蛋白酶水解后,分析水解产物中的肽含量及其抗凝血活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两解时间和蛋白酶的种类
B.随酶解时间的增加,肽含量逐渐增加
C.不同酶处理后,抗凝血酶活性不同上要与含量有关
D.该实验中酶的含量、水蛭蛋白的含量等属于无关变量
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主要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
D.无机盐、葡萄糖、水、呼吸酶和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19、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婴儿因缺失a途径,使大脑不能控制排尿
B.脊髓是排尿反射必不可少的低级神经中枢
C.b和c途径对膀胱的收缩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
D.牵张感受器因兴奋而产生的尿意属于分级调节
20、生态金字塔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其中I、Ⅱ、Ⅲ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条食物链中相邻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会大于20%
B.生物量金字塔的每一层表示单位时间内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物质总量
C.所有生态系统中的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均为图示上窄下宽的金字塔
D.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这主要体现了单向流动的特点
21、下列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的作用模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胰岛B细胞→胰岛素→几乎全部细胞
B.胰腺→胰高血糖素→仅作用于肝脏
C.下丘脑→生长激素→几乎全部细胞
D.睾丸→雌性激素→几乎全部细胞
22、阿尔兹海默病(AD)是大脑某些区域神经元受损造成的认知、记忆功能障碍。女性更年期卵巢机能衰退及雌激素分泌水平骤降。调查发现绝经后女性AD发病率约为同龄男性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雌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
B.只有下丘脑和垂体有雌激素受体
C.绝经后女性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D.雌激素或促性腺激素含量变化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3、某山地并入自然保护区后,山兔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某研究机构对达到K值后的山兔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随机布设100个笼子,统计所捕获的山兔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数/只 | 雄性个数/只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A.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环境阻力相同
B.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年龄结构类型均为增长型
C.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D.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改变
2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
B.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
C.E每增加1kg的体重,最多需要25kg的A
D.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
25、种群在自然界中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可分为_____曲线和_____曲线。曲线坐标的设制,横坐标常为_____,纵坐标常为_____,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的_____。
26、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葡萄醋能软化血管,适量饮用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校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以鲜红葡萄汁为原料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过程简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过程中,酵母菌通过____________呼吸方式产生酒精,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2)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葡萄醋需要向发酵罐提供____________,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甲与乙发酵温度不同,还需适当_______发酵温度。
(3)乙中使用的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操作如下:
A.配制培养基。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水、____________和无机盐四类。
B.灭菌。
C. 接种。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接种应在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D.培养。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7、染色体变异有如图所示的几种类型,其中字母表示相关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患猫叫综合征的原因与图中______属于同一类型变异。
(2)图示丙发生的变异类型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交叉互换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
(3)图示丁发生的变异______(填“会” “不会”或“不一定会”)导致染色体上碱基对数目改变,理由是______。
28、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某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类型。请回答:
(1)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图1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杀虫剂起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保留下来的个体大量繁殖使该群体逐渐增大。
(2)从图2可以看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特点。A与a1、a2、a3的关系是_________。
(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请你尝试用基因突变的特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则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维持__________状态,为检测致癌基因是否已捕入ES细胞的DNA,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3)c过程的胚胎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清等物质。
(4)d过程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受体子宫并不会对其发生____________,同时能够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鉴定。
(5)用肝癌细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再将此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经筛选、细胞培养,获得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产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从而定向杀死小鼠体内的肝癌细胞。
30、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南美洲印第安人曾把它涂于箭头,猎取野兽,动物中箭后四肢麻痹。现在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下图中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___,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 状态的Na+通道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来产生动作电位。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_______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_______________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31、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下面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
(1)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调节。
(2)动物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Ⅱ、春季是感冒高发季。“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些侵犯胃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
(4)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壁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这属于________调节(“神经”或“体液”)。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过调节使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增加”或“减少”)。
(5)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机体感知到细菌侵入后,在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下,病人骨骼肌颤栗加大产热,同时________(填相关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当体温维持在39℃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牛进行快速繁殖的有关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更多的A细胞;将A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用于克隆动物的培育。
(2)和受精发育有关的过程有:a第一次卵裂开始;b释放第二极体;c顶体反应;d穿越透明带;e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3)丁图的②将发育为胎儿的__________。图中的胚胎发育主要场所是____,还未与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这就为胚胎移植中____________提供了可能。
(4)为了提高胚胎利用率,获得更多胚胎,可以对图中______(填编号)进行分割。胚胎干细胞可以从丁图的____(填编号)中分离出来,这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