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是生活在内环境中。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胰岛素
B.呼吸酶
C.尿素
D.CO2
2、研究者分别给不同组别的母鼠注射李斯特菌,发现未怀孕组母鼠产生的抗体有乙酰化修饰,无法对抗李斯特菌,这些抗体发生去乙酰化,可以清除李斯特菌( )
A.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李斯特菌后合成并分泌相应抗体
B.乙酰化或去乙酰化会影响抗体的结构进而影响功能
C.经母乳传给后代的抗体会参与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
D.该研究表明孕妇接种疫苗及母乳喂养具有积极作用
3、呼吸道黏膜是抵御呼吸道病原体的重要防线,抗原穿过呼吸道上皮细胞层的主要方式如下图所示。M细胞是黏膜独有的一种上皮细胞,参与图中①途径。M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和正常的黏液层,易与抗原接触,胞吞活性强,但细胞内没有溶酶体,能将抗原完整的转运给位于M细胞基底面内陷形成的“口袋”中的DC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B细胞接触抗原后在辅助性T细胞帮助下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M细胞能将抗原完整直接转运给DC细胞所以是抗原呈递细胞
D.图示的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能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4、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②是该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B.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下一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C.发生膝跳反射时,①处肌肉舒张的同时⑥处肌肉发生收缩
D.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其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反馈调节可维持二者数量的相对稳定
B.因为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不易恢复
C.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D.河流中的自我净化作用使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一直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P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8、菁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物种,现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将其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成熟后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结果说明菁草株高的不同主要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
B.高海拔菁草能适应特定的环境,不同海拔菁草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
C.若本实验研究“遗传差异影响菁草的株高”,收集的数据仍不足
D.不同海拔高度菁草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9、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所以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10、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病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临床实践中,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显著,阿卡波糖通过抑制食物中多糖的分解以及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控制血糖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含量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阿卡波糖与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相同
C.测量血糖前需禁食8小时,禁食期间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
D.T2DM患者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下降
11、下列与人体内膝跳反射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存在中间神经元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D.效应器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12、Laron综合征又称垂体性侏儒症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最常见病因是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突变引起生长激素(GH)信号通路传导障碍。曾有一病例,患者女性9岁,身高84.8cm,其父母和姐姐身高均正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GHR基因发生突变而患病的个体,其体内GH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B.夫妻只要有一方为Laron综合征,就不可能生出身高正常的后代
C.理论上看,GHR基因均杂合突变的夫妻,后代为侏儒患者的概率占3/4
D.Laron综合征患者不能通过注射外源生长激素来促进其正常生长
13、下列关于不同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中阴生植物的叶绿体体积小,适合弱光生存
B.草原群落中植物叶片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抵抗干旱
C.草原群落中的动物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以躲避天敌
D.荒漠群落中蜥蜴表皮外的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植物激素,在植物体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激素的含量相同,作用不同
B.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基因顺序表达合成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各种激素通过协同作用的关系来完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D.植物激素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5、科学家研究发现,节食减肥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手脚肿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B.过度节食可能使镁离子的吸收减少,影响骨骼发育
C.血钾浓度降低会使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过度节食会导致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引发贫血
16、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等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脑卒中患者往往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身体一侧上下肢都不能运动,个别脑卒中患者即使出院后也会出现尿失禁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学习与记忆、情绪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身体一侧上下肢不能运动,可能是大脑第一运动区某部位出现了障碍
C.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存在分级调节
D.脑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中控制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没有出现障碍
17、乙酰胆碱(Ach)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在神经-肌肉间传递信息的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Ach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心律异常,临床上常使用Ca2+通道阻滞类药物治疗该类疾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通过Ca2+通道进入细胞时不需要与Ca2+通道蛋白结合
B.Ca2+通道阻滞类药物通过减少突触前膜释放Ach治疗该类疾病
C.Ach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
D.内环境中Ca2+含量降低或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Ach减少
18、部分丙型肝炎患者有轻度组织水肿、丙氨酸转氨酶(简称ALT)偏高等症状,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每种成分及其含量的相对稳定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共同维持
B.细胞外液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导致丙型肝炎患者出现轻度组织水肿
C.给丙型肝炎患者静脉注射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3层生物膜
D.细胞外液丙中有大量能够协助机体抵御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
19、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20、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父子选择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和某种化学物质有关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温特的实验与拜尔的实验一样也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1、图所示为向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两次静脉注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相应抗体含量变化,当第二次注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初次注射的原因是: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A.浆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细胞
D.绵羊红细胞
22、对侵入某森林中的甲、乙两种害虫数量进行调查后,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λ=当年末种群个体的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调查年限内,甲种群在森林中每年增加的数量不变
B.乙种群在森林中存在环境阻力,在调查年限内呈“S”型增长
C.在两曲线交点对应的时间,两个种群的数量相等
D.调查年限内乙种群数量在第三年末达到最大值
23、科学工作者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 N =N0 λt,其中λ为 1.5%
B.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该种动物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其年龄组成呈稳定型,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4、图1表示神经纤维某点受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图2表示用TTX物质处理受刺激的神经细胞后得到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为-30mV
B.如果把该神经纤维放入较高浓度的盐水中,则c点将下移
C.图1中ce段主要通过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此过程要消耗ATP
D.由图2可知,TTX物质的功能之一可能是抑制Na+通道的开启
25、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请根据图回答问题(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_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和7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
(3)10和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
(4)10号和4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6、水痘是由一种名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因其疱液较多,故称之为水痘。患者多为儿童,一般在秋季发病较多。注射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痘病毒疫苗为减毒活疫苗,通常不具有致病性,但仍具有抗原性。人体内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________(填“包括”或“不包括”)浆细胞,注射水痘病毒疫苗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
(2)水痘患者痊愈后不易再次感染该病毒,主要原因是体内存在________细胞,但有可能感染其他病毒,是因该细胞能________水痘病毒,而对其他病毒无免疫作用。
(3)水痘疫苗严禁用于艾滋病患者,原因是HIV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细胞,该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功能之一是产生________(填物质)作用于B细胞。HIV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除此以外,免疫系统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7、下图表示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请回答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能够吞噬细菌以及分泌蛋白质都离不开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统一和功能上的联系,其一囊泡膜、细胞膜、细胞器膜具有相同的基本骨架_________,其二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密切相关。吞噬细胞细胞膜由于具有[ ]________而能够识别细胞外细菌并将其吞噬;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因具有[ ]_________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碘,而不能运输有些离子,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
(4)为了追踪某蛋白质合成及分泌途径,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__________——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此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一片人工马尾松林的能量流动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其中松毛虫以马尾松松叶为食,而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将卵产在松毛虫的虫卵内,并以虫卵内物质供其子代发育成长。马尾松在遭受到松毛虫啃食时会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来赤眼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马尾松林这个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着____________进行的。图中从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2)马尾松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 法调查,赤眼蜂和松毛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马尾松受松毛虫啃食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引来松毛虫的天敌赤眼蜂,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马尾松林的物种相对来说较单一,所以种植者常常设法引入多种且数量不多的其他生物,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松林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松毛虫成灾会造成松林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造成经济损失,可通过引入天敌的措施来防治虫害,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1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痛觉形成过程,其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其结构和吗啡相似),且内啡肽可与阿片受体结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所示的结构类似于突触,刺激骨骼肌,在神经一侧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据题干和图1可知,乙酰胆碱属于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2)某病原体的抗原物质与图1中的A受体极其相似,则人感染该病原体后对图中骨骼肌的影响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P物质会引起人的疼痛,在医学上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吗啡为病人缓解疼痛。请根据图2对其机制进行解释:______。
30、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积由1958年的360万亩增长到现在的62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98%。境内亚洲象数量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140多头,增加到如今的300多头。今年4月份起,一群野生亚洲象走红网络,这群大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发一路北上,穿过雨林,走过乡镇,闯进村庄,目前已经跨越了500多公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区分热带雨林和温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象仅雄性有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的象牙,历史上曾被大量捕杀,导致亚洲象种群的失调,进而导致数量下降,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后,西双版纳境内亚洲象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3)雌象能借由次声波向周围乃至远处的雄象发出交配邀请,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亚洲象喜食野芭蕉、粽叶芦、马唐草等阳生草本,藤本植物.对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实为下降趋势。请问科学家做出该推测的生态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1、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用差速离心技术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清液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清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清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清液S4。现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字母符号,如S1~S4,P1~P4,特别要求除外)如图:
(1)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部分。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部分。
(3)若要研究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最好选取______________部分。
(4)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其中S4相当于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2、下图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反射弧通常是由①感受器、②__________、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_________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2)若④上的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的(填“单向”、“双向”)。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结构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