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表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温度、溶氧量
B.该湖泊从边缘的浅水区到深水区的生物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从夏天到冬天湖泊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
D.夏天温度变化较大是斜温层,导致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斜温层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消灭,可以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B.一些生态系统往往需要人工的投入才能保持稳定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趋于稳定的基础
3、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全部有放射性
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自养生物
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组成成分
C.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相同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5、下列哪一组病症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白化病
B.糖尿病和苯丙酮尿症
C.血友病和红绿色盲
D.呆小症和侏儒症
6、“奶茶”疫苗是一种国产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已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其成分是活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其携带有编码新冠病毒抗原分子-S蛋白的基因,侵染人体细胞后不会复制,但能表达并释放S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接种“奶茶”疫苗后,将激活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B.作为加强针使用,“奶茶”疫苗能使机体内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
C.“奶茶”疫苗接种方便,接种后不用留下观察30分钟,也不用担心会产生过敏反应
D.若在接种该疫苗前曾感染人5型腺病毒,将会导致疫苗效果显著下降
7、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的作用。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细胞免疫等功能。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一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注射PD-L1抗体,可以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有助于对肿瘤的免疫治疗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8、如图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a为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C.人受寒冷刺激时,c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激素③含量增加
D.若图中③为性激素,则激素②是促性腺激素
9、柳穿鱼花的形态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让野生型柳穿鱼(两侧对称花)和突变型柳穿鱼(辐射对称花)杂交,F₁植株花的形态与野生型柳穿鱼的相似,F₂绝大多数植株花的形态与野生型柳穿鱼的相似。少部分植株花的形态与突变型柳穿鱼的相似。结合教材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野生型和突变型柳穿鱼Lcyc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B.突变型柳穿鱼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而不能遗传
C.突变型柳穿鱼体细胞中检测不到Lcyc基因的mRNA
D.F₂柳穿鱼花的形态之比为两侧对称:辐射对称=3:1
10、下列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肠腔
B.肾脏产生的尿液进入输尿管
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突触间隙
11、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愉悦感。可卡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作用,使人愉悦感持续时间延长,吸食者会形成瘾癖,相关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卡因阻断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加
B.吸食可卡因后,多巴胺持续抑制突触后膜,使人产生愉悦感
C.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产生毒瘾
D.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坚决不能吸食
12、布美他尼是一种利尿剂,它能阻断钠—钾—氯共同转运体,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从而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利尿作用强大,因而常用于治疗组织性水肿、高血压等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布美他尼可以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
B.静脉注射布美他尼后,将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C.布美他尼可能通过加快Na+、Cl-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D.布美他尼能促进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13、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外号“行军虫”,成虫借助风力可以在一夜之间飞行100公里,是世界十人植物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取食范围广,但明显嗜好禾本科,其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弱。我国云南本地的某种寄生蜂是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寄生蜂可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依靠幼虫的营养来生长发育,最后破“虫”而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信息素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B.利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常规监测利用了物理信息
C.杀灭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期是其幼虫期
D.选择寄生蜂进行防治,利用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14、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也受大脑皮层调控
15、下列生命活动需要 ATP 提供能量的是( )
A.酶的合成
B.淀粉酶水解淀粉
C.O₂进入肌细胞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1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2,4-D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B.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C.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开花
D.用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香蕉果实,可加速其成熟
17、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其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或食入受污染的不洁食品有关。其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痢疾杆菌、寄生虫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利用丙酮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B.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腹泻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改变
C.痢疾杆菌与寄生虫二者的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不相同的
D.诺如病毒与痢疾杆菌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1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是由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组成
B.骨髓是某些免疫细胞产生、成熟的主要场所
C.有溶菌酶参与的免疫就是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属于免疫防御功能
19、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
A.蛋白质
B.脂质
C.核酸
D.糖类
20、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其症状为: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为使患者能恢复正常生长,可通过及时补充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治疗上给成年侏儒症患者注射生长激素可以缓解症状
B.生长激素可为机体提供能量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C.生长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催化作用
D.生长激素发挥生理功能后就被灭活,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
21、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生存空间
B.生物实际生态位的宽度小于其基础生态位的宽度
C.环境变化使可利用的资源大幅减少时,生态位宽度不变
D.宽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可能小于窄生态位的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自然现象中,表述错误的是( )
A.一些鸟类在求偶时,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就是行为信息
B.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缩短光照时间,可提高鸡的产蛋率,是对物理信息的应用
C.鼠类闻到黄鼬排出的“臭气”会选择逃离,空气可以作为传播“臭气”的介质——信道
D.唐菖蒲在每天的日照长度大于 12 小时才能开花,其细胞中的光敏色素是“信息受体”
23、乌柏是一种亚热带树木,跳甲幼虫对乌桕根的取食可诱导叶产生挥发物质。该物质能够吸引跳甲成虫取食,当跳甲成虫数量较多时,取食叶片会引起根部淀粉含量的减少,进而使幼虫存活率降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挥发物质是一种化学信息
B.挥发物质对跳甲成虫有利
C.挥发物质能调节种间关系
D.题中调节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24、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25、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丙中A为第________营养级,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
(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 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kJ。
(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 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________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26、近年来,我省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如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稻蟹共生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稻田内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____________(填“构成”或“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稻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稻蟹共生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结构。
(3)河蟹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合理地优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
(4)在“藻类→底栖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底栖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______________的粪便流向分解者。
(5)稻田昆虫稻螟被蜘蛛网粘住后,会不断扇动翅膀企图逃生,被蜘蛛感知振动后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6)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①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与水稻的竞争,水稻得到更多的______________用于生长;②河蟹______________的行为,减少了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增加了水稻产量;③残饵和粪便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
27、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8、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____克。
(3)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学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
(4)蛇捕鼠主要依靠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鹰所处的最营养级是第_________营养级。
2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 ,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 ,说明两种细胞存在 性.
30、科研人员培育人凝血因子IX转基因绵羊的过程如下:
(1)图中A为_____________,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导入受体细胞的A中的启动子被_____________识别,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2)将健康绵羊胎儿组织切块用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单个的成纤维细胞,再置于含95%空气加5%C0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0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过程②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选用的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___期。
(4)胚胎干细胞可从囊胚的_____________中获取,它因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1、下图为不完整的碳循环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⑨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回答:
(1)图中A、D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程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____形式循环的。
(3)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目前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2、下列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数量增长曲线图及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请回答:
(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等距取样法。
(2)种群密度是种群__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除以上种群数量特征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迁入率 迁出率及年龄组成、_____________。
(3)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表示K值的点是_____________,种群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点。种群迁入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数量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