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游离区域的两条链控制合成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2、正常人体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下图所示),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时段)和第二时相(时段),基线指24小时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0~5min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B细胞中之前的贮存
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出现第二时相是受到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合成并释放
D.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该过程有下丘脑参与
3、转氨酶可以催化转氨基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上产生另一种氨基酸和另一种酮酸。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中,以肝脏中含量最高。当由于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或细胞破裂、死亡时,转氨酶会进入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转氨基作用发生于细胞内
B.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基酸都是非必需氨基酸
C.转氨酶可以被运出细胞进入血浆,故其属于分泌蛋白
D.检测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是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手段之一
4、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膀胱充盈时,脊髓排尿中枢会产生尿意
B.寒冷刺激使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
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有2种,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每种生物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短时间内辛的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都要依赖食物链(网)这种渠道来进行
6、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秸杆还田”的目的是使植物能够利用秸秆中的有机物,加速生长
B.“正其行,通其风”的目的是农作物接受到更多的光照从而促进生长
C.“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说明植物不同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同
D.“尿泥促根”的目的是为植物提供尿素,促进生根
7、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下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部分监测指标,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胆固醇
B.红细胞
C.三酰甘油
D.多巴胺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称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使用,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贼逃跑时通过喷墨来遮挡对方视线——通过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B.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
C.小鸟啄击扑打镜中“小鸟”,警示对方远离——属于行为信息
D.黑光灯诱捕趋光性害虫——利用物理信息进行机械防治
9、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黄鼬是其天敌。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鼠种群增长停止时,田鼠种内竞争最小
B.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C.人为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黄鼬种群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10、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脑脊液中含有O₂、呼吸酶等成分
B.脑脊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C.脑脊液中的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
11、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
B.在种子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
D.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
12、2021年9月15日 至 2021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升高
D.运动过程中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显著降低
13、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关系,从而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
B.在同一群落中一般不存在两个物种长时间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
C.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近的物种之间常常会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D.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中的各项特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4、今年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7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生命之谜”被打开,据此,人们对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得以开启更深入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用实验证明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D.DNA转录需要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15、将带有肌肉的青蛙离体坐骨神经纤维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氏液中加入葡萄糖,葡萄糖可为膜电位的产生直接提供能量
B.适当降低任氏液中的Na+浓度,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C.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Na+和K+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D.刺激离体坐骨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引起肌肉收缩,该现象称作反射
16、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达到了一田两用、稻鱼双收、互惠共生之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和鱼是捕食关系
B.鱼的存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该生态模式充分地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D.该共生系统中鱼可食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17、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的情况,称为生态位
B.生物富集的渠道与能量流动渠道相同,与物质循环一样具有全球性
C.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平衡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工程建设会增加生态足迹,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原理
18、某化学药物进入细胞后能抑制磷脂的合成。当该药物进入细胞后,下列细胞器的合成未直接受影响的是
A.溶酶体和液泡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具有趋光性的农林害虫时,可通过黑光灯诱捕法准确反映它们的种群密度
B.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动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例如调查东北虎的种群密度时可借助红外相机
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D.标记重捕法中,若第二次捕捉前有部分同种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会偏大
20、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 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b+c=a
B.b+c>a
C.b+c<a
D.a+b=c
21、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
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
C.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D.侵入人体后新冠病毒先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后又被人体免疫系统摧毁
22、影响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我国西部地区,影响当地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B.在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有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撒哈拉沙漠、墨西哥草原,导致植被横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造成荒漠生物群落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
D.我国植物群落类型从南到北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导致植被纵向水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液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2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D表示不同营养级、①~⑩表示相应的能量值(单位相同)。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⑦
C.群落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从低营养级传向高营养级
D.通过箭头⑧流向E的能量中包括了B粪便中的能量
25、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一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置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点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说明___________。
(2)如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___________(填“会影响”或“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26、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取月季幼茎等长切段(无芽和无叶)平均分为 a、b、c、d 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 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为生长素类似物乙在 X、Y 和 Z 三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_____(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
(2)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图 1 中,d 组使用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切段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 2 可知,X 浓度的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作用,X 浓度、Y 浓度和 Z 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5)为探究 3 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 0.5 μmol/L 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 应设计______种培养液。
27、如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2为某tRNA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15N标记图1中DNA分子的1条链,连续进行3次过程①,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图1中与③相比,②所示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________。
(3)若图1DNA分子中某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部分碱基由于发生了甲基化修饰,进而对表型产生了影响,此现象叫作 _______________。
(4)若在mRNA的起始密码子之后插入3个核糖核苷酸(即增添3个碱基),合成的多肽链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情况下,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 _______种。
(5)图2是某tRNA的结构示意图,在③过程中该tRNA可搬运密码子为__________的氨基酸。
28、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B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有关。
(2)某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全身会出现水肿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细胞内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要排出体外,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4)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29、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生理盐水?
30、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 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 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该物质成分是 。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 ,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 ,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 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信号分子X、Y、Z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 (相同、不相同)消耗ATP;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 (需要、不需要)消耗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 (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5)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遗传物质 (相同、不相同)。信号分子X与信号分子Y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31、下图为人染色体上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酶A是__________酶,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复制____________ (选填“只能一次”或“可以多次”),转录___________ (选填“只能一次”或 “可以多次”)。
(2)酶B发挥作用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ATP。两条子链向________(选填“3”或“5”)端方向延长。
(3)乙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某个位点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4)用32P充分标记人的体细胞(染色体 46 条)的DNA,放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后,一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 。
(5)如果精原细胞的某基因一条链上碱基A替换为碱基G,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该突变基因的精子有_________个。
32、图1是测定光合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图2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几项生理活动及其关系,a、b、c、d、e、f、g、h为某些代谢过程,X、Y为细胞中的某些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2中X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M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强光照条件下,图1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右”或“向左”或“不动”)。此时图2叶肉细胞中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以图中字母表示)。
(3) 某同学欲测定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应使图1装置在__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下,此时叶肉细胞内能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以图中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