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呼和浩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机体散失的热量多于产热量

    B.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下丘脑后,形成冷觉

    C.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实际意义是保证酶的正常活性

    D.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着拮抗作用

  • 2、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洋葱表皮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 3、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B.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C.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 4、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图1中曲线I和曲线Ⅱ之间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B.鱼类捕捞在图1的e 点、图2的g 点,图3的i点,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曲线Ⅱ的cd 段酒精可能大量积累

    D.图2中O-h之间,h点种内竞争最激烈

  • 5、一些药物,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属于免疫抑制剂

    B.用类固醇处理的小鼠体液免疫处于弱应答状态

    C.用类固醇处理小鼠,小鼠体内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会减少

    D.环孢霉素A可用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 6、某科研小组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组的处理方式是加等量蒸馏水

    B.据图推断IAA和GA混合使用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会变短

  •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 8、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许多植物的花都是白天开放,夜晚闭合;如果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低温度,即使在白天,花也会闭合。这个实验表明影响植物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阳光和温度

    D.植物种类

  • 9、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

    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

    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应差

    D.图4中a端K+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

  • 10、下列与人体内蛋白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

    B.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就可以形成蛋白质

    C.人体内,只有细胞中才有蛋白质的分布

    D.有的蛋白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 11、图一为棉花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现为背地生长,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B.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B~D范围

    C.当生长素浓度为C时,通过促进细胞质分裂,从而促进棉花植株生长

    D.切除①,放置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则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

  • 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C 是指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W1

    B.B1指生产者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C.C2包含初级消费者粪便的能量

    D.能量是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

  • 1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浓度

    每穗粒数(个)

    千粒重(g)

    产量(kg)

    成熟粒率(%)

    对照

    115

    25

    7661

    80

    生长素5ppm

    146

    27

    8415

    89

    赤霉素30ppm

    132

    28

    8215

    85

    乙烯利20ppm

    110

    26

    7499

    87

    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

    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 14、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活动,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所用插条要带有较多的芽和叶

    B.实验结果可以证明IAA具有两重性

    C.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10-8mol/L

    D.每组中的插条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

  • 15、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在含有(+)或不含(-) 1mol/L的BL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对该实验及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BL和生长素浓度

    B.1mol/L的BL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侧根的形成

    C.生长素浓度大于5mmol/L时,开始促进侧根形成

    D.随着BL浓度增大,其促进侧根形成效应逐渐升高

  • 16、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所示。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       

    A.与种内斗争无关

    B.二者总是此消彼长

    C.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

    D.二者之间相互制约

  • 17、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人体除感觉到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②将兴奋传递给神经元①导致牵涉痛

    B.发生牵涉痛时,体表相应部位会出现一定的损伤

    C.体表和内脏受损,都可能导致脊髓处产生痛觉

    D.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

  • 18、褪黑素是由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人体内某激素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临床上可通过抽血检测机体内褪黑素的水平

    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C.图2所示的激素可能是性激素,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

    D.图2所示的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起作用

  • 19、课堂上,听到老师点名后学生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 20、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有关实验。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酵母菌a、b分别将其接种到装有10mL相同培养液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得到的结果会比实际活菌数量偏大

    B.若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结果会比实际酵母菌的数量偏大

    C.根据图可知t2时两批次发酵液营养物质剩余量较少的是b

    D.若酵母菌初始接种量增大一倍,则该培养体系所能容纳的酵母菌将减少

  • 21、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 22、已知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西红柿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西红柿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高干旱胁迫下西红柿植株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

    C.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

    D.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西红柿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

  • 23、为了探究神经系统是否能够调控胰液的分泌,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相关实验,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组

    注射试剂

    注入部位

    实验现象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血液

    不分泌胰液

    去除神经的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A.促胰液素和胰液均是借助体液运输来传递信息的

    B.甲组说明稀盐酸刺激时上段小肠肠腔会分泌胰液

    C.丙组中去除上段小肠肠腔的神经体现了“加法原理”

    D.实验现象表明胰液分泌存在不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

  • 24、有学说认为:牵涉痛是由于内脏和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在脊髓会聚后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再上传至大脑皮层;由于平时疼痛刺激多来源于体表,因此大脑依旧习惯地将内脏痛误以为是体表痛,于是发生牵涉痛。有关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a 为传入神经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元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产生牵涉痛时,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产生兴奋

    D.在形成牵涉痛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c上单向传导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为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写数字代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1)该细胞为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2)与该细胞相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备图中所示结构中的[   ]_____________

    (3)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处理后,呈现绿颜色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4)若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二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请回答:

    细胞器

    蛋白质(%)

    磷脂(%)

    核酸(%)

    细胞器A

    67

    28

    微量

    细胞器B

    61

    0

    39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A、B最可能分别是图中的[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_的结构。

     

  • 26、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只写字母)。它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某人喝了较多食醋后怕pH没有太大变化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 等物质有关。

    (2)人体患流感后出现发烧现象,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可恢复正常体温。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___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

    (5)过程c和d依次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d处水分子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重吸收。

  • 27、根据图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2)反射弧包括[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按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方向写)五个部分。

  • 28、培养水稻次生根,当根长为10 mm左右时置于黑暗条件下,用不同强度的单侧 光对竖直生长的次生根进行照光处理,发现根均出现背光生长现象,且在一定范围内,光强越大根弯曲的角度越大。对处理后的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长素(IAA )含量(ng·g-1

    向光侧

    背光侧

    光强:40µmol·m-2·s-1

    163.2

    426.6

    光强:100µmol·m-2·s-1

    117.2

    439.4

    黑暗(不照光)

    415.6

    415.6

     

    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能调节细胞代谢,其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性。

    2)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最可能原因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水稻次生根呈现背光生长,请据表作出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a~e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激素b通过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图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填字母),与炎热环境相比,正常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产热量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3)血浆渗透压升高时,___分泌的e增加,导致___,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恢复正常。

    (4)当大量丢失水分使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___,促进___,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5)人体除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K+在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___(答出2点即可)。

  • 30、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全给分)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试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细胞。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4)杀死衰老的红细胞和癌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 31、下图是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关的概念图,a~j表示相关的膜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内含有染色质,其膜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其上有_________,它是大分子出入该结构的通道。

    (2)b是一种双层膜结构,可以被活体染色剂__________染成蓝绿色,它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c是___________,在它的__________上分布着很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4)图中箭头表示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则分泌蛋白首先出现在膜结构f___(填名称)中,再由g______(填名称)运送到h高尔基体,再经i运到j____(填名称)。

    (5)d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糖类、蛋白质、色素等物质,d是______。e是______,其含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 32、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地球公害,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1000年不等.2008年7月3日加拿大媒体报道: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从土壤中找到了一类假单胞杆菌,能将聚乙烯塑料的自然降解过程缩短至3个月,而且分解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伯德也因此被誉为塑料袋的克星.以下是伯德寻找到聚乙烯降解菌的大致过程.

    请回答:

     

    (l)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推测,伯德这项研究的土壤样品最可能取自于  

    (2)图中“…”表示对土壤悬浮液进行一系列的   ,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号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

    (3)I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脱颖而出.如图采用的接种方法为   。使用号培养基的目的是使目的菌数目增多,培养基中必须包含水、无机盐、   等基本营养成分.从物理性质来看,号培养基中不能添加

    (4)若要进行月季花药的离体培养,最好选择    期的花药,从宏观来判断通常   ,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

    (5)为避免杂菌污染培养物和环境,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和完成实验后都要进行

    (6)接种时要在   操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