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在研究森林一草原生态过渡带时发现其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相邻群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B.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中的植物叶大都呈针状,气孔在夜晚开放

    C.过渡带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交错过渡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过渡带中的食物网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强

  •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信息素,它可使飞蝗种群由散聚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而加重蝗灾。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结合下图信息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有利于控制蝗虫数量

    C.气温持续升高不利于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D.依据信息素结构可设计拮抗剂用于蝗灾治理

  • 3、北京市政府曾将市中心多处闲置土地改造成“城市森林”,与一般城市园林景观不同的是,“城市森林”是在现有植被基础上仿照大自然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建设“城市森林”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B.在“城市森林”建设开工前做好整体设计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态效益

    C.减少“城市森林”中地面的硬化,可为枯枝落叶的分解提供条件,有利于物质循环

    D.多引进外来物种,可提高“城市森林”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

  • 4、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有关农谚的资料非常丰富,这些农谚,有的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的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繁殖的规律等。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农谚

    解释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早锄早 获”

    “早锄”旨在通过农田除草的措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不同类型的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求不同

    “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生物之间的竞争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A.①

    B.②

    C.③

    D.④

  • 5、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B.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的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 6、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历经10年,终于在1948年发现CO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途径——卡尔文循环。在研究中,卡尔文选用的示踪元素是(       

    A.14C

    B.18O

    C.14N

    D.3H

  • 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上雄鸟发现危情迅速起飞,以此给雌鸟发出的警报属于行为信息

    B.通过改变种群性别比例可控制有害动物数量,也可从环境容纳量角度采取措施去防治

    C.可通过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目,来推测某一区域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依赖于食物链(网)进行

  • 8、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乙、丙、丁

    B.甲中含有抗体、激素和血红蛋白

    C.甲与乙的最主要区别是乙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D.淋巴循环受阻会导致乙增加

  • 9、下列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的过程未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传递

    ②过敏反应的特点之一是: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广泛

    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

    ⑤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

    ⑥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同等重要。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 10、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慢跑过程中呼吸能保持相对稳定,其调节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

    B.慢跑过程中的热量主要来自肝脏、脑等器官中细胞的代谢产热

    C.慢跑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

    D.慢跑过程中汗腺分泌增加,垂体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 11、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字母A代表参与调节的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卵前期,过程②使Kp释放量增加,促进雌激素的分泌最终促进排卵

    B.GnRH通过组织液运输到A,促进促性腺激素的释放

    C.通过Kp调节鹌鹑产蛋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D.养殖场为提高鹌鹑的产蛋率,在鹌鹑排卵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Kp

  • 12、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其适用症说明(部分)如下。

    【适用症】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对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B.甲状腺完全切除的患者应根据环境变化适当调整优甲乐剂量

    C.在饮用水中添加较大剂量的优甲乐可使小鼠神经兴奋性下降

    D.优甲乐对乳腺癌、卵巢癌的疗效可能与其能改善下丘脑和垂体功能有关

  • 13、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14、某同学晚饭后在安静状态下,其体内的生理变化为(       

    A.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加快

    B.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减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快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减慢

  • 15、人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而B淋巴细胞不能

    C.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形成记忆细胞并在抗原消失后继续存活

  • 16、如图曲线I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Ⅱ表示在a时间时引入的M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段田鼠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几乎没有差异量

    B.在a时间时进行鼠害防治不是最合适的时期

    C.引入的生物与田鼠的种间关系可能为捕食关系

    D.田鼠种群数量维持在C点对应值时有利于草原发展

  • 1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药物一般由组织液经血浆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C.内分泌腺细胞也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D.人体细胞都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1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a、b代表测量电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未刺激时,图甲装置测量的是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B.若如图甲刺激点给予适宜刺激后,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C.若适宜刺激点移至ab的中点,兴奋双向传递,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D.t1、t2时刻膜电位相同的原因是因为Na+、K+通透性相同

  • 19、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因生存环境相同而出现重叠

    B.两种动物的生态位差异越大,二者种间竞争的强度越大

    C.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D.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选择压力越强,进化的速度越快

  • 20、如图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甲、乙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丙是连接在传出神经表面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a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不收缩,可以确定是a处的神经肌肉接头受损

    B.通过电极乙刺激骨骼肌,放置于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丙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C.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D.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被迅速降解或回收,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 21、进行生态学研究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下列根据调查目的而设置的调查方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大豆植株的种群密度

    B.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相对数量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

    D.统计一个样方内的蒲公英的个数时,必须用逐个计数法

  • 22、某媒体报道:“据专家推测,今年冬天某地不会有大规模流感爆发,因为没有发现流感病毒发生大的变异。”有人认为报道中的推理过程不完整,缺少了免疫过程。下列最能为该报道提供证据的免疫应答环节是(  )

    A.抗原呈递细胞会迅速摄取和处理病原体

    B.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刺激以后开始分裂

    C.记忆B细胞被激活以后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膜上的变化

  • 2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 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 HIV 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 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 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不产生相应抗体

    D.艾滋病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因均为免疫过弱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 2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原尿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免疫过程。

    (2)图中c是_____细胞,②表示_____过程,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

    (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写出三种)。

    (4)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填图中字母)。

    (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6)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病。

  • 26、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的目的。某树林中食性相似的部分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密度相对值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高度

    密度相对值

    种名

    林冠层高于11.6m

    乔木层5.0~11.6m

    灌木层1.3~5.0m

    草本层1.0~1.3m

    地面

    林鸽

    333

    3

    3

    0

    0

    茶腹

    34

    34

    1

    0

    0

    蓝山雀

    150

    204

    196

    24

    6

    银喉长尾山雀

    122

    183

    136

    18

    9

    旋木雀

    32

    75

    27

    17

    0

    煤山雀

    45

    108

    78

    20

    0

    (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为进一步研究表中鸟类的生态位,通常还需要研究它的①____;②____

    (2)树林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结构,这一分层现象为表中鸟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群落的这种结构有利于____,同时减弱不同物种的种间竞争关系。

    (3)由表可知,银喉长尾山雀和____生态位最接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试分析若干年后,两个种群的变化趋势可能是____

    (4)综合分析,通常在同一群落中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种群。

  • 27、图甲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___________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图甲中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乙中根的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的两个现象中,___________可以体现生长素两重性,除此以外,请再列举一个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___________

    (3)图丙中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请设计实验验证向光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在A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提供的材料用具有:长势相同的胚芽鞘、云母片(能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光照设备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养生是人们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式,为达到保健目的进行的一种身心养护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图中A、B、C代表组织细胞细胞或结构,1、2、3、4代表体液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填名称)。

    (2)内环境不仅为细胞提供液体的直接生活环境,还是_____。一般情况下,内环境三者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1中有_____,1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

    (3)人体进行呼吸作用所需的气体通过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组织细胞;血液中的O2被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通过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若图示结构位于肝脏组织,则_____(填序号)处的O2浓度最低。

    (4)若图示代表肝局部结构模式图,那么在人体饥饿状态下,与A端液体相比,B端液体葡萄糖的含量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养生,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_____调节网络使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达到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目的,因为内环境稳态是_____的必要条件。

  • 29、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正常血糖浓度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

     

  • 30、水稻雌雄同株,从高秆不抗病植株(核型2n=24)(甲)选育出矮秆不抗病植株(乙)和高秆抗病植株(丙)。甲和乙杂交、甲和丙杂交获得的F1均为高秆不抗病,乙和丙杂交获得的F1为高秆不抗病和高秆抗病。高秆和矮秆、不抗病和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B(b)位于11号染色体上,某对染色体缺少1条或2条的植株能正常存活。甲、乙和丙均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和丙体细胞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甲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记为1.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分析乙的核型,取乙植株根尖,经固定、酶解处理、染色和压片等过程,显微观察分裂______(时期)细胞的染色体。乙的核型为______

    (2)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1基因型有______种,F2中核型为2n-2=22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利用乙和丙通过杂交育种可培育纯合的矮秆抗病水稻,育种过程是__________

    (4)甲和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写出F1自交获得F2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 31、下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D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全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细胞外液中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④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肾上腺髓质对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说明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 32、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此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据图回答:

    1)红绿色盲是一种受________染色体(填“常”或“X”)上的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Ⅱ5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3)若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

    4)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Ⅰ中的______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