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带有肌肉的青蛙离体坐骨神经纤维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氏液中加入葡萄糖,葡萄糖可为膜电位的产生直接提供能量
B.适当降低任氏液中的Na+浓度,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C.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Na+和K+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D.刺激离体坐骨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引起肌肉收缩,该现象称作反射
2、下列有关群落中生物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生物发生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
C.群落中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3、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份(年)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种群数量(个) | 25 | 46 | 208 | 440 | 770 | 1380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剧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B.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5、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生态系统的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
B.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C.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这两个物种可能是捕食关系
6、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既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又能催化代谢
B.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高浓度生长素会诱导植物组织合成乙烯,进而抑制植物生长
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无关
7、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B.如果控制人体节律的神经中枢发生病变,可能影响人体渗透压平衡
C.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不会在肝脏、胰脏等组织细胞中存在
D.生命活动内在节律性被破坏,人体的血糖平衡可能受影响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假设 3 种生物在一天中呼吸速率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动物
B.b、c 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b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D.a、b、c 都有可能是细菌
9、种群是一个有一定特征的、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动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与光照强度有关
B.食物匮乏会影响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C.调查某濒临灭绝的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D.呈“S”形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之前,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10、环孢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孢素A可用于( )
A.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11、人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而B淋巴细胞不能
C.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形成记忆细胞并在抗原消失后继续存活
12、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C.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不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通过①②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尿意
13、流感病毒感染者往往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感染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热不退患者可以采取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如加盖棉被,增加排汗
B.感染者机体内的O2、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感染者血液中每一种成分的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D.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实现碳中和
B.实现碳中和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
C.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会立即降低
D.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15、下列诗句与生物学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D.“肥田之法,种大豆最佳”是利用了大豆上寄生的根瘤菌固氮进行肥田
16、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细胞因子
B.性激素
C.糖原
D.抗体
17、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B.过敏反应与正常的体液免疫相比,抗体分布情况相同
C.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引发组织水肿
D.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18、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
A.丙、乙、甲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9、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 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 HIV 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 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 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不产生相应抗体
D.艾滋病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因均为免疫过弱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20、我国西双版纳生长的一种植物曼陀罗,曼陀罗是四倍体野生草本植物,科学家用曼陀罗的花粉培育成植株,该植株是( )
A.多倍体
B.二倍体
C.单倍体
D.四倍体
21、Ⅱ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而使血糖偏高,冷刺激能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对治疗Ⅱ型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为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取两组经饥饿处理的小鼠,其中甲组进行冷处理(3℃,1h),乙组作为常温对照,再分别注射等量的胰岛素,之后缓慢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记录当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维持稳定时(此时,外源溶液的注射速率等于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速率)葡萄糖溶液的注射速率,分别为V1和V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胰岛素不能治愈Ⅱ型糖尿病
B.在注射葡萄糖溶液前先注射胰岛素的目的是抑制体内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若实验结果为V1<V2,则可证明上述结论正确
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2、为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并已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中,你认为存在较高风险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引入其他地区的生物,丰富本地区生物种类
D.将濒危物种迁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23、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
C.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可随季节更替而变动
D.热带雨林中以风媒花植物为主,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虫媒花植物
24、为了调查贵州梵净山金丝猴的种群密度、某实验小组在10公顷的实验区域内第一次捕获了30只猴,其中金丝猴有5只,做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30只猴,其中有标记的金丝猴有2只,没有标记的金丝猴有6只。标记物不影响金丝猴的生存和活动,但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
B.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梵净山蚜虫和跳蝻等动物的密度
D.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
25、番茄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害虫的影响,严重危害我国蔬菜生产安全。番茄的抗虫和不抗虫(相关基因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相关基因用B、b表示)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
(2)第1组亲本的抗虫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第2组杂交子代中抗虫缺刻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组杂交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抗虫缺刻叶①与抗虫缺刻叶③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26、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销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如图甲。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稍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得出弯曲度(α)与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生长素可由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从图乙可知,含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没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1,从图乙中可査到与α1对应的有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该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一琼脂块浸没在其中,再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2)一个含有 108 个单体构成的 3 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合成的场所是[ ]_____, 合成过程将会生成_____个水分子,同时形成等数量的_____(写结构简式)。
(3)该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_____。
(4)被喻为细胞内脂质合成的“车间”的细胞器是[ ]_____。
(5)细胞器 4 的名称是_____,主要功能是_____。
28、下列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 b,c代表细胞器)
(1)甲中序号①代表_______,②代表_______。
(2)若该植物细胞颜色为紫色,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填字母符号)。
(3)甲中,细胞器 b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 _______,在细胞器 b中进行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
(4)图中⑤代表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是 _______。
(5)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在无光条件下25℃比15℃释放 CO2 多,说明温度是通过影响_______来影响细胞代谢的。同时从图中可以发现,影响 A 点和 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
2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在45 ℃的外界环境中时,唯一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加强,这一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反射。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里,人们上厕所的频次会增加,此时,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激素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因而尿量增加。
(5)做过甲状腺摘除手术的人可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来维持代谢的正常进行,而糖尿病患者却不能口服胰岛素,必须注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通道),通道打开,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
通道)打开,肌质网中
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骨骼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轴突末梢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____症状。
(4)细胞外对
存在“膜屏障作用”(即
在膜上形成屏障,使
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
31、如图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2)写出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d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受体子宫内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其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_________________。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1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分析:
(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 (能或不能) 产生反应,它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 .
(4)如果在电极a的右侧给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在细胞A处给与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图2),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 部分.
②刺激1全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4×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5×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厘米和l2厘米.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