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激素,如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乙烯(Eth)对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对照 | 赤霉素 | 生长素 | ||||
浓度(mg/L) | 0 | 50 | 100 | 200 | 30 | 60 | 120 |
雌雄比例(♀:♂) | 1.01 | 0.96 | 0.75 | 0.58 | 1.23 | 1.62 | 1.13 |
A.赤霉素和生长素相互拮抗调节该植物性别分化
B.用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会导致雌株比例减小
C.该植物的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雌株占少数
D.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2、下图表示一条离体神经纤维B点受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该神经纤维的兴奋处为A、C两点
B.此时该神经纤维的兴奋处为B点
C.在该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
D.该神经纤维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相同的
3、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Ⅴ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运动器官的大小有关
D.甘氨酸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4、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不具备时间结构
B.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
D.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
5、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虫,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研究害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能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
B.施用农药后,两种害虫的数量下降,稻田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单独存在时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
D.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与二化螟共同寄生时增强了二化螟种内竞争
6、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 )
A.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下丘脑血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葡萄糖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7、如图所示,Na+进入细胞所需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差,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而细胞内的Na+则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到膜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B.图中Na+跨膜运输的方式都为主动运输
C.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D.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顺浓度Na+形成的电化学梯度
8、实验发现,摘除大鼠的垂体,甲状腺将萎缩,甲状腺激素显著减少;若给该大鼠注射垂体的提取物,可以部分地恢复甲状腺的大小。若向动物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增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H和TSH分别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
B.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进甲状腺形态恢复的物质
C.该实验说明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该实验说明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9、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X、Y(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点后种群数量降低,则可能与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等有关
B.曲线X、Y是实验小组建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C.只要保证培养液中营养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一定是X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
10、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11、下列有关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及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的抗原均只来自体外
B.三者均属于免疫能力过强引起的疾病
C.易过敏体质者、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易发生过敏反应
D.艾滋病(AIDS)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
12、如图是人体某器官的内环境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体液,a、b分别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营养不良或肾小球肾炎均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B.①②③④渗透压的90%以上均来源于和
C.若该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b处的血糖浓度高于a处
D.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可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借助构建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的规律性变化
B.若标记物脱落会造成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只适用于研究植物的种群密度,不能研究物种丰富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小动物调查丰富度属于取样调查法
14、某种高等植物细胞中部分细胞器的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乙可能是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运输的通道
C.丙可能在有丝分裂前期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甲和乙细胞器中都可能含有色素
15、下列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调查某公园中向日葵种群密度,因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大石块,换个位置取样
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部分被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过于明显,使得被标记个体更容易被捕获
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
16、经过70多年努力,榆林地区的林木覆盖率提高到了34.8%,使毛乌素沙漠80%成为了绿洲,被网友称为“塞上小江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
B.“塞上小江南”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
C.在沙漠中植树造林加快了沙漠到绿洲的演替速度
D.沙漠区域内的演替过程伴随着群落空间结构改变
17、当草原上的植物遭受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会增强再生能力,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植物的反应,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
B.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弱于森林,因此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于森林
C.若要草原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稳定性,应控制对草原的干扰强度
D.生态系统可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稳定,而正反馈调节都会破坏生态系统
18、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与地形、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有关,种群常呈镶嵌分布
B.森林中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常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9、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C.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D.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使肺部组织液增加
20、如图表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入T2环境,汗腺分泌量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在T2环境下,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进入T2环境,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
D.a~c的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21、研究发现,姐妹染色单体在分离之前,彼此间通过黏连蛋白相互黏着在一起,黏连蛋白可被分离酶降解,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一种抑制性蛋白结合而不表现酶活性。当后期开始时,后期促进因子复合体(APC)被激活并介导抑制性蛋白的降解,解除其对分离酶的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分离酶活性的药物可使连续分裂的细胞停滞在有丝分裂中期
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改变APC的活性来影响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黏连蛋白没有发生降解
D.黏连蛋白被降解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体DNA分子数不变
22、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都可摄食杆菌和酵母菌。生态学家高斯将两种草履虫置于含有杆菌(好氧型)和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的试管中混合培养,结果如图所示。相比较于单独培养,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分别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部和下部,且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所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和空间等非密度制约因素限制了草履虫数量的增长
B.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在同一空间中的生态位可能会改变
C.两种草履虫的种间竞争结果利于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D.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可能分别偏食好氧性杆菌和酵母菌
23、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在特异性免疫的开始阶段
B.细胞中的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
C.巨噬细胞可识别细菌表面的“异己”成分
D.巨噬细胞需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24、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B.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C.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25、如图 1 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 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c 中Ⅰ 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Ⅱ 处是否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研究表明,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 ALA增多,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GABA)的结构相似,请分析铅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 ALA 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科研人员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实验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①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为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 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 .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索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 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27、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当兴奋到达c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述)。
(2)电击b点后会引发肌肉收缩,该过程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
(4)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取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要受大脑皮层中_____的控制。
28、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_____”上填文字)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a、d、f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
(2)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至少共穿过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 ]_____。
29、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最早,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某研究人员对所取土样进行产淀粉酶的细菌的分离操作(A组)和计数操作(B组),过程如图Ⅰ。图Ⅱ是一种接种方法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④所用培养基的成分,最大的区别是______种类不同。
(2)步骤④、⑤所用培养基的成分,最大的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______。步骤⑤、⑧接种时需设置未接种培养基做对照,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⑦中,将1mL菌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经过步骤⑧各在3个平板上接种(每个平板的接种量为0.1mL),经适当培养后,2组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个,据此可推测适宜的土壤稀释倍数为______倍。
(4)图Ⅱ所用的接种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对活菌进行计数;甲、乙、丙为划线的三个区域,为正确完成整个接种过程,接种环要进行______次灼烧灭菌,其中灭菌目的相同的是第______次。
30、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_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_________;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2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31、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子宫颈癌。请回答下列有关 HPV 疫苗与预防子宫颈癌的相关问题。
(1)当个体接种 HPV 疫苗后,该疫苗作为_____可诱导 B 淋巴细胞_________成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 HPV 感染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因而能够起到降低患子宫颈癌风险的作用。
(2)研究表明,受 HPV 侵染的细胞表面的 HLA 分子表达水平下降,会导致癌细胞无法有效地向_____细胞呈递抗原信息,这样,癌细胞就有可能逃避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增加患宫颈癌的概率。
(3)HPV 的衣壳蛋白主要由 L1 和 L2 构成,且主要成分是 L1。根据这一信息,医学工作者提出 HPV 疫苗的设计思路:可以纯化或利用基因工程生产 HPV 的_____,并以此为基础设计 HPV 疫苗。
32、下表是培养微生物常用的一种培养基,其配方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麦芽汁 | 蛋白胨 | 葡萄糖 | 琼脂 | 蒸馏水 |
20g | 1g | 20g | 20g | 定容至 1000mL |
(1)该培养基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含氮物质进入微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2)该培养基适宜用来培养_________(填“酵母菌”或“细菌”或“霉菌”),若将其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需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放入 4℃冰箱中保藏,这种保藏方法的不足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