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鹰位于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占据3、4、5三个营养级
B.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只有分解者
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D.若青蛙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则该生态系统的虫害将变得严重
2、“稳定”存在于不同层次的系统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护地球环境的有效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其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
C.河流受到轻微污染后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其抵抗力稳定性
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3、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时分裂分化形成
B.细胞乙中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比细胞丙更发达
C.抗原-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只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研究者调查了川西北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地中部分生物组成情况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 环境变量 | 未退化 | 轻度退化 | 中度退化 |
植物 | 植物种类数 | 14 | 13 | 14 |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组成 | 螨类 | 70.89% | 46.51% | 30.75% |
跳虫 | 10.13% | 49.10% | 59.09% | |
昆虫 | 18.98% | 4.39% | 10.16% | |
土壤理化性质 | 有机碳( g ·kg-1) | 75.39% | 59.95% | 69.20% |
A.草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共同组成群落
B.可用螨类数量评估不同区域高寒草地的退化程度
C.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对不同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
D.土壤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代谢原料
6、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所对应的系统层次,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种群
B.生态系统、不是群落也不是种群
C.群落、不是群落也不是种群
D.群落、种群
7、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其中“+”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种群都具有如图的所有种群数量特征
B.季节的更替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戊和己
C.丁为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一定会比衰退型种群中的老年个体数目少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未来变化趋势
8、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上能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于组织液中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D.一个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量有关
9、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之比是a>b>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图表示某草原上M和N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其中a~f表示能量值,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表示N的同化量,即N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B.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推测a=b+c+e+f
C.c表示N的粪便、M的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
D.M、N代表的营养级越高,d/a的值越小
1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对生物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索生长素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我们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兔子种群密度时,由于兔子机警和胆小,不容易二次捕获,会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低
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取样,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趋光性小动物,并用记名计算法或日测估计法来进行统计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12、“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从发现至今已有150余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患者说话困难,说明受损的神经元扩展至大脑皮层,导致言语区中的S区功能障碍
C.患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正常,但其自主神经功能极有可能受损
D.渐冻症发病早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未受影响的肌肉,防止肌肉痉挛
1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构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④提出合理的假设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1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人员研究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问题,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下图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A.可采用样方法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
B.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
C.林分密度为750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D.林分密度比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
15、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是“随机均等分配”到子代细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团队经过7年研究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在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带有DNA损伤的染色体会去向同一个子代细胞,以保证另一个子代细胞的健康。他们把这一现象称为“非随机均等分离”。后续研究发现携带DNA损伤多的子代细胞则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DNA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
B.“非随机均等分离”的另一个健康细胞,只能进入下一个分裂周期
C.“非随机均等分离”现象不利于存在端粒酶的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D.选择年龄较小的动物的成体干细胞进行该研究,能更明显观察到“非随机”分离的现象
1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B.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C.夏季,某湖泊周围的芦苇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动植物种群的集合
17、某科研小组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组的处理方式是加等量蒸馏水
B.据图推断IAA和GA混合使用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处理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和初始长度相比会变短
18、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在特异性免疫的开始阶段
B.细胞中的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
C.巨噬细胞可识别细菌表面的“异己”成分
D.巨噬细胞需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19、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包括光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②表示散失的能量
B.图中黑色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
C.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相依相伴进行
20、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胺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辅助性T细胞参与
C.若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则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起促进作用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21、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故能量金字塔为上窄下宽型
B.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且不断被浮游动物捕食,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
C.如果消费者的个体小而生产者的个体大,数量金字塔可能为上宽下窄型
D.如果生物量金字塔或数量金字塔倒置,则对应的能量金字塔也会倒置
22、常言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许多人认为,有时候在一个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这类言论是免疫学当中很有名的“卫生假说”,即如果童年时太缺乏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会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反而增加过敏等的概率。换句话说,就是“太干净的孩子体质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多让小孩接触各种病原体
B.适度接触传染源可以促进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免疫力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并呈递抗原
D.过敏反应是免疫反应过度导致的一种异常的自身免疫病
23、如图1、2分别表示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神经中枢,a、b表示神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②,神经中枢③和④都表示脊髓
B.神经中枢①控制手部运动的区域较大与其精细程度有关
C.图2中神经a、b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均不受大脑控制
D.若神经b兴奋时能促进排尿,则神经b是副交感神经
24、神经胶质细胞又称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胶质细胞可以在体内重编程而产生神经元。胶质细胞恶性增殖可形成致死率较高的神经胶质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意判断,胶质细胞很可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元,细胞的基因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改变
C.胶质细胞恶性增殖的过程中,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在中心体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
D.减少接触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可杜绝癌症的发生风险
25、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有很多,但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1)下列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
①基因突变 ②自然选择 ③自由交配 ④杂交⑤自交 ⑥迁入迁出
(2)新物种产生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旦形成,就标志着产生了新物种。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4)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某山区的发病率达19%,一个当地的患该病的男性,娶了一位不患该病的外国媳妇,请问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若第一个孩子正常,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26、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填“α—胡萝卜素”或“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 ,胡萝卜素是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
27、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___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
(2)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的控制。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
(4)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存在于图乙[ ]_____中,释放后进入[ ]_____,进一步作用于突触后膜与[ ]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_____(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_____。
(5)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____区参与。
28、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下图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兔和第三营养级狼之间的能量流动情况(a~e表示能量值),下表是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二、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情况[单位:J/(h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 同化量 | 呼吸消耗量 |
A | 7.4×109 | 6.4×109 |
B | 9.4×107 | 7.5×107 |
C | 8.4×108 | 7.2×108 |
(1)兔和狼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J/(h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第一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有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J/(hm2•a)。
(3)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和狼的数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随后兔数量剧增,草场退化,引起兔数量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和兔可以根据彼此所产生的特殊气味进行捕食或逃避捕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功能,该功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狼与兔经过多代相互选择,使反应敏感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下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内填序号,“ ”上填物质名称):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 ]___________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__________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3)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进而使__________释放减少,导致____________,尿量增多。
30、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3)A液与B液和C液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液(选填A/B/C)含蛋白质较多,B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31、若一次性饮水过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水中毒症状。水中毒是机体所摄入的水量大大超过排出的水量,以至于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现象,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毒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打破了内环境的稳态。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机体发生水中毒时,位于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以及肾脏的调节作用,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血浆中Na+浓度降低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的______增多,以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3)水中毒的常见病因有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肾功能障碍等,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给ADH分泌过多或者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输入过多水分,其会出现水中毒的症状,此时可采取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等措施来缓解症状。
(4)抗利尿激素在水的平衡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完善以下人食用过咸食物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与尿量关系的趋势图。_______
32、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三组豌豆杂交组合及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 | |
腋生 | 顶生 | ||
一 | 顶生×顶生 | 0 | 804 |
二 | 腋生×腋生 | 651 | 207 |
三 | 顶生×腋生 | 295 | 265 |
(1)根据组合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组合三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杂交组合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___________实验。
(3)组合二中,后代同时出现腋生和顶生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_,两个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F1的腋生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