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外伤缝合时常使用局部麻醉剂,局部麻醉剂作用的机理不可能是( )
A.阻止神经纤维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B.抑制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
C.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
D.阻止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
2、生态缸是指在隔绝物质交换的空间内,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的封闭式人工微型生态系统。下列会降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B.采用散射光照射生态缸
C.向生态缸添加一些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3、生态学家向面积相近的甲、乙两座孤岛分别引入相同数量的田鼠。经多年调查统计,甲、乙两孤岛的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种群t1时的增长速率小于t2时
B.甲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和乙竞争处于劣势
C.乙孤岛田鼠种群在t2~t3间的环境容纳量小于m
D.t2时乙岛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变缓,说明其出生率小于其死亡率
4、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质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质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
B.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C.本实验中,小鼠生理状况、给药次数、给药顺序都是无关变量
D.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5、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其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1是抗原呈递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呈递抗原
B.细胞2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以攻击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
C.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质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较发达
D.细胞5是记忆B细胞,二次免疫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6、如图所示,Na+进入细胞所需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差,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而细胞内的Na+则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到膜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B.图中Na+跨膜运输的方式都为主动运输
C.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D.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顺浓度Na+形成的电化学梯度
7、“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对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B.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C.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等措施将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用,减少碳排放
8、遗传咨询可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 )
A.男方患有甲型肝炎
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
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
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
9、生物学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以探究胰液分泌的有关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 | 注射试剂 | 注入部位 | 实验现象 |
甲 | 稀盐酸 | 上段小肠肠腔 | 分泌胰液 |
乙 | 血液 | 不分泌胰液 | |
丙 | 去除神经的上段小肠肠腔 | 分泌胰液 |
A.促胰液素和胰液均是借助体液运输定向传递信息
B.甲组说明稀盐酸刺激时上段小肠肠腔会分泌胰液
C.实验现象表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甲、乙组对比说明稀盐酸不能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产生胰液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多年前某林场为了短期内增加经济效益,大规模砍伐林木,搞“砍树经济”,造成林木大面积退化。为了恢复林场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实施了“禁伐令",并引导农户发展种植食用菌、花卉苗圃、中药材等,生态逐步得到恢复,既给林场带来生态效益,又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砍树经济”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B.“禁伐令”实施后,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此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
C.生态恢复的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社会、自然发展,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D.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又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11、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
B.识别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1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陆生植物的种群密度
C.春运期间北京市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迁出率增大
D.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13、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4、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环境阻力最大
B.t1~t2段,乙种群天敌的捕食成功率将会减小
C.甲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若乙为某种害虫种群,则在t1时刻防治效果最佳
15、在DNA 复制过程中,若用白色表示亲代DNA 模板,黑色表示新合成的DNA 链,则表示子代DNA 分子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6、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大,动作电位值下降
B.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
C.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
D.若要在体外测定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保持环境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
17、“中国脑计划”于2018年正式启动,以“认识脑、模拟脑、保护脑、开发脑”为目的,目标是在未来15年内,在脑科学、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类脑智能器件三个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学习、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左半球
C.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1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树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B.胰岛素激活 InR 后,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坏死
C.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能抑制GLUT 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D.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增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使血糖升高
19、下列种群密度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常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改变某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种群密度
C.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20、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表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O代表神经元的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关于电表指针偏转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在b点刺激时,A1指针偏转两次,A2指针偏转一次②在b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两次③在b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一次④在f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两次⑤在f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一次
A.②④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21、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末梢是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
B.神经胶质细胞数量远比神经元多,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
C.轴突相对于树突而言长而细,可将胞体的信息传向其他细胞
D.神经元的树突数量比轴突多,用来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胞体
2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mRNA片段
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导致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C.1条染色体上含有1或2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上存在多个基因
D.有丝分裂间期随着DNA的复制,染色体和基因的数目加倍
23、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形成什么来实现的( )
A.电位
B.电荷
C.局部电流
D.局部刺激
24、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需“不违农时”
B.“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
D.孟子的观念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原理
2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在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
(2)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它与蛇的关系是 .
(3)属于三级消费者的动物有 .
(4)此食物网中,若食物链的终端为猫头鹰,则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
26、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重要粮食作物。图1所示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图2所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发生转录时的模板链是_________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
(3)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队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植株X自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序∶异常花序=1∶1。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已知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解释植株X自交的自带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吻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需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如图2,方法Ⅰ、Ⅱ、Ⅲ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I.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恐惧,就可以分泌这种激素,使心跳与呼吸加速、血流量加大、血糖量升高,从而增强力量、提高反应速度。肾上腺素的释放是通过上图中的____(填 “甲”“乙”或“丙”)模式调节分泌量,此时肾上腺属于反射弧结构中____的一部分。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上图中____模式(填“甲”“乙”或 “丙”)调节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II.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研究资料表明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有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得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 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从而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以下是一个 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作用的实验部分内容,请补充完整。
(1)实验原理:随着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来证明。
(2)该实验最主要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3)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均等的两组,分别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8、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叶-1∙小时-1)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叶-1∙小时-1)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__________(强光、弱光)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mg CO2∙100cm2叶-1∙小时-1)。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mg CO2∙100cm2叶-1∙小时-1)。
【4】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下图①。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下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增加、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DNA分子。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_
30、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像,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最终形成的最重要的子细胞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______组。
(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__个核DNA分子。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
31、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主要通过人的口腔和呼吸道黏膜感染人体。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新冠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甲为_______________,图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
(2)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分解后的产物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新冠疫苗免疫后的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不易患病。请解释其中的免疫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疫情蔓延,请写出两条改进个人卫生或生活习惯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 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DNA的这两种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请回答:
(1) 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2)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有 种融合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结合题干信息,请分析HAT培养基上必须加入 ,才能完成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3)在HAT培养基上初步筛选后,还需进行 ,经多次筛选,才能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