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牡丹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担心你阅读的东西不是你最钟爱的,  ② 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是视野上的, ④  是感觉培养上的。这些都是你当下很难看到 的力量, ⑤  它会一直推动着你前进, ⑥  让你以后在写作文时更得心应手。

     

    A

    不要

    只要

    不管

    /

    B

    不用

    但是

    不但

    而且

    那么

    C

    不能

    只是

    可能

    也许

    /

    /

    D

    不必

    只要

    可能

    也可能

    可是

    所以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

    B.“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C.“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D.从妹,就是堂妹。用“从”称呼,指亲属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子指的是侄子,从兄指的是堂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巷10

    夏阳

    ①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②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③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④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⑤老太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声爽朗,她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⑥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⑦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⑧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众星捧月般,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⑨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⑩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沮丧地摇了摇头。主任皱了皱眉。很显然,我这个刚被招聘进来的大学生第一天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运用了较多笔墨去描写杭州巷及老太太院子的环境。

    B.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

    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说明主任内心非常平静,默许了我对于杭州巷拆迁“等到明年开春再说”的提议。

    D.“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常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

    【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根据古诗文填空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用“ _____________ ”表达过类似的要义。

    (2)《老子》中指出自高自大的害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与天空成一色,没有些许微尘,只有明月高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4)李白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自信满满,其《将进酒》中的“ _____________ ”两句就是明证。

    (5)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_____________ ”两句既写出了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寂,又写出了词人和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苦。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其中“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4)曾子在《论语·泰伯》中表达了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志向、坚强意志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刮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明民歌辛辣地讽刺了官僚豪绅巧取豪夺的丑态。其大意是借用《阿房宫赋》中的话说,那就是:官僚豪绅搜刮民脂民膏,已经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红楼梦》中有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其中“阿房宫三百里”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慨叹。其中,“物是”指 “________________”,“人非”指“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问,对秦始皇搜刮百姓唯恐不尽,挥金如土的行为给予了严厉谴责。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3)《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也有此意。

    (2)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史二首·其一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①龙盘:诸葛亮曾称赞金陵形势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了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

    B.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

    C.第三句“三百年间同晓梦”,概括六朝三百年的历史,如同破晓时美好的残梦。渲染各代灭亡之迅速,以夸张的语气加强了艺术效果。

    D.诗歌前两句写景,作为铺垫;后两句议论抒情,揭示意蕴。史事与今景融合,层层展开。最后一句总摄全篇,形成高潮,有画龙点睛之妙。

    【2】请简要分析本诗“钟山何处有龙盘”一句的深刻意蕴。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定律曰:诸当髡者为城旦、舂;当髡者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为城旦、舂者,各有岁数以免。曰:可。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文帝轻刑重农》,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B.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C.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D.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关押由皇帝下诏书定罪的犯人。

    B.妾,本义指有罪的女性,文中的“妾”是缇萦上书时自称的谦辞。

    C.黥,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的肉刑,被汉文帝废除后就绝迹了。

    D.制,帝王的命令。古时皇帝下的命令有策书、制书、诏书、戒敕等名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相信灾难由怨恨而生、福气由德政兴起的说法,认为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他一人来承担,因此他下令废除秘祝官。

    B.张苍、冯敬上奏请求汉文帝确立法令时说髡刑、黥刑、劓刑、斩左脚右脚等肉刑都改为其他相对较轻的刑罚,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

    C.汉文帝批准的新法令,对官员二次犯罪处罚相当严厉,受贿、枉法、监守自盗等再犯者,全部公开处以死刑。

    D.汉文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农业更重要,而农民要缴纳农田的租税,表明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

    (2)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位26岁的海归女硕士走红网络。她就是肖源,1994年出生。她本科毕业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结束7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后,她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一口气承包了2400亩荒山,成为一位职业农民。肖源的农业理念倾向于“原生态”,经营理念趋向“精品农业”。除了不用除草剂,她和公司还向村民建议改变过去打洞施肥的方式,改用施肥器,节约劳动力。肖源新开垦了千亩农田,种下了双季稻和再生稻;开办养鸡场,辣酱厂。她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累计帮扶2091人。

    当初,有些老乡开玩笑说她“读书读傻了”,并告诉孩子要学习肖源好好读书,但千万不要学她回乡当农民。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