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8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流光溢彩,不仅有多种造型的彩灯吸引人们火热围观,更有各地美食、萌宠IP,精彩互动燃爆新春。

    ②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5分钟一集讲述一件国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国宝以及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向广大现众进行了富有温情的介绍。

    ③我的家乡位于陕南丘陵地带的一个小步村,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尤其到了冬季,山高水低,视野开阔,即使远离家乡也难以忘怀。

    ④时至今日,中国的崛起已有日共睹,我们不能满足于扮演寡言少语、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发展优势在话语权、软实力方面应得到相称的体现。

    ⑤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只要问责机制真正硬起来、严起来,形成“收礼即被问责”的机制,将作风问题常抓不懈,必定功不唐捐

    ⑥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第二届新能源战略推进会上,来自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夸夸其谈,纷纷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分别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据此判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九月”,可称为“季秋”、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微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C.“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尚书》《礼经》《论语》《周易》《春秋》。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至于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不同朝代也不尽相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漠人家

    红柯

    老汉一大早就带着孙子上路了。老汉扛一把铁锹,孙子拎一个“鲜橙多”瓶子。两年前孩子的父亲从一百多里外的镇上带回一瓶真正的“鲜橙汁”,瓶口扎着尼龙绳子,爷爷连剪子都不用,爷爷的手跟熊爪一样轻轻一扒拉,就把尼龙绳子撕掉了,爷爷换上牛皮绳子。家里的牛呀狗呀都拴了一根皮绳子,牲畜和动物都挺喜欢这些皮绳子。有了皮绳子,它们就属于村子了,不用人看着,它们自己会回到村子里来。

    爸爸妈妈从镇上回来看孩子。妈妈嘀咕:“该让他上学了,该让他用脑子了。”

    “不是明年才上学吗?”爷爷的声音一下子就冷淡下来了。

    “明年上小学,今年上学前班呀,都六岁了,城里的小孩两三岁就搞学前教育了。”

    “我的孙子嘛,我也要搞学前教育。”

    第二天一大早,爷爷带着孙子走出村子。

    田野空荡荡的,玉米收了,棉花收了,葵花也收了,该翻的地翻过了,还有少量的玉米秆葵花秆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土地的前方出现沙丘。太阳慢慢升起来,没有光,好像没有睡醒。爷爷去年就告诉过孩子,那是太阳离得太远。孩子一点也不觉得太阳远,孩子一直对爷爷的话保持怀疑。孩子好几次都在嘀咕:“明明是个窗户嘛。”沙丘上的太阳就像刚刚打开的窗户,好像是两个离开村庄穿过田野奔向沙丘的人打开的。他们家的麦地、玉米地、葵花地都在村庄周围,只有土豆远离田野。村庄和大地都还沉睡着,爷爷就把他喊醒了。

    好多年以后孩子还能想起来,一老一少在黎明的苍穹下奔向太阳的情景,也就是在那天早晨,一双神奇的眼睛从孩子心灵深处一下子跃上苍穹之顶,俯视着大地上匆匆而过的老人和孩子。好多年以后,孩子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只有在苍穹之上往下看的时候,沙丘上的太阳就成了一扇打开的窗户。

    爷爷说:“太阳离我们还远着呢。”

    天亮了,他们到了地头。爷爷在地上挖一个坑,点上火,两三根干梭梭轰轰喷射火焰,驱赶寒气。梭梭是没有烟的,纯一色的火焰,就像地底下奔出的一股子岩浆。孩子守着火。爷爷开始挖土豆。轻轻一刨,沙土底下就滚出结实浑圆的土豆。孩子还记得第一颗土豆露出来时所散发的凉飕飕的带着土腥味的湿漉漉的芳香。爷爷是一把好手,不会伤着土豆的,可孩子还是强烈地感觉到土豆饱满的汁液。孩子被火烤得热烘烘的,鼻梁上都冒汗了,孩子的热手捉住一颗正在滚动的土豆,两只手才能抓住的一个大土豆,刚刚从土里挖出来还带着大地的野性,紧绷绷的,稍一松手它就会跑掉。孩子站在爷爷旁边,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爷爷把这些骄横无比的土豆一个个从大地深处牵出来,一堆一堆的,那种凉飕飕湿漉漉带着土腥味的芳香冲天而起,直上云霄。孩子连打几个喷嚏。爷爷让他去烤火。他蹲在火边。据说动物都怕火,包括狼虫虎豹这些猛畜都怕火,土豆也不例外。在爷爷的侧面,太阳一点点亮起来,那是一支一支从远方射来的箭,一下子扎在爷爷的背上,很快就扎满了爷爷的前胸后背,爷爷就像传说中的英雄,万箭穿身还在挥动手臂,躬着腰,毫不退让,太阳的金箭越来越密,快扎不进去了。爷爷还不住手,土豆一个一个滚出来,大地被掏空了。最后一颗土豆被掏出来的时候,大地长长噓了一声就瘪下去了,彻底地松弛了。梭梭也燃尽了,没有火焰了,红彤彤的灰烬格铮铮响着一下子碎了,成了松软的火灰。爷爷把土豆埋进火灰里,一共埋了五个。土豆开始吱吱叫,土豆在使它的力气呢。土豆劲大着呢。火灰开始变暗。另一种芳香被唤醒了。孩子呀叫了一声,就朝沙丘奔去。烤熟了的土豆的芳香远远超过它们被挖出来的时候。孩子跑着跑着就停下来了,再怎么跑也跑不过眼睛。远方,天地相交的地方,土豆的芳香跟随潮水般的鸟群一样飞翔着呼啸着。

    他们离开的时候又点一堆火,在火灰里埋了五个土豆。他们就回去了。

    三天后,爷爷赶着车子运回了土豆。孩子一声不响地帮爷爷干活。孩子还检查了那个火堆,那些烤熟的土豆已经让人掏走了,换句话说已经让人吃掉了,再换句话说,已经到远方去了。孩子真希望大地上最遥远的人到这里来。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孩子难以自持,孩子跟发射火箭一样朝远方扔了一个土豆,扔出去以后,还傻傻地保持着投掷的动作,好像他就是一个威力无比的发射架,从准噶尔盆地深处向宇宙向太空发送最了不起的飞行器。

    暮色逐渐笼盖大漠,孩子自己挖了一个坑,孩子自己捡柴火点了一堆火。不是爷爷用的干梭梭,是干牛粪。谁都知道干牛粪是大漠最好的柴火,过冬的大部分燃料靠干牛粪。孩子把土豆埋进牛粪的火灰里,孩子知道这是比火箭更遥远的一种发射,孩子完全跟一个大人一样从容自如地做这件事。做完了,拍拍手。

    第二年秋天,也就是八月底吧,孩子离开爷爷去镇上上学。

    爷爷——

    村庄消失的时候,孩子流泪了,到底是个孩子,绷不住了。

    在学校,孩子跟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谁都不会轻视他,甚至包括老师。而且不是一般的老师,是北京来的大学生,正确的说法是来西部支援教育事业的志愿者。课讲得好,课外活动的时候还放电视,是大学生们带来的光碟。大漠深处的孩子们看到了故宫,看到了圆明园和长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要提问的。孩子第一个被叫起来了,事后想起来这个孩子是整个学校第一个回答北京老师提问的学生。孩子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北京太好了,就是太偏僻了。”

    老师不敢相信,又问了一遍,学生们也瞪大眼睛,都以为答错了,可孩子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

    “北京好,就是太偏僻。”

    (有删节)

    【1】关于文中土豆部分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豆结实浑圆,散发着“凉飕飕的带着土腥味的湿漉漉的芳香”,作者从外形、气味等方面展示了土豆蓬勃的生命力。

    B.朝阳如箭,扎满了爷爷的前胸后背,而他毫不退让,挥动着手臂继续劳动,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法讴歌了劳动英雄。

    C.土豆的芳香跟随鸟群飞翔呼啸,而孩子“跑着跑着就停下来”,发现“跑不过眼睛”,暗示着他即将离开大漠。

    D.爷爷把土豆埋进梭梭火灰堆里,孩子把土豆埋进牛粪火灰里,虽然行为有差异,但体现了大漠人家的精神传承。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人家的牛、狗等都拴着皮绳子,爷爷也给“鲜橙多”换上牛皮绳子,这表明他想让“鲜橙多”属于村子。

    B.“好多年以后孩子还能想起……”的写法,与《百年孤独》“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写法有相似之处。

    C.小说结尾写孩子离开爷爷去镇上上学,并详述了在学校上课的情形,这和前文大漠人家的家庭争论形成照应。

    D.小说情节是淡化的,似有若无,着力营造的是一种诗的意境,追求的是诗的氛围和生命的境界,是婉约的,柔美的诗化小说。

    【3】小说开头部分,爷爷说“也要搞学前教育”。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其学前教育的内容。

    【4】“北京好,就是太偏僻”,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做事需要坚持自我,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庄子·逍遥游》中表明这一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能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只因为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单无依,身影相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按要求填空。

    (1)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2)王于兴师,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秦风》)

    (3)_____________,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苏轼《江城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 7、(1)小楫轻舟,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2)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6)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 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2)《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指出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

    (3)《庄子·道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无一点风色”营造了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

    C.“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和谐融会在一起。

    【2】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国家电竞队共参与了《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皇室战争》三个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当看到五星红旗因电竞在亚运会上升起,每一个游戏玩家内心都感到光荣。

    材料2:2018年6月1日,中科院的12名院士公开联名,希望将每年的6月1日设定为中国“无网游日”,并对孩子们说:“命运掌握在你们的手里,而不是你们的手机里。”

    材料3:面对网络游戏公司的“狂轰滥炸”,农村青少年已成网游成瘾“重灾区”。调查显示,青少年已成为网游主力用户之一,而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游的时间则更长。

    网络游戏问题,已然成为了青少年成长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从国家电竞队员、中科院院士、网游公司负责人这三种身份中任选一种,写一封公开信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必须合理引用三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