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固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访风景于崇阿”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纤歌凝而白云遏

    D.都督阎公之雅望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张军峰帮助老年患者的消息________。周围的群众都夸赞说: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人,助人为乐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②7月以来,北京大户型现房集中抛售、房价出现拐点的消息________,引起广泛关注。

    ③店方认为,美容师把项链摘下来的时候,征得了王女士同意,也告知了放置地点,做了提醒,项链________,到底丢在了哪里?

    A. 不翼而飞   风传一时 不胫而走

    B. 风传一时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C. 不胫而走    风传一时    不翼而飞

    D.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风传一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周易》产生的历史渊源甚为悠久,可追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周易》由原始的八卦符号演变为六十四卦,直到西周初期卦辞、爻辞才编定完成。《周易》经文的形式和内容确定之后,其象征意蕴与卜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逐渐渗透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道德文化观念,但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真正促使《周易》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的,则是《易传》(十翼)的出现,这也标志着《周易》经典最终完成。从汉代开始《周易》被尊崇为群经之首,是有其内在、深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的。

    汉代天人之学的繁盛提高了《周易》经典的历史地位,对于后世统治者政治与文化策略的操作极具示范意义。特别是从唐代开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地位从未受到任何挑战。随着儒家经典范围不断拓展和扩大,从“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的最终形成,《周易》便自然从“六经”之首转而升擢为群经之首。

    《周易》及易学的思想体系兼具儒道互补包容的格局,对后来儒道两家将其作为自身的经典并屡屡援《易》立说有着直接的影响。自不待言,《周易》在汉代位列儒家经典之首,取得了文化和政治上的权威地位,魏伯阳以《易》说丹,王弼以老解《易》,又进一步强化了《周易》在后世道家、道教中的经典性质。对于《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兼容并包之思想特色,《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总目》的立场,旨在批评历史上援《易》立论的现象有损于《周易》作为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但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在儒道两家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也获得了相应于典范意义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总目》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地位根深蒂固的重要事实。

    《周易》有着最为悠久的成书史、传播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长河中,随时随地可见《周易》及易学思想泛起的层层涟漪。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库全书》所收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周易》位于经部之首,相较于经部其他类文献,《易》类文献数目最多,这应是《周易》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的绝佳范例。不仅如此,《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也被道家尊为“三玄”之冠,又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和阐扬,更足以说明《周易》自身内含的天道与人事之诠释方向的延展性和丰富性。

    《周易》“综合百家,超越百家”,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享有远远高于其他经典、其他学术的尊崇地位。如果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演变,我们对“《易》为之原”及《周易》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与体现的包容意义,或许会有新的体认。

    (摘自2018年4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在所有中国古代经典中,产生的历史渊源最为悠久,据史记载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时期。

    B.《周易》作为经典最终完成的标志,是它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

    C.儒道两家将《周易》作为自身经典并常常援《易》立说,是《周易》及易学的思想体系兼具儒道互补包容的格局直接影响的结果。

    D.从汉代开始,《周易》就被尊崇为群经之首,自此以后,它的“六经”之首的地位就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挑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周易》产生的悠久的历史渊源起笔,然后层层论述《周易》被尊崇为群经之首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B.文章论述的重点不在《周易》的历史地位本身,而在揭示其雄冠群经之首的内在而深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C.文章强调《周易》位于《四库全书》经部之首,它应是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中核心地位的最好范例。

    D.文章引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意在批评历史上援《易》立论的现象有损《周易》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天人之学的繁盛不仅提高了《周易》经典的历史地位,对后世统治者政治与文化策略的操作也极具示范意义。

    B.兼具儒道思想体系的《周易》在汉代取得了文化和政治上的绝对的权威地位,所以它被位列于儒家经典之首。

    C.被儒、道、佛诸家尊奉或倚重,说明《周易》自身内含的天道与人事的诠释方向具有其延展性和丰富性。

    D.对作为经典的《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兼容并包的思想特色,《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简明而中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⑶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⑷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⑸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⑹天下之生久矣,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上》)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慨叹世人投机取巧、任意胡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善飞的鸟和善攀爬的猿来反衬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形容音乐声啁啾婉转,而用“__________”形容音乐声激越。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______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前的是“__________”的悲壮场面。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情感。

    (2)庄子《逍遥游》中用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必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也曾出现过。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氓》中____。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以枯黄的桑叶来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形象。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山中早晚不同的画面。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5)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在我们的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7)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8)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9)《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是____

    (10)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圆”,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水长天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意愿。

    (3)《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②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年华老去,却只能“卧泽中”,一个“卧”字形象写出诗人闲处家中的情形。

    B.颔联上句一个“久”字写出困厄的时间之长,下句一个“空”字突出了殊死抗敌的悲壮。

    C.颔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的抗金报国之心天地可鉴,至死不改。

    D.颈联实写春雨中春草茂盛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营造出一种破败然而生机盎然的氛围。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的另一首《书愤》的尾联,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法和抒发情感上的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等填空。

    (1)《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____________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

    (2)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句中的“山东”所指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4)《诗经·小雅·寥莪》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句子,后来用“怙恃”为____________的代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话题登上了热搜。缪元颖,是中科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他在2018年4月,作为“专家型人才”以“警务辅助人员”身份,加入了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实验室,从事法医物证检验工作。在网友留言中提到的是,“这么高的学历,为啥不给个编制?”“学历和职业之间的落差太大了”,还引来“人才浪费”“学历不值钱”的争论。面对争议,缪元颖回应说:“我一直有一个警察梦,从小崇拜警察。在公安里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跟一直以来所学是有衔接的,能够发挥所长、惩治犯罪,会很有成就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