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总角”,指古时汉族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C.“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D.“亲戚”,在古代,既可以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也可以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性外族姻亲。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历史上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班马”指的是班固和司马迁,“史汉”指的是《史记》和《汉书》。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C. 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四人在初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合称为“ 初唐四杰”。
D.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问题。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文字态、文案态创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则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一度创意”常常并不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电影、网络等)。这种转化,并不是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创意写作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将写作文本分为欣赏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样,创意写作学对“创意”的研究,拓展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理论,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创意写作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产业化转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果过分强调“二度创意”,纯粹基于文学接受者和消费者视角进行创作,则陷入了一种媚俗的困局。同样,如果过于强调“一度创意”而忽视“二度创意”,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普遍习惯于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传统的艺术创作论把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也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面认识,文学产业化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文化消费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纳入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摘编自葛红兵、高尔雅《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将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更加强调创作技巧、素材等问题。
B. 创意写作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
C. “一度创意”是将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作品呈现为原生态无法产业化。
D. 文学产业化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有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二度创意”是一个再创意的过程,它将“一度创意”的作品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
B. 伊瑟尔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C. 文学的本质是创意,没有文学的“一度创意”这一基础和前提,也就没有“二度创意”的转化。
D. 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在视听文化为主导的今天已经与文学产业化的趋势相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创意写作将文本分为欣赏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种分类体现了创意写作学对传统文学创作理论的彻底颠覆。
B. 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学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以文字形态作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它所依托的媒介将更加多样,如舞台剧、影视、网络等各种形态。
C. 文学创意进入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哺文学创作,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D. 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的发展要求强调“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结合,换言之,文学的产业化就要求创作者将市场意识纳入文学创作之中。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⑵《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⑶《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的场景。。
5、《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至一国之君,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大学之道》一文中“________,_______”就是强调这个道理。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锦瑟》一诗中,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物写人,想象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驻足、忘记流动,仿佛在俯首谛听来衬托箜篌演奏的美妙乐音。
8、按提示默写句子。
⑴《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⑶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既写出了蜀道的逶迤千里,也写出了其奇险的风光。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曾托人问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景生情,看花开花落,引起对时光流逝和好友离别的感叹。
B.诗歌颔联中,诗人危苦孤寂、春夜难眠的原因是担忧个人的前途。
C.“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诗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
D.全诗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 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B.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C.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D.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2】下面对文中加点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有很多词与官职的任免或者变迁有关,如 “复拜司隶校尉”的“拜”就是授予、任命的意思。此外,常用的如“除”指的是授职、拜官,“领”表示兼任,“署”表示代理。
B. “再”,在古代也是指“又一次”的意思,例如“再拜”指第二次行礼,是古代的一种礼节,《鸿门宴》中有“再拜献大王足下”就是指第二次行礼;文中的“再迁”指第二次升迁。
C. 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D. 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膺性格刚直高傲,他不喜欢交往,常常以有病为由,不迎送客人。只是把同郡的荀淑、陈仲弓作为师友。 在他们两个人来的时候,才乘舆出门迎接,分别时相送数里。
B. 李膺执法严厉,把藏匿于柱中的野王令张朔揪出,并交付洛阳监狱。从此黄门常侍都谨慎小心。
C. 李膺品格高洁,即使朝廷纲纪败坏时,他仍能独自坚持节操。被抓入狱,被拷打致死,妻子儿女流放边疆。
D. 李鹰居住阳城时,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每当他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
(2)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生时时都面临着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欢畅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的美味佳肴都是诱惑……
也有人说,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存在是对人的一种激励,一种鼓舞,一种鞭策,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进入某种最佳境界,从而优化人的生活质量。
你对诱惑是怎样理解的?当你面对诱惑时,又会何去何从?
请以“面对诱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