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武皇开边意未已   B. 归来头白还戍边

    C. 古来白骨无人收   D. 禾生陇亩无东西

  • 2、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擅长文赋,《阿房宫赋》《赤壁赋》《泊秦淮》《过华清宫》均为其佳作。

    C.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鲍照,字明远。他学习吸收了乐府诗的精髓,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平仄变化更加自由,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班琳丽

    老姐是一个戏痴,一身的戏。

    我很小的时候在姥姥家见过她几次,那时她已经是戏班里一个红极一方的俏戏子。唱戏是要庄上人家管派饭的,我的姥姥特别会做饭,那时的老姐总爱跟一个男角到我姥姥家吃派饭,见还不到吃饭的时候,他们就逗我们玩儿,或是教我们唱戏。她是很美的一个女人,至今有两点在我的记忆里有如特写镜头,白如初雪的脸和恍如刚刚吐了血的红唇,恰如一幅半残的写真画。

    现在想来,那是她化妆的脸。事实是她成了我的七姥姥后,不唱戏,走下舞台了,她依然每天化妆。据我母亲说,她每天晚上睡觉也不卸妆,以致我那个花心七姥爷吓出病来,一病而终了。我现在想,那是老姐最后的挣扎或者说绝唱吧,她不想走下舞台,痴痴地感觉着,小脚迈到哪里,哪里就是舞台,飘飘荡荡长抛丈许的水袖,窸窸窣窣闪动石榴裙裾,一唱一念,一眸一嗔,重拾昔日舞台上那个当家花旦的风采。

    记得姥姥常一边做针线一边叹息,唉,她是个有痛的女人。

    那时我也随在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身后叫老姐为老姐,不叫她七姥姥的。她似乎特别喜欢被人这样叫,哪怕就是我们小孩子的嬉闹,她的眼神也会刹时亮起来,柔柔和和,迷醉了似的,从来不恼。恼的是我那七姥爷,这称呼无异于他的疤痛。我是再大些从姥姥那里了解到老姐这名字的全部故事的。

    把老姐喊成一个女人一生的痛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老姐用手牵着或是拿一个眼神牵着来我姥姥家吃派饭的那个男角,姥姥庄上的人叫他老罗义。

    当时戏班里有一出轰动一方的传统戏《对花枪》,老姐扮戏里敢爱敢恨的姜桂枝。顶着一头白毛尾,长着一脸枯皱皮,领着孙媳和儿媳,南里北里找女婿。扮相俊俏,唱腔也美。那个男角就扮戏里忘掉前情的老罗义。老姐凭着一出《对花枪》折倒了数千观众,当然还有那个老罗义。戏里姜桂枝比老罗义大,戏外老姐也比老罗义年长,老罗义戏称他爱上的女人为老姐了。戏里一对夫妻旧好重拾,戏外他们做起了暗箱夫妻,直到那天老罗义的原配骂上台来,一出戏的包袱哗拉一下抖落开,人们才看到了真相。

    事实是老姐也是那一刻才看到老罗义的真面目,灯光暗淡的舞台上,老姐指着老罗义,久久地吐出一句:你,你你,你这个挨千刀的老罗义……”言罢,一头栽倒在台牙子上。那阵子恰好我七姥爷第三个老婆也死了,他正纠缠老姐。就棍打鸡,老姐就嫁给了他。老姐以为嫁到庄上就能永远留在戏班里。不是,她屈嫁的丈夫不仅让戏班主撵走了老罗义,还约法老姐从此不得登台唱戏。不久,老姐痴了,终日里像个病人,吃不下饭,干呕、胸痛,打针吃药,也还是那副病恹恹的样儿。她每天爱干的事就是化妆、补妆,然后躺下来病着,有时也会从她那里传出一句道白你,你你,你这个挨千刀的老罗义……”冷丁的怪森人的,细了听,心就酸了。

    我七姥爷放手人世后,老姐的病情也没见轻。姥爷们怕老姐寡妇门前出是非,给荣耀的家族抹黑,当然再嫁他们更不允,姥爷们就商议着给老姐过继个儿子。子赐是条脉线,兴许就拴住了她。二姥爷的儿子多,他们商议就把二姥爷的小幺过继给老姐了。没想两天不到,孩子哭啼啼跑出来了。一问,饿的。问他老姐不做饭吗?孩子说老姐吃生的,棒粒子,豆粒子,红薯片子,都生了吃,不动火。

    我的姥爷咬着牙骂,混帐!这之后,除了姥姥不时去给老姐送些吃的,庄上很少有人过问老姐是活着还是死了的事了。

    等老姐快被村人完全淡忘的时候,庄上来了个唱大鼓书的男人。几乎人人都说见到老姐了,说见老姐影子似的坐在人场里听大鼓书,总是那边散场了她才走,依然化着浓妆。再后来,姥爷的一个本家说,早没见过老姐了,会不会已经死在床上。我姥姥一惊,忙掂着小脚去看,大门敞着,锅冷灶寒,床上尽是乱七八糟的衣物,就是不见老姐的影儿。

    庄上的人纷纷猜测,老姐是跟唱大鼓书的男人跑了。也许他那里没有老姐要的爱情,可有老姐魂牵梦绕的戏,谁能说大鼓书不是戏呢?

    那年,老姐二十三岁。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多种技法入文.如倒叙开头,文首设置悬念,写到那时的老姐总爱跟一个男角到我姥姥家吃派饭,是为后文写老罗义与老姐的暗箱夫妻埋伏笔。

    B.小说以第一人称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妮妮道来,语调饱含深倩,情节虽有一定的曲折性,但并未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然而读来却仍很有吸引力。

    C.小说讲述了老姐的艺术和爱情方面经历的痛,着重表现了封建大家族所秉持的封建礼教对老姐自由、爱情和青春的戕害,有强烈的批判色彩。

    D.老姐喜欢别人喊她老姐,这个称呼会让她的眼神刹时明亮起来,柔和迷醉,是因为老姐这个称呼让她可以回味到曾经与老罗义一起唱戏的场景之中,重新体味戏中的爱情与爱情中的戏。

     

    E.小说中老罗义有原配还与老姐做起了暗箱夫妻,说明这个人人品卑劣,忘恩负义.老姐的命运遭遇是由这个人物一手造成的。

    2】文章题目为,老姐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人们猜侧老姐跟唱大鼓的男人跑了为结尾,请简要分析这样的结尾有何好处。

    4】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根据鲁迅这句话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老姐这一人物的悲剧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生活现象出发,提出刻意表现自己反而不能成功的观点。

    (2)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听两个角度描绘了紧张危急、日夜难宁的征战生活。

    (3)同为引用诸葛亮的典故,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侧重表达对英雄事业未竞的痛惜,《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侧重表达对先贤业绩的追慕渴望。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归程的轻松愉悦,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①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③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善用类比,认为将百姓饿死归咎于年成,如同将杀人之罪归咎于兵器一样荒谬,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④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茂林修竹”“___________”“映带左右”寥寥16字,描绘了兰亭山水之优美。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表现自己客居他乡,疾病缠身,漂泊孤独的窘况。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沟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突出蜀道的高和险。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琵琶女曾经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

  • 8、(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手法描写秦始皇以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了铺垫。

    (4)《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5)《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1)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颂扬了平民之于国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②不能荐,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怜君不得意”中“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朋友的落第令作者顿生怜惜之意。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的情感也格外强烈了。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D.王维与丘为是同辈诗友。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作者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也。少学长安。王莽时举四科,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迁朔调连率副貳。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与连率耿况降,复为上谷长史。王郎起,丹与况共谋拒之。况使丹与子奔及寇恂等将兵南归世祖,世祖引见丹等,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兒宏等于南樊向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丛横。丹还,世祖谓曰:“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遂从征河北。世祖即位,以谶文用平狄将军孙威行大司马,众咸不悦。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唯吴汉及丹。帝曰:“景将军北州大将,是其人也。然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幽州、谢尚书,其功大。旧制驃骑将军官与大司马相兼也。”乃以吴汉为大司马,而拜丹为驃骑大将军。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帝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顿首谢,秋,与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击破五校于羛阳,降其众五万人。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获郡守。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郡事,乃夜召入,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丹不敢辞,乃力疾拜命,将营到郡,十余日。子尚嗣,徙封余吾侯。尚卒,子苞嗣。苞卒,子临嗣,无子,国绝。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

    (选自《后汉书·景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兒宏等于南樊/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

    B.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兒宏等于南樊/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

    C.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兒宏等于南樊/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

    D.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兒宏等于南樊/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科:指言语、德行、政事、文学四科科举考试,如后文提及的“言语”科。

    B. 拜,表示授予官职,任命;文中“欲令强起领郡事”的“领”,指兼任较低职务。

    C. 谶文:有预示性质的图箓或文字,“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D. 薨:古代对不同阶层人的死亡有不同的称谓,“薨”指诸侯或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丹审时度势。景丹同连率耿况投奔了来上谷巡视的更始皇帝,后来又同耿况的儿子耿弇以及寇恂等率兵

    南归世祖。

    B. 景丹晓勇善战。景丹派精兵攻击,大破王郎军队,获世祖赞赏并随之征讨河北,后来又与吴汉等在羛阳打败五校,招降五万敌众。

    C. 景丹备受推重。世祖皇帝下诏书要求群臣推举大司马的人选,景丹与吴汉一同受到群臣的推举,后景丹被封为骠骑大将军。

    D. 景丹恩荫子孙。景丹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深受其荫庇,他的儿子景尚继承父位,被封为余吾侯;在封国断绝后,景苞的弟弟被续封为监亭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

    (2)乃夜召入,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是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队队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认为青春应该怎样度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