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 2、下列选项中,不全包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 则告诉不许

    B.至于成立 抚孤松而盘桓

    C.腹犹果然 悦亲戚之情话

    D.千里逢迎 于是怅然慷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 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 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 小说的结尾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吴亚龙“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E. 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回忆《先秦诸子选读》的有关内容,完成下面名句默写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3)民为贵,__________________ ,君为轻。  (《孟子》)

    (4)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6)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后作。  (《孟子》)

  • 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以“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描写了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闲适生活。

    (2)《蜀道难》中诗人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感叹蜀道难行。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晴窗细乳戏分茶”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极无聊的生活。

    (4)柳永在《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百姓安乐祥和的生活图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

    (5)凡事不可轻信传闻,妄下定论,正如《石钟山记》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6)当你的好友喜欢上网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时候,你可以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其指明危害。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 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在《里仁》中,孔子阐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节选)》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的关系,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 7、(1)《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滕王阁序》中写珍惜眼前岁月也为时不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8、默写(10分,每空1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__ _____

    (3) 陆游《游山西村》中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喜悦心的诗句是“    。”(《游山西村》)

    (4)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5)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西村》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微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小乔初嫁了中的都是”“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这首诗高柳簇桥初转马和他《书愤》 一诗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写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比较《西村》和《游山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帐下   趋,快步走

    B. 转斗逐 北,北方的军队

    C. 竟以女董氏   归,女子出嫁

    D. 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   超迁,破格提拔

    2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 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D.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 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 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D. 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三气”,你有何思考?青年学生如何增强“三气”?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报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