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 )
①拥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人会对复杂多变的局势等闲视之。
②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③一个人理论素养越高就越能在实践中见微知著,行稳致远。
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连平时一毛不拔、细大不捐的人也都慷慨解囊。
⑤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
⑥为抢救一个普通人的生命他们动员了切力量,着手成春,起死同生。
A.②⑤⑥
B.①②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阿尔法狗”系统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脑并最终征服世界的猜想的深沉反思、热切关注和激烈辩论。
C.“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浩如烟海的关于海子的研究和回忆性的文章,充分说明中国诗歌批评界已经丧失了和真正的海子诗歌世界对话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D.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2】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古人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向在《阿房宫赋》中对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记》中诗人抒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的句是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默写。
(1)《大学之道》中,写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3)《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 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满鲜花的树林闪烁着冰粒般的光芒。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语句表现大鹏一飞冲天的磅礴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
(6)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7)《庄子·逍遥游》中以微小生物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如同将要落山的太阳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_____,_____。
(9)《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出行准备锒食的三种情形,到近郊去的人,“____________”,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____________”;到千里外的人,“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杷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9、(1)《逍遥游》中庄子的笔下,列子的运行异于常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其运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
【1】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
【2】请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
11、阅读下文言文,完成各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是:这
B. 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东犬西吠 西,名作状,向西
C. 乳二世 乳:喂养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不久
D.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仿效 而母立于兹 而:你
【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然余居于此 B. 鸡栖于厅
C. 室西连于中闺 D. 而母立于兹
【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 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落的浓浓悲伤。
C. 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 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抗击“非典”,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今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年过八旬的他又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有媒体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可他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材料二:2020年3月5日,正在一线抗疫的钟南山给全国的青少年写下了如下的寄语:
为祖国、为人民,为肩上的责任,钟南山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他作为一位医生的初心与使命。真正做到了“以行证道”。请结合材料和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以行证道”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作要求文章结构布局清晰,运用诸子百家中的名人名言至少三句,注意作文的开头结尾方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