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悦亲戚之情话   B. 有事于西畴   C. 窈窕以寻壑   D. 涓涓而始流

  •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医学不是万能的。对于很多重症病人来说,  ① 医生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病人往往抱着无限的期待,  ②  希望把病看好,  ③  希望恢复如初、永不复。可见,患者的期望值和医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通过耐心解释,可以增加医患信任,减少误解和纠纷。  ④ 医生过分相信技术力量,忽视了服务态度, ⑤  遇到失败的结果,很可能发生医疗纠纷。而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 ⑥  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降低患者对医学过高的期望值,增加医患之间的黏合度。

    A. 就算  既 也 /   如果   从而

    B. 即便  既 更   假如   因为   /

    C. 即便 不仅  而且   如果 一旦 往往

    D. 无论  /   还 假如 万一 常常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剑侠小说是武侠小说的分支,炼剑学艺和剑术行侠是剑侠小说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又源自中国民间文化心理的两个支撑点——剑崇拜与游侠精神。围绕这两大主题所衍生出来的许多的炼剑修行、镇妖诛邪、斩奸除佞、匡扶正义的人物形象和传奇故事,都是中国民间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集中表现。“剑侠”一词,北宋时期已有记载。苏东坡在《渔樵闲话录》中就曾对唐传奇中的女剑侠发出感慨:“噫!吾闻剑侠世有之矣!然以女子柔弱之质,而能持刀以决凶人之首,非以有神术所资,恶能是战!”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四“郭轮观灯”篇中也有“剑侠”称谓出现。在此之前,虽已有剑侠小说风行于世,但时人尚未以“剑侠”名之。至明代始有人在《太平广记》“豪侠”类的基础上辑唐宋剑侠小说精品编成《剑侠传》一书,“剑侠小说”遂成为此类小说的固定称谓。

    唐代以前,未有成熟之剑侠小说问世,但有些作品可看作剑侠小说的雏形。《搜神记·三王墓》是比较重要的作品。这篇小说以铸剑传说为题材,突出宣扬了干将之子赤比的不屈不挠的复仇与反抗精神。小说将复仇与反抗暴政联系起来,塑造了一位自掌正义、为民申冤的侠客形象。这篇小说有剑有侠,剑与侠都是不可或缺的情节要素,推动了后世的剑侠小说创作。受时代风气之影响,魏晋小说情节怪诞,侠客虽以法力行侠人间,但此时“剑术”未成。

    唐代是剑侠小说的勃兴时期。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佛道二教十分流行,人们对宗教深信不疑。加上叙事文体的发展完善,传奇小说的日臻成熟,剑侠小说的大量涌现也就顺理成章了。唐代剑侠小说有数十篇,其中《虬髯客传》《聂隐娘》《红线》《昆仑奴》《崔慎思妾》《贾人妻》《义侠》《僧侠》《兰陵老人》《京西店老人》等篇都是极具影响的作品。唐代剑侠小说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优异,在中国剑侠小说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剑侠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叙事手法和“剑术”演示,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宋元人创作的剑侠小说偏于对唐人小说的模仿,缺乏创新,在情节上不如前人曲折、生动,文笔也没有唐人的气势,人物形象更是远不及唐人小说有神采,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宋元剑侠小说之“剑术”插写,侧重道教法术,如咒语、画符、托梦、隐形之类,与唐代剑侠小说有所不同。再有,宋元剑侠小说内容往往涉及国土沦陷、流浪思乡、亡国之恨。此种差别当与宋元时代道教广为流行、以及异族入侵、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现实有关。

    明代是剑侠小说创作的低潮,但有两篇小说对剑侠小说的发展关系重大。一是钱希言所著文言小说集《狯园》中的《青丘子》,二是话本小说《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岗纵谈侠》。

    清代是剑侠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此时不但涌现出大量的文言短篇剑侠小说,还出现了《七剑十三侠》《仙侠五花剑》等长篇白话剑侠小说。很多著名的文人如王士禛、蒲松龄、纪昀、袁枚、沈起凤等都加入了作者的行列。尤其到了晚清,社会激荡,民生多艰,这类小说更是充斥坊间,广为流传。在小说内容上,这一时期的剑侠小说都自觉地将善恶、忠奸的斗争作为小说的重要情节,剑侠凭借神术入世行侠,诛佞锄奸,造福人类。小说的作者想象力丰富,剑术描写神奇诡异,匪夷所思。清代剑侠小说不但剑术描写神奇,而且炼剑的过程与运剑的方法往往与儒释道的传统观念互相融合,儒家的经世致用、佛教的神通、道教的法术和民间对剑的崇拜心理会合,一起构成神奇剑术的理论依据。如此修炼出来的剑术,自然既具有儒家的伦理道德倾向,又有着佛道救人济物、镇妖除邪的宗教救世精神。清代剑侠小说上承唐代剑侠小说的余绪,下开民国剑侠小说的先河,承上启下,影响深远。

    (摘编自罗立群《中国古代剑侠小说的发展及文化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剑侠小说的两大主题,炼剑学艺、剑术行侠分别源自剑崇拜、游侠精神这两个民间文化心理支撑点。

    B.《搜神记·三王墓》以铸剑传说为题材,将复仇与反抗暴政联系了起来,可以看作是后世剑侠小说的雏形。

    C.宋元时异族入侵,百姓背井离乡,这种现实影响了当时的剑侠小说,小说内容多涉及国土沦陷、流浪思乡等。

    D.清代剑侠小说中炼剑的过程与运剑的方法往往融合了儒家经世致用、佛教神通、道教法术以及剑崇拜心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列举《虬髯客传》等小说,是为了说明唐代是剑侠小说的勃兴时期。

    B.文章第二至六段,以时间为序阐述了中国古代剑侠小说的发展历程,逻辑清晰。

    C.文章在分析宋元时期剑侠小说时,既指出其不足,又点明其独特之处,具有思辨性。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文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底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东坡《渔樵闲话录》和洪迈《夷坚志补》中都出现了“剑侠”的称谓,这表明北宋时期剑侠小说已经普遍流行。

    B.魏晋小说情节怪诞,书中侠客多以法力行侠人间,而没有使用剑术,故这一时期并没有出现成熟的剑侠小说。

    C.唐代之所以是剑侠小说的勃兴时期,主要因为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寄希望于佛道二教,对它们深信不疑。

    D.清代剑侠小说创作的繁荣体现在多个方而,如涌现大量文言短篇,出现白话长篇,很多著名文人加入创作行列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梦写琵琶女回首过往,心境悲凉。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   (庄子《逍遥游》)

    ⑵谚曰:“桃李不言,_________。”   (《史记·李将军列传》)

    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仲列传》)

    __________,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史记·高祖本纪》)

    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⑹老当益壮,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⑺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⑻高山仰止,_________。   (《诗经·小雅》)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2)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4)杜甫《蜀相》中简洁地概括诸葛亮忠贞不渝、尽心辅佐蜀国两代君主的事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蜀道难》)

    (5)____________,菱歌泛夜,____________。(《望海潮》)

    (6)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7)明月半墙,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项脊轩志》)

    (8)余扃牖而居,久之,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修禊事也。(《兰亭集序》)

    (10)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12)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3)__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青玉案·元夕》)

    (14)____________,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朝天子·咏喇叭》)

    (15)____________小楫轻舟,____________。(《苏幕遮·燎沉香》)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舰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饮、享受室中之乐、心情愉悦的“____________”两句与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

    (3)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叠词”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李密《陈情表》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祖母呼吸微弱、时日无多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得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一句运用比兴手法,以雨后鸣蝉之“得意”反衬诗人自己的失意;第二句转为视觉描写,诗人在眺望中微露出思乡情怀。

    B.颔联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颈联实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让画面富有动感,景情融合自然。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父武为秦禆将军。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虏楚王。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而弟毅位至上卿。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筑长城,因地形,以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时中车府令赵高有大罪,秦王令恬弟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职,帝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道病,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从。高雅幸于公子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囚于阳周,而系蒙毅于代。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赵高欲灭蒙氏,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二世乃遣御史曲宫赐蒙毅死,又上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乎?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行观长城亭障,堑山堙谷,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B.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C.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D.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皇,秦始皇的年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

    B.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C.丞相,是我国封建社会部分朝代设置的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

    D.太子,是指被现任皇帝依法定程序“册立”确认为皇位继承人的子侄,不过,我国大部分朝代实行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帝的嫡长子或者事实上的嫡长子很多时候会被臣民默认为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氏家族为秦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蒙恬蒙毅兄弟也曾得高爵显位,蒙恬被授予内史官职,然后又率军三十万北击戎狄,修筑长城,很受秦始皇信任。

    B.赵高曾犯罪,被蒙恬的弟弟蒙毅依法惩治,后赵高被秦始皇赦免,从此怀恨在心,这是日后赵高陷害蒙氏兄弟的重要原因。

    C.秦始皇外出巡游,在沙丘病死,赵高和李斯二人相互勾结, 逼太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在沙丘即位,这就是二世皇帝。

    D.面对处死自己的命令,蒙恬起初对当权者还抱有幻想,要向皇上请求复核,后来又自己归罪为修长城挖断了地脉,这反映了他的愚忠和迷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筑长城,因地形,以制险塞。

    (2)高雅幸于公子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学校近期要举办诗朗诵活动来向建团百年献礼,请你为这个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理由。

    要求:主题恰当且不超过10个字,理由充分有条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