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万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

    B. 《滕王阁序》属于诗文之序。古人宴集时,常一同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就这个特点来说,《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是相同的。

    C.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写作风格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可以说是直承《庄子》。

    D.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 2、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语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③④⑤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③④⑤①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瘦了山水

    丁丽

    阿生在森林中奔跑,踩过的地方冒出青烟,烟越来越大,砰的一声,着火了!火势在风的助推下迅速蔓延,火过之处,碳化的树干像一只只手臂,向他求救……

    阿生从梦中惊醒,心还在剧烈地跳。他喘了口长气,同监舍的人一个个打着呼噜……这一次在德馨鱼庄吃“三秒鱼”时,阿生又再次提起了服刑时的那个梦。

    德馨鱼庄的特色菜“三秒鱼片”味道鲜美,但价位很高,阿生常在这里请客。

    阿生刚刚花二百万元买下了一套二手“鳄破”--就是将大块石料破碎成细沙的一种大型机械设备。河道治理,一个个蚂蟥一样叮在大河上吸血的选沙厂都被关停,勒令拆除。他一个年轻人,却凭一股猛劲儿,趁机捡便宜,淘到了这架八成新的先进设备。

    阿生只有二十七岁,眼角的皱纹还没长出来呢,但他很有钱。

    阿生将“三秒鱼片”夹起,放到锅中一涮,豁达一笑。在老山窝里,一条不出名的支流上,他本来有个沙厂,河道和环境治理,还没有延伸到那里。前几年,因为地僻路远,沙不好卖,一直没赚到钱。现在主流河道不让采挖,大车小车远道来山窝里买沙,供不应求,正好买来设备扩建升级。

    “我要包下一座石头山。”同座的人都放下筷子,瞪大了眼睛。设备的原主人互相看了一眼,看见了彼此脸上的皱纹,一种再也提不起斗志的苍凉感,让他们沉默着。

    我也静静地看着阿生,听他滔滔地讲述。

    他说自己是吃山长大的孩子,十三岁辍学跟着领头大哥进到大山腹地,收购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原木——“窖木”。那时,他又瘦又小,看大山格外巍峨,山林深不可测。山里人家,每天到山上原始林中,将直径十厘米的树伐倒,削掉枝丫,背回卖给他们。长则四五天,短则两三天收够一车,他便打电话让大哥半夜带车上山。这一车,若顺利过得林业局设的道道关卡,送到木料场,便能赚到十倍的利润。

    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可拿,押车躲避盘查的惊险刺激都让阿生乐此不疲。直到春节前两天,他们储积木料的地点来了一大拨工作人员,将木料全部贴上封条。这一年,阿生已经十八岁,被山水滋养、山风磨砺得健壮挺拔!

    血本无归的领头大哥拎着一瓶二锅头一只烧鸡,找到阿生,两人推杯换盏,不觉间就喝高了。大哥说:“靠山吃山苦哇。我这回要拼命把这堆木料拉下山去卖掉,好给弟兄们发薪大家肥肥地过个年。”阿生酒劲上涌,一拍胸:“我帮你!”

    木材连夜转移走了,阿生被拘留起来,他始终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背后无人指使,也不肯供出帮忙装卸的人。真相依然大白,他被判服刑九个月。

    没有文化的阿生,之前一直认为靠力气和义气便能行走天下,这九个月让他知道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等他出来的时候,领头大哥还在吃大山倒腾树。不同的是干得公开体面,收的是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的树,连根带梢,活的。于是,一批批的绿树由山里人家统一打包,风风光光,千万里乘车进京去了,变成了首都“万亩造林”工程的一员。

    吃着大山,阿生买房、结婚、生子;望着大山,阿生渐渐地发现大山瘦了,新栽的树苗还没长齐整,原始树林一点点在萎缩,从大山里汇聚到河谷的水量也少了。有一晚,领头大哥告诉他自己还有一个赚钱的门路愿与弟兄共享,把他带到了城外的一个工厂的围墙内。一辆长长的台式货车,拉来了一棵巨大的树,工人们悄无声息地围着它开始工作,浓烟在灰暗的火光里升起来,冲向夜空。三天后,它将变成一堆上好的木炭运出去。领头大哥得意地笑了:“深林里头,这种大树长了几十年上百年了,纯天生的,没有主家,钱都不用付,用挖机吊车弄卡车上,拉回来就成倍变现钱。”

    阿生脑海里出现了那个满山焦黑的梦,他说:“大哥,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呀。这树不能这样挖呀,烟也不能这样四下飘呀!”

    “管它呢!怎样,合伙干吧?”

    他第一次对领头大哥的作法产生了疑惑,说要考虑考虑。大哥挥手让他离开。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

    天一亮,阿生就一个人去了那座深山:瘦了,那山更瘦了,流进谷里的小溪也瘦了。

    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挖沙卖。

    桌上的“三秒鱼”片涮完了,阿生要给我们再杀一条。我们止住他。我说:“河沙也会挖尽的啊!”

    阿生开始往锅里倒豆腐,眼皮不抬地说:“所以要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将石料破碎成细沙。等石料采尽,我就买土回填,在山上种树……”

    (选自《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阿生的故事浓缩在餐桌上,让“我”作为旁观者听阿生讲述自己的经历,构思集中而巧妙。

    B.作者从描述阿生狱中的噩梦入手,既玄妙引人,也突出了监狱的教育在阿生心里产生的巨大影响。

    C.阿生花二百万买下二手“鳄破”,是为采石破沙,然后买土回填种树绿化,回报养育自己的山林。

    D.领头大哥不讲环保只想赚钱。“大山瘦了”,都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知的山民想尽各种办法违法砍伐

    【2】小说在刻画阿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故事紧紧围绕“山”,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如果没有农民伯伯“___________”(《观刈麦》)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的盘中美味。

    (2)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与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之景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5、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描写了明月之夜,桂树的影子落在墙上,一旦有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说迟迟不赴命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步。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他认为《诗经》中的文章大多也是圣贤抒发苦闷之情。

    (4)《山居秋暝》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________,不悱不发,________,则不复也。

    (2)“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名篇名句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古人常借酒兴作诗,盛酒的“樽”(尊)的意象出现在很多诗词中,比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发出愤激质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的情感。

    (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老师发怒时,自己态度愈发恭敬,等到老师高兴时,便又去请教,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小诗,写乘舟在江中航行时的所见所思,直书感受,寓理于趣,清巧绵密,令人喜爱。

    B.“雨一蓑”,形象地描绘出船在雨中航行时诗人的形态,很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反映出诗人随境而安的襟怀。

    C.次句写船儿顶风冒雨前进,天黑后什么也见不着了;诗人回到船舱睡觉,倾听着外面的风浪声,浮想联翩。

    D.三、四句说诗人清晨卷起蓬窗,见到两岸景色和昨天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望。

    (2)有人认为,本诗寄寓了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九龄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

    及至兴国,九龄不以职闲自,益严规矩,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注】①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学行为里人所 宗:尊崇

    B. 九龄不以职闲自 佚:放松

    C. 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 造:到达

    D. 劝绥引翼 劝: 劝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此五要素构成,其盛衰消长能使大自然产生变化,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还能影响人的命运。

    B. 太学,其名始于西周,因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始设于京师,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 床在古代不仅是卧具,还是坐具,一般指能使身体安稳的器物,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如底座等。《静夜思》中的“床”便是指井边的围栏。

    D.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即使不赞同别人的观点,也要附和别人的言论以示友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九龄聪颖好学,知识渊博。得到许忻的肯定和帮助后,他更加发奋攻读,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通晓了阴阳、星历、五行、卜筮等学说。

    B. 陆九龄研修礼学,治家、治郡有方。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称他们为“二陆”;在兴国任上,他安抚百姓、劝士兴学,使当地学风大振。

    C. 陆九龄长在治学,亦通武略。在湖南茶寇剽掠庐陵时,应众人之求主持义社,调遣屯兵防御有章法,虽盗寇没来,但使此事得到了郡县的重视。

    D. 陆九龄循循善诱,讲究方法。面对求学的人,他等待他们自己主动提问,启发他们自悟其道,不强以为师,不固执己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2) 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大妈甚至“舞出”了世界影响。

    一位外国大妈说:“很佩服中国大妈的自信和勇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不过伴奏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在我们国家,建筑工地都要测量噪音,违规是要受处罚的。”

    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