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马谡虽然才气过人,却,不宜独当大局,可惜孔明心存偏爱,未能谨记刘备的忠告,关键时刻派马谡驻防军事重镇,以致街亭失守。
②严重违纪违法的原因:一是放松世界观改造,没有加强党性修养;二是,没有贯彻好民主集中制;三是道德品质低下,没有重视德行修养。
③如果菲律宾停止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菲律宾,事态就可能升级,向更复杂化和长期化发展。
A. 一意孤行 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B.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刚愎自用
C. 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D. 独断专行 刚愎自用 一意孤行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锺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 ① 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 ② 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 ③ 读, ④ 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⑤ 他读的书 ⑥ 很多,也不易遗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相反 有时 有时 所以 不但
B. 却 / 不仅 还 所以 虽然
C. 反而 相反 不仅 还 / 不但
D. 倒 就 有时 还 但是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买彩票
老舍
①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角才够买一张的。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大的股员。三姥姥才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她们还立了一本账簿。
②上哪里去买呢?还得算卦。二姐不信任我的诸葛金钱课,花了五大枚请王瞎子占了个马前神课……利东北。城里有四家代售处;利成记在城之东北;决议,到利成记去买。可是,利成是四家买卖中最小的一号,只卖卷烟煤油,万一把十元拐去,或是卖假券呢!又送了王瞎子五大枚,重新另占。西北也行,他说;不但是行,他细掐过手指,还比东北好呢!西北是恒祥记,大买卖,二姐出阁时的缎子红被还是那儿买的呢。
③谁去买?又是个问题。按说我是头号股员,我应当跑一趟。可是我是属牛的,今年是鸡年,总得找属鸡的,还得是男性,女性丧气。只有李家小三是鸡年生的,平日那些属鸡的好象都变了,找不着一个。小三自己去太不放心啊,于是决定另派二员金命的男人妥为保护。挑了吉日,三位进城买票。
④票买来了,谁拿着呢?我们村里的合作事业有个特点,谁也不信任谁。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还是交给了三姥姥,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可是到底手脚不利落,不至私自逃跑。
⑤直到开彩那天,大家谁也没睡好觉。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不,不买房子,还是作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天上的星星,河边的水泡,都看着象洋钱。清晨的鸟鸣,夜半的虫声,都说着“五十万”。偶尔睡着,手按在胸上,梦见一堆现洋压在身上,连气也出不得!特意买了一付骨牌,为是随时打卦。打了坏卦,不算,另打;于是打的都是好卦,财是发准了。
⑥开奖了。报上登出前五彩,没有我们背熟了的那一号。房子,铺子……随着汗全走了。等六彩七彩吧,头五奖没有,难道还不中个小六彩?又算了一卦,上吉;六彩是五百,弄几块作件夏布大衫也不坏。于是一边等着六彩七彩的揭露,一边重读前五彩的号数,替得奖的人们想着怎么花用的方法,未免有些羡妒,所以想着想着便想到得奖人的乐极生悲,也许被钱烧死;自己没得也好;自然自己得奖也不见得就烧死。无论怎说,心中有点发堵。
⑦六彩七彩也登出来了,还是没咱们的事,这才想起对尾子,连尾子都和我们开玩笑,我们的是个“三”,大奖的偏偏是个“二”。没办法!
⑧二姐和我是发起人呀!三姥姥向我们俩要索她的五分。没法不赔她。赔了她,别人的二角也无意虚掷。二姐这两天生病,她就是有这个本事,心里一想就会生病。剩下我自己打发大家的二角。打发完了,二姐的病也好了,我呢,昨天夜里睡得很清甜。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真实亲切,使故事更令人信服,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中“二姐”“王瞎子”等人物的距离。
B. 第⑤段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具体细致地描述了“我”对奖金的遐想。“想了半夜”“又是半夜”,表现“我”兴奋得整夜无眠的状态,并展示了“我”渴望发财的可笑形象。
C. 王瞎子占课,先是说“利东北”,细掐后又说“西北也行”,说明他是个见风使舵的江湖骗子,与二姐的煞有介事信以为真构成反讽色彩的幽默。
D. 本文以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三姥姥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表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2】综合全文,请结合“买彩票”的情节发展概括村里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3】请分析小说结尾处划线句子的作用。
4、(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4)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就好像倒在堂坳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
(6)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住过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的部分
(1)_____,砯崖砖石万壑雷。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
(3)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
(4)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5)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
(7)人生如梦,_____。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
(9)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
(10)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2)《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______”,而到了晚年却“_______”,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
(3)《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4)《一剪梅》中将 “愁”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_____,_______ ”,词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感情的不可遏止,让读者领略到她的万千愁绪。
(5)《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竭力搜刮财物却又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过程描述出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杜牧《阿房宫赋》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诗人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踮脚和爬山所得的两种视野相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破屋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_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5)《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①
范成大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②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③边。
[注]①淳熙三年,范成大辞去四川制置使职务,次年沿江东下到达江陵。②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③石湖:在太湖之滨,为诗人别墅所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三峡峰峦之多;“不信人间有平地”写诗人感受,进一步突出三峡多山。
B.“回望”照应标题,“却疑平地元无山”紧扣标题中的“无复一点”,结构严谨。
C.“山川相迎复相送”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一路行来,山川变换,对诗人迎而复送。
D.“转头变灭都如梦”不仅写自然现象,还写了诗人对世事仕途的不满,意蕴深刻。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京梦华录》序
【宋】孟元老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②。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巿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③。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④,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
【明】胡震亨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但大内所载殿阁楼观,仅仅十一,无论诸宫,只如政和新宫,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余殿,而艮岳⑤于时最称雄丽,何可略也?
【注】①崇宁癸未:宋徽宗崇宁二年。②教池游苑:指金明池、琼林苑的游赏。③拜郊孟享:孟,首。指到郊外拜祭天帝。④梦游华胥之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用“梦华”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之意。⑤艮(gèn)岳:北宋末年在汴京城内东北景龙山侧耗巨资人工修筑的一座小山,内有大量名花奇石、珍禽异兽。其正门名为阳华门,因而艮岳又名为阳华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识:了解,知道
B.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易:交易,买卖
C. 目之曰《梦华录》 目:用眼睛看
D. 然以京师之浩穰 穰:众多,兴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京师“当时之盛”的一组是( )
①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②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③出京南来,避地江左
④节物风流,人情和美
⑤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
⑥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序文前半部分文辞艳丽,全方位地描述了京师胜景,涵盖了当年汴梁城的众多领域,繁声竞响,光影满目,作者十分喜欢这些繁华的景象。
B. 北宋末年,身居京师的百姓眼福不浅,他们有机会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纳妃的盛大典礼,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上可以亲睹皇上天颜。
C. 孟元老创作《东京梦华录》的原因只是为了纠正后生们对往事的不以为然,他想还原历史真相,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让后世的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盛况。
D. 胡震亨认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再现了京师当年的盛况,并赞扬孟元老非常擅长记录地理风俗人情,但他对孟元老略过艮岳这一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不提表示不理解。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2)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3)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奢侈”与“节俭”可以决定“凶”“吉”。也有同学认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奢侈一点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有人认为:“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浪费一点有什么关系?”也有人认为:“如果太抠门,会被别人耻笑的。”
针对以上情况,班上准备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讨论会发言稿。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注意运用本学期学习的写作方法;③不要套做,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