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此小大之辩也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而征一国者
C.云销雨霁 而莫之夭阏者。
D.小知不及大知 而御六气之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整治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改变
C.令人长号不自禁 禁:承受得住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哀悼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世间
梁晓声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中央的反腐决心和力度空前,一个个大贪巨蠹纷纷落马。他们很是激动,呐喊助威,甚至也想一试身手,要揪出个“半大老虎”!于是,曾经主抓城建和危房改造工作的退休副市长周秉义,一下子成了大贪腐嫌疑人。
一天上午,周秉义被从家里带走。此事随之成为本市民间流传的重大新闻。
晚上,除了郑娟,周家一干亲人按蔡晓光的通知聚在江畔公园。实际上,蔡晓光执行的是郝冬梅的“指示”,她认为聚到谁家都不好。
冬梅说:“秉义让我转告你们,作为他的亲人,一定要相信他的清白,也要相信中纪委绝不会冤枉任何一名干部。”
周聪问:“大妈相信我大伯吗?”
冬梅立即回答说:“我当然相信!”
蔡晓光说:“我也相信,绝对相信!”
周蓉说:“嫂子,你和我哥都在个人品质上有洁癖,我既相信他也相信你。他的事一点儿也不会影响我的小说创作,相反还会为我提供素材。”
郝冬梅轻轻苦笑了一下。
亲人们的目光一时都转向了秉昆。
秉昆说:“我哥的事儿也不会影响我开店,到店里吃饭的人反而多了,我就当没有那么回事。”
周蓉说:“能这样最好,尽量别让郑娟知道。哥在她心目中是君子,怕她一时承受不了,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秉昆点点头。
冬梅对周蓉说:“我想到外地去散散心,图个情绪不受滋扰。你得陪我,地方由你选,最好不出省,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周蓉说:“行,我高兴陪嫂子散散心。”
晓光:“我也陪你俩去吧。我知道一个地方,肯定符合嫂子的愿望。有我当你俩的男仆,我放心。”
周蓉和冬梅都笑了。
冬梅、周蓉和晓光离开本市一星期后,孙赶超一天下午出现在周秉昆面前。
赶超说:“走,跟我上车。”
秉昆问:“哪儿去?”
“见吕川去。”
“为什么?”
“别装糊涂,见了他,把你哥的事当面问个清楚。心里不就都有底了吗?”
“我们现在就有底。”
“别嘴硬!”
“他那种身份的人,见咱们容易。咱们想见他,事先又没约,难吧?”
“碰碰运气。”
赶超拉拉扯扯,秉昆半推半就。最终,秉昆依了他关了店门,随他上了车。
“你相信我哥是清白的吗?”
“比较相信。你哥你嫂子都退休了,他俩钱够花,又没儿女,为谁贪啊?中国的贪官,大部分不是为儿女贪,就是为情人贪。你哥会背着你嫂子偷偷包养小三吗?”
“我抽你啊!”
“你姐你姐夫两口子生活得也挺好,你哥肯定不会为他俩贪吧?”
“更不会为我贪。
“还是的,所以咱俩有必要找吕川当面问个明白。因你哥的事,我也几天睡不着觉。他是清白的,我心里也踏实。可话又得两说着,某些当官的三亲六故过的都是人上人的生活,自己和儿女也都是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儿的主,还不是照贪不误?但愿你哥是清白的吧。我是你老友,我能在新区分到房子是沾了你哥的光。他清白,我一家三口也不丢面子。
孙赶超前边说的话,对秉昆起到了极大的安抚作用。他最后说的那句话,又让秉昆心里七上八下。
两个老友找对地方了,却差不多等于自取其辱,门卫根本不许他俩踏上门前台阶。
两个平头百姓,在特殊地方想见特殊人,事先没约,也无要事,只说求见,当然要吃闭门羹。
七八天后的一天晚上,九点多了,吕川出现在周家面食店。
秉昆让郑娟回避一下。
吕川说:“嫂子坐那儿别动,我说的事你也应该知道。”
秉昆怒道:“川儿,你想干什么?”
吕川说:“我特意来替你哥报个平安啊!”
吕川讲,中纪委的同志已经把周秉义从政以来的历史细细查过,结论是他的历史特别清楚,也特别清白。一切所谓揭发,都完全没有事实根据。
“你哥不容易,太不容易做到了,支配过一百几十个亿啊,一分钱说不清楚的事都没有,我和同事们都认为难能可贵。他招商引资的都是国企,那些与他签合同的干部对你哥的品格也很佩服。至于对你哥当市委书记那些年的调查,更是一碗清水可见底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调查他这种级别的干部三十余年从政经历,最少也得一个月。你哥只用了这么短时间,主要也是因为他确实没有什么烂事和疑点。而且,由于他曾是中纪委的干部,还主编过《中国历朝历代反腐大事件》,我们对他的调查反而一点儿都不敢马虎。当然,他也感情用事过。比如,在新区分给了常进步家一套房子,但这件事他是替党和政府先做了;分给国庆家一套房子,我们也是那样认为。对烈士家属和建国第一代老工人的子女,组织上当然应该主动关怀。至于分给孙赶超家一套房子,也并不是不能摆到桌面上谈。那件事,你和嫂子的做法特别仗义,我吕川深受感动。你哥主动交代以权谋私的事就两件,一件是在你拆迁时偏心,一件是为周聪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托过关系。他自己不说,我们也不知道。这种事不属于我们此次调查的范围。我专门来一次,就是要亲自告诉你和嫂子,我们认为周秉义是好干部。”
郑娟笑道:“你们还审查他了?我可一点儿不知道。经你们审查都清白,那不是等于给他盖上合格的图章了吗?好事。”
“我们对他今后不敢保证,对他以前的历史差不多等于打包票了。”吕川也笑了。
周秉昆却起身走向了楼梯,看样子想上楼去,却又没上楼。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抱头哭了。
(节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秉义被带走审查后家里其他成员的表现,显示出周家淳朴善良团结互助的良好家风,人间烟火里洋溢着的浓浓亲情,打动人心。
B.“郝冬梅轻轻苦笑了一下”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林冲把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同属动作细节,都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以周秉昆、郝冬梅和孙赶超等人的活动为明线,以周秉义被带走审查为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并行,使小说情节更为紧凑集中。
D.文章叙述语言平实质朴,时代背景真实可信,人物语言契合人物身份,大量的人物对白和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呈现,令人倍感亲切。
【2】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秉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周秉义是个好干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将夸张用到了极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一文中借用的《齐谐》对鹏鸟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逍遥游》一文,善用对比手法,充满思辨精神。比如同样一杯水,小草与杯子置于其上结果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1)《逍遥游》一文,虽然想象奇特,笔法夸张,但逻辑推理十分严密。比如出行远近与聚粮多少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借用乌鸦作喻,孝敬祖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中写古蜀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客至》《登快阁》中都写到“酒”,这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的诗句:“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
(3)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托物寄志重申誓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山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波澜壮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阙下裴舍人①
【唐】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②,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③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释】①作者任蓝田尉时做此诗求裴舍人引荐。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②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③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在早春二月所见到的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的景象。
B.颔联描写了舒缓的钟声,浓翠的柳树,蒙蒙细雨等景物,若隐若现地让人看到了裴舍人的影子。
C.颈联笔锋一转,写虽有和煦的阳光却无法让凝聚在诗人心头的愁云消散。尽管自己怀才不遇,但一颗心却仍然想报效君主。
D.尾联中“十年犹未遇”的“十”字虽是虚指,但也极言时间之长,用了一个“犹”字,更充分地反映了诗人的求官心切之情。
【2】这是一首投赠诗、作者是如何表达恭维求援之意的?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摄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然,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之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迄不得相见 迄:竟
B.起居纤悉无不周办 纤悉:细致而详尽
C.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 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五摄知县事 摄:代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 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B.尚之以诸生旅居 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C.故自汉之贾、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D.而尚之发溓然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逍遥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者皆为慷慨 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
B.取其儒雅醇粹而已 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
C.而尚之独见许 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
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 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
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
C.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
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②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
【6】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12、作文。
①人海茫茫,尘世纷繁,总会有一些拐角,总会有一些瞬间,让人驻足,回望,沉思,请寻找人生的一个或几个令你有感触地拐角或瞬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自拟题目.
②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自拟标题。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