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彰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长篇章回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收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吴轸的分野。

    D.古人用“晦”“朔”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的“晦”就是指阴每月的第一日。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吴会于云间

    A.《齐谐》者,志者也 B.三江而带五湖

    C.而刀刃者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取材于钟华论《在民族复习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已流行两年,全球2.65亿人感染病毒,死亡超过500万人。我国占全球人口数19%,累计新冠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的0.05%。2021年12月2日,《英国医学杂志(TheBMJ)》发表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

    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我国希望通过围堵方式,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形下,防控的核心“武器”是采取传统公共卫生举措,这也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当初武汉的封城措施,一个月内,我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将高出67倍。

    2020年利用两个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后,我国继续坚持围堵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并强化了追踪密接者、核酸检测策略,实施“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灭一例。手机的GPS、WIFI、通讯基站,几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宝及内嵌的有关健康码的小程序等,构成了追踪密接者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在某人核酸检测呈阳性的1小时内,当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门能够根据手机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时空轨迹,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认感染者活动地点、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并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随即,当地政府关闭高危场所,限制高危人群流动,马上对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动态清零”会对民众常态生活有影响,但在全国多地应对数十起输入性疫情的过程中,“动态清零”有效控制了局部阶段性疫情。

    新冠病毒具有超强的传播力与层出不穷的变异,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新阶段。在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后,我国整体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当前,“国药”“科兴”“康希诺”“安徽智飞”等疫苗投入使用,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预防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前不久,张文宏团队发表论文,认为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针重组蛋白苗接种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截至12月5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5.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亿,依此计算,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78%。

    在大家盼望建起免疫屏障,取消“动态清零”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又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初步迹象表明这一毒株传播力更强。专家说目前的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依然管用,“但效力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新的科学证据去调整疫苗,提高疫苗的效力,构建免疫屏障,这是走出新冠大流行的关键。

    (取材于杜玮《新冠两周年:“动态清零”之路还有多远?》)

    【1】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受困于新冠疫情已两年,中国抗疫的策略与经验为世界关注。

    B.疫情流行早期,中国只用传统公共卫生举措,便阻断了病毒传播。

    C.疫情流行现阶段,中国采用“动态清零”与疫苗接种并行的策略。

    D.未来我国防疫取胜的关键,研究疫苗效力,以建起群体免疫屏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举措”的一项是(     

    A.研究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

    B.研发药品和疫苗,并分类、对症施治。

    C.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D.利用信息网络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动态清零”实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托多元素构成的大数据信息网络。

    B.需要公安和信息等多部门合作配合。

    C.追踪到所有密接者并马上隔离治疗。

    D.高危区域全员须参加核酸检测排查。

    【4】我市正在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工作,有些老人还没有参加。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身边的一位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1)《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文中被评价为“写尽九月之景,有色彩变化之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马说》中,描写千里马不被发现而遭遇悲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秦国统治者将四处掠夺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其极度奢侈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做骨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要搞好自身修养,《礼记•大学》集中体现这一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无衣》中,描写战士们整治铠甲兵器,一同行动、共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汪想用《论语•里仁》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要以他人为镜,学习优点、摒弃不足,李老师很是赞同。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进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3)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日:“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注],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青苗钱,青苗法贷出的钱。青苗法,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B.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C.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D.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称为“及冠”;而古代女子年达十五岁称为“及笄”。

    B.倡和,同“唱和”,文中指一个人作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C.品服,官服。所有官吏都有官服,按等级不同,其官服的颜色,形制等也不同。

    D.致仕,交还官职,有时是官员受到权臣的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发奋学习,才华出众。他读书过目不忘,读韩愈的遗稿废寝忘食;他与尹洙交往,两人互为师友;他以文章名扬天下,人朝任职。

    B.欧阳修深受赏识,获得重用。朝廷增加谏官,任用天下名士,欧阳修被选中;皇帝称赞欧阳修是难得的人才,进任欧阳修为知制造。

    C.欧阳修敢于直言,体恤民众。他反对放弃麟州,认为放弃麟州会增加军饷;他提议把荒芜的田地给民众耕种;他上奏提议减轻百姓的负担。

    D.欧阳修遭到污蔑,求退心切。他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接连上书请求退休,被皇帝挽留;他在青州任职时,得罪了王安石,求退的心更急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2)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围棋选手小柯18岁那年就曾连夺三项世界冠军,被誉为中国围棋界的希望之星。不仅如此,小柯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比如在某次世界大赛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5%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此事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了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提出了质疑;也有人持较为中立的态度,认为成绩固然可喜,可如此年少轻狂却不可取……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