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6树德嘉年华》社团活动在成都树德中学成功举办。活动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展现了树德学子非凡的创造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②我攀登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③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④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⑤有些人稍微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自视甚高,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⑥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龙卷风突袭事件。突如其来的旋风将树木、电线塔、房屋纷纷刮倒在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至,则行矣 ②深则厉,浅则揭 ③夫执舆者为谁 ④何以伐为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飞舞
魏巍
第三阶段的作战地区在北汉江以西、金化以东和金城以南的弓形战线上。郭祥所在的第五军,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被调到这个地区来,准备对黑云岭的敌人展开进攻。7月12日上午,师政治部派人来授予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连一面红旗,要他们把它插上黑云岭的主峰。三连的战斗情绪顿时达到沸腾状态,全连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黄昏时分,突击营向前开进。邓军和周仆站在交通沟旁边,与出击的战士们一一握手。军文工团和师文工队的男女队员敲锣打鼓,喊着口号,说着快板。松树杈挂着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与《歌唱祖国》的歌曲。“小钢炮”在前面高高地举着红旗,战士们一个个挺着胸脯,步伐越发显得威武雄壮了。敌我阵地之间,横隔着一道宽阔的金城川。为了在攻击时避免敌人炮火的拦阻射击,同时为了迅速而突然地攻上敌人阵地,指挥员们费了许多心思,才想出一个新奇的办法,就是事先在敌人的山脚下秘密地挖一些屯兵洞,使部队在攻击之前偷偷地潜伏在这里。郭祥的突击营于当晚午夜时分偷渡过那道宽阔的大川,在敌人山脚下的林莽之中潜伏下来。
这种战斗方式,使各级指挥员在精神上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他们唯恐敌人有一丝一毫的察觉,也唯恐哪一位战士在敌人盲目的射击下负伤而忍受不住。郭祥和老模范蹲在一个小小的洞子里,真是觉得百爪挠心,实在难捱。终于天又黑下来。总攻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迫近了。通讯员小牛两只眼眨也不眨地望着我方阵地。当秒针刚刚踏上下午九点钟时,只听他尖声尖气地欢叫了一声:“看,信号弹飞起来啦!”话音未落,人们就觉得身子猛地一震,炮火的风暴遮天盖地地轰鸣起来。郭祥和老模范等人立即出了洞口,向我方阵地一望,只见三颗红色的信号弹,还飘坠在空中。数百门大炮出口的闪光,像连续不停的闪电,把半面天空照得通红。尤其是成批的火箭炮弹,拖着长长的火尾巴从顶空穿过,像赤红的钢板一样,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使整个的大地都为之震动。
这场炮火急袭,整整进行了20分钟。霍地又腾起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郭祥立即跃出洞口,举起驳壳枪高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呵!”部队在激越的冲锋号声中,向着黑云岭的主峰冲去。在火光与硝烟中,可以看到三连突击排的前面,有一面鲜艳的红旗,火团似地在向前滚动。
冲在最前面的是乔大夯率领的爆破组。他们拿着爆破筒,挟着炸药包,向前飞快地跑着。山坡上共有七道铁丝网,已被炮火摧毁了五道,第六道也被他们迅速炸开,只剩下最后一道了。一个战士接着扑上去爆破。烟尘还没有散,乔大夯就领着爆破组的同志冲了上去。哪知冲到跟前,才发现这道足有两公尺宽的屋脊形铁丝网,只炸开了一道小口,仍然不能通过。乔大夯立刻塞进一根爆破筒准备拉火,后面一片冲杀声,回头一看,火光里闪着一面红旗,突击排已经冲了上来,只有几步远近,爆破已经来不及了。地堡里的敌人已经清醒过来,重机枪正哗哗地射击着。如果让红旗退回去,同志们就会遭到更大的伤亡。
乔大夯心里一急,登时出了一身大汗。他立刻对爆破组大声喊道:“同志们!爆破来不及啦!我们不能让红旗老等在这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啦!”说着,他把手里的爆破筒往旁边一扔,就趴到了铁丝网上。爆破组的其他四个同志也纷纷丢掉了炸药包和爆破筒,挨着他那长大魁伟的身躯,在铁丝网上趴成了一排。乔大夯还一个劲儿地挥动着他的手臂,大声地喊:“同志们!快过去呀!快过去呀!”其他几个组员也跟着喊:“不要犹豫了!”“为了胜利,快过去吧!”
突击排的同志停下来了,怎么忍心从自己同志的身上踩过去呢!连长齐堆心里热辣辣的,不知怎样处理才好。带领突击排的副连长疙瘩李更急得什么似的,摆着手说:“不行!不行!快下来组织爆破!”这时,郭祥和他的通讯员小牛已经赶了上来。他见到这种情景,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乔大夯听见郭祥的声音,又几乎用哀求的声调说:“营长!你就快下命令吧!为了胜利,你就让大家快踩过去吧!”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就把心一横,牙一咬,把驳壳枪果断地一挥,说:“同志们!踩过去!”
这一声号令,响彻云霄,震人心魂。在中国大地上,这一支战胜千难万险、冲过雪山草地的铁军,今天不得不踏着自己同志的肉身前进了。他们仿佛在一刹那间变成了生着羽翼的天兵飞上了主峰,那面在主峰上飘扬的红旗,在硝烟与火光中也显得更加鲜红了。
(节选自《东方》,有删改)
【1】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数百门大炮轰击敌人阵地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我志愿军进攻炮火的猛烈。
B.文章情节设计别具特色,主线清晰,高潮部分主要了采用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的迅速发展,使情节紧凑,矛盾冲突非常集中。
C.文章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叙述人能够随时关注志愿军战士的言行,灵活自由地反映战争场景。
D.疙瘩李不愿从战士身上踩过去,体现了他的优柔寡断与心地善良;郭祥指挥战士们踩过去,体现了其雷厉风行与坚决果敢。
【2】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多次写到的“红旗”的作用。
【3】魏巍说:“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与刚强……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这样“最可爱的人”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岳》中表达作者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大家整天空想不如学习片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3)《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2)《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代诗文经常使用“大漠”“落日”等意象来描绘出边塞的雄奇壮阔或凄凉悲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
6、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苦苦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又展开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诗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句子。
(1)听得道一声“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师说》中,韩愈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赤壁赋》中描写曹孟德吟咏《短歌行》时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愤》颈联意气风发,暗用边塞名将李广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
B.《书愤》全诗紧扣住一“愤”字抒发情怀,整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C.《蜀相》首联的“何处寻”,说明作者是有意识的寻访,并流露出钦慕和迫切之感。
D.《蜀相》全诗结构紧凑,对仗工整,感情深挚,充分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两首诗在写诸葛亮、抒发个人感情两个方面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①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①,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②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③。其上有鸟,黑如鸲鹆④,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⑤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⑥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②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⑦,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⑧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③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
(注释)①幢(chuáng):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②沮洳(rù):低湿之地。③蚖:一种蝮蛇。④鸲(qú)鹆(yù):即八哥。⑤蹊:小路。⑥篁(huáng)筱(xiǎo):泛指密密的竹林。⑦摩戛(jiá):摩擦相击。⑧离立:并立。
【1】文章最后方框内应填的虚词为。
A. 矣 B. 也 C. 乎 D. 哉
【2】下列划线词语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锵然而鸣 有怠而欲出者
B. 乃闻鸡声 乃知尔丑
C. 曲折依崖壁为栏楯 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 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予之力尚足以入
【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4】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比如“德”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德(楷书)
(相关链接)“德”的甲骨文代表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金文晚期,右偏旁增加了“心”,寓意为心胸坦荡。篆文在与
之间加了一横,代表自然规律,寓意“合乎天道,顺应自然之势”。秦篆之后,字形演变为“德”,增加了“善、恩”等意,发展至今天,引申为思想品质。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了解甲骨文的内涵,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活动,请以该中学学生身份,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