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的民族歌剧,尽管不像西洋歌剧那样阳春白雪,但她同样引人入胜,而且能够雅俗共赏。
②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以其凝炼、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农民与乡村封建知识分子的语言更是使用得与其身份、性格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③本次大规模现代艺术品展活动中,展览馆里展出的艺术品富丽堂皇,让人看了留连忘返。
④世间多有无才无德之辈,富贵可唾手而得,甚至多奸恶无耻之徒,坏事做尽反得福泽绵长;胸罗锦绣才华横溢的草根之属,却往往命途多舛,终生郁郁不得志。
⑤面对露天市场上小商小贩流动性强,违法取证难的困境,我们广大消费者必须时刻警醒,锱铢必较,坚决杜绝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墨生的书法,筑基于魏碑,吸气于鼎铭,参证于帖牍,力求融化,而且能师心自用,相信以其天资学力定能成大器。
B. 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C.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 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表演里,张艺谋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印象,精彩酷炫的表演引发了场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摘编自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材料二: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事求是的理论武装。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摘编自董振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材料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宋代学者朱熹曾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其大意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学习,就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决不能坐而论道空对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广大群众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是为了用,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不断遇到问题、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不断学习,这就形成了学习的新动力。“用”不仅是学习的目的,更是学习的动力,是我们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新知识、新方法,都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提出新问题之后,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探究和发明的,爱迪生一生一千多项发明,都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新问题之后,苦思冥想、多方查阅、大胆试验,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他“苦思冥想、多方查阅、大胆试验”的过程,就是他学习、探究的过程。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带着问题学,就会产生无尽的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动力能够变成人们更强的学习能力,使人的思维更灵活、更缜密,使人的思考能力变得更强,这就是“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
正所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只会说不会做,甚至言行不一,这种人终无大用。知行合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修身治学之道。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讲:“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实践出真知”之说出自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他认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
(改编自方中雄《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分阶段分领域,各阶段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顶层设计。
B.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能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一系列问题。
C.坐而论道空对空与联系实际是相背离的,学习应该秉承我国“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
D.我们的学习与问题、困难相关,要解决问题、困难,就要不断学习,这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规划和体系,能让顶层设计准确把握人民的共同愿望。
B.能否实事求是与人们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有关,也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相联。
C.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新知识、新方法都是新问题产生之后,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D.毛泽东认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技术无法支撑。
【3】下列关于文中划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一是顶层设计与大胆创新的关系。
B.一是系统谋划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C.一是系统谋划与具体实际的关系。
D.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4】高一新生小刚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以“学与用”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关于“用”之于“学”的作用,他还不太明晰。对此,作为高二师哥(师姐)的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
【5】有人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引语极为精妙,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风景秋来异)》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思乡满怀,但未获胜利仍不得还乡的愁苦之情。
5、(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⑴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⑵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 “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羁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一句高度推许了屈原的志向。
(3)“杜鹃”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发感伤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各类珍宝视若铁石土沙。
(2)李煜的《虞美人》 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田的畅快心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解连环·孤雁
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②。料因循③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④长门⑤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⑥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①张炎:南宋末年词人,号玉田,宋亡后曾寄居浙江。②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③因循:迟延。④谩:漫,徒然的意思。⑤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⑥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江空晚”,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
B.“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是孤雁自怜神态的写照。“顾影”,表示深自珍重。其中一“欲”字,对孤雁犹豫迟疑的神态刻画地惟妙惟肖。
C.“残毡拥雪”,用苏武“武卧啮雪,与旃(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的典故,表现孤雁怕耽误为在北方苦寒之地的故人传达心事。
D.“谁怜”三句,写孤雁旅途之劳顿和思群之愁无人理解,只有自己暗自埋怨,那优美的古筝曲回响于孤夜,完全不体会羁旅者的孤寂之情。
【2】有人评价“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三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切的情感,甚为精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11、阅读下面的《报任安书》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依次整理
B.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收集,搜集
D.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也作“引诀 ”,自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垂空文以自见 何以汝为见
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父之不慈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B.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C.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非及乡时之士也
D.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有此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念父母,顾妻子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5】下列每组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B.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而倔起阡陌之中
C.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D.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子卿尚复谁为乎
【6】下面对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书》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
B.文中的“仆”,是谦称自己;“窃”,有私下、私自之意。此外,类似的词语还有“愚”“鄙”“敝”“卑”“区区”“不才”“不敏”等等。
C.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吊屈原赋》等。
D.从表达技巧上说,《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8】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让我陪着你慢慢变老,就像小时候你陪着我长大一样。”也有人说:“小孝是陪伴,大孝是超越,我要成为你的骄傲。”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