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承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领导干部必须站位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②《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③九龙井景区景色优美,徜徉其间,青山滴翠,绿水泛花,九井相连,白练为带,空谷清幽,让人乐不思蜀

    ④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扬州市供电公司厝火积薪。精心安排部署防洪防汛工作,为汛期到来做好准备。

    ⑤做一个尽量达观的人,在顺境中欢畅尽兴,而不起贪恋之心,在逆境中安之若素,而不起嗔妒之心,才是化解痛苦的最好方式。

    ⑥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煌煌中华文明,还能不能心香相续,不绝如缕,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④⑥

  •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D.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硬杀

    王在庆

    街头树荫之下,十几人围成一圈,有人喊撑士,有人嚷飞相,有人摇头,有人微笑。对弈者各坐马扎;棋盘左蹲一二人,右蹲一二人;站在他们身后的双手撑膝,肩膀俯下;最外层的则努力抻长身体,伸长脖子。对阵二人一位白发无须,一位白须无发。白发者穿白色T恤,面色白净。白须者套二股筋背心,肩膊黑如皂铁。人堆之中,一白一黑,便如太极双鱼之目。众人或纸扇轻摇,或芭蕉猛挥,聊胜于无,难解桑拿闷热。

    二人仿佛石佛,不动不摇坐如钟,任凭周遭聒噪,半天不走一步。旁边就有人耐不住,高叫起来:“老陶,你在法院就这样断官司呀?娃都生出来了!”又有人叫:“茅坑,别占个茅坑不拉屎!”老陶不应,“茅坑”也不应。不知道哪个是法官,哪个又是“茅坑”。围观者渐觉无趣,走去三两人,空隙处又填进两三人。远远的东北方向,乌云如墨。

    半晌走动一步,马上招来一片骂声——眼见对方不听劝,偏往坑里跳,此恨绵绵无绝期,转而对另一方大叫:“跳马!妗子改嫁——没救(舅)了!”谁知道这一位也如同聋子。对面一位参谋接过着儿来,破了这个必杀技,于是两个支着儿的比比画画,在半空中下起了盲棋,唇来舌往,兵来将挡,终于下成一盒糨糊,彼此不服气,最后好像都赢了,无语观棋,音乐声渐近,洒水车徐徐驶来,围观者纷纷躲开,好心人提醒当局者,但两人分明已入定,坚如磐石,岿然不动,水柱贴地面扫射而过,“黑白双佛”的鞋面裤脚遍布泥点。观棋者复又聚拢,太极双鱼依旧。乌云渐近,但闻雷声隐隐,树叶纹丝不动。

    有人掏出烟来,左右让一让,自己点着了,猛吸几口,连烟雾带牢骚一块儿喷出来:“这是第三根了,这盘棋才兑了两个卒,马换了个炮!”另一位说:“我都撒了两泡尿了,年前看来下不完了!”两个人东拉西扯,忽听啪地一响,低头一看,又落一子。又抽几口烟,隔了半晌,一拍大腿:“好棋!”太极圈内无不纳闷儿好从何来。忽有人叫:“不好!雨来了!”众人抬头看时,只见树叶舞动,天空电光一闪一闪,雷声隆隆,更要命的是,不远处黄尘如山,上掩乌云,下压地面,吞楼房,湮街道,滚滚而来!便如鸟雀群中丢了个爆竹,观棋诸君霎时间跑了个精光!太极双鱼游入大海,单剩两只“鱼眼”钉在原地。终于有个发小不忍心,来扯两个老头子,扯这个这个甩胳膊,扯那个那个甩胳膊,再扯再甩,发小骂一句:“还把木头疤瘩当成真枪真炮使了!死了我给你们开追悼会!”一顿足,如飞而去。

    只见这风,有如半空里藏着一个要吃唐僧肉的妖怪,通天扯地,飞沙走石,顶风难行,顺风能飞!大树折枝断叶,小树倾斜,几欲被连根拔起!沿街来不及收拾起来的塑料桌椅,跌跌撞撞飞起来,如风筝般在半空中与塑料袋共舞,一家商店六七米长的招牌被从上往下撕下来,垂在门窗上招展飘摇,噼里啪啦的玻璃碎裂声不绝于耳。好似火星撞了地球,一阵风暴刮走了大小车辆,刮走了行人小贩,刮走了猫狗鸦雀,甚至刮走了声音和空气,一切突然间静下来,定晴一看,街头拐角处还有一样东西没刮走:那两只“太极鱼眼”仍然钉在那儿!两人皆碍伏于地,白发变黄发,怒发冲冠;白须变黄须,如猬毛磔。马扎“端坐”在路中绿化带里。奇就奇在两个老头儿之间多了座建筑——一圈砖头瓦块压住棋盘,围成四四方方一座城池,里面两军对垒,将帅分守楚汉,阵式俨然,似有杀伐之声倏忽而出!

    风是雨的头。风势稍歇,雨如黄豆,落地开花,噼啪作响;瞬间而成片,如万马奔腾;又过片刻,雨声没有了点,没有了片,成为一个整体,充斥宇宙间,包裹了地球万物,似乎伸手即可触及,一吸便入肺间。电光闪耀如群蛇,霹雳如在头顶炸响,摄人魂魄!半个小时过去,两势渐弱,街道成了河川,黄水滚滚滔滔。宛如刚洗过的街头,仍杵着两个浑身流水的老头儿!白发雪白,贴在头皮上,如戴白帽;白须亦雪白,须梢收拢,水流如注,顺须而下。

    两个年轻人撑着伞跑来了,看来是俩老头儿的子女,再劝老头儿也不走。无人敢动他们的将军大炮,站在白须者身后的女孩流着眼泪,站在白发者身后的男孩跳脚大叫打着电话。一会儿,一辆救护车呜哇呜哇闪着蓝灯开过来,把两个老头儿全都抬上车,又闪着蓝灯鸣哇鸣哇开走了。

    一个在店铺里避雨的老头儿哑舌摇头:“这俩老家伙,都上过战场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对弈者从观棋者的参谋中受到启发,杀出一场众人叫好的对弈。

    B.观战者“东拉西扯”“抽几口烟”,意在表明居民的和谐、安适,富有生活气息。

    C.小说正面描写了一场热火朝天、激战正酣的对弈,使读者如临其境。

    D.小说三次写乌云,“远远”“渐近”“上掩”等词呈现了乌云逐渐逼近之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高度集中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给了读者以清晰的说明,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做了准备。

    B.小说描写了对弈者的头发、胡须的颜色变化——由白变黄,由黄复变白,这一细节描写侧面表现了风沙之大,暴雨之猛。

    C.“水柱贴地面扫射而过,‘黑白双佛’的鞋面裤脚遍布泥点”一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黑白双佛”指两个老头儿,写出“两人分明已入定”。

    D.小说于诙谐的语言中,描写了众人观弈、弈者对弈的场面,幽默而不失端庄,使两位可爱又让人敬佩的对弈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3】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是怎么认为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与孤鹜浑然一体的美景。

    (3) 庄子《逍遥游》中,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表明列子虽然不用步行,而“___________”,则说明还是有所凭借的。

    (4)《陈情表》中李密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不在意名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使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

    (3)《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

  • 6、名篇名句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定风波》中,体现苏轼隐逸的意向、旷达的心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用两个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醉花阴》中,从佳节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当年儒雅倜傥、指挥若定、从容泰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柳永《雨霖铃》设想今晚别后生活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清照《声声慢》中,写花枯萎,再已无人摘取来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_____________________,徒以吾两人在也。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做人、写文,既不可过于直白,也不可过于虚浮,用《论语·雍也》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无论何种身份的人,“修身”都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表现“满招损,谦受益”意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写“不为生事”原因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上李邕》中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典出《逍遥游》,以大鹏比喻追求自由的自己。可庄子笔下的大鹏飞翔时并非完全自由,它还是“有所待”的,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对秦朝统治者巧取豪夺,搜括时一丝一毫都不放过,挥霍时奢靡无度的强烈愤慨。

    (3)愁绪本是抽象无形的,但我国古代诗人却把抽象的愁绪化为具体的事物,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有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其一)

    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注]①谢雨:旱后喜雨,设祭谢神。②睢盱(suī xū):喜悦高兴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睢盱”写出了聚观“谢雨”仪式时老人孩子的喜悦之情,侧面衬托了“谢雨”场面的热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B.前三句写景写人,“红日”“绿树”“黄童”“白叟”色彩鲜明,动景、静景巧妙结合,人与景完美融合,构思精巧。

    C.第五句诗人描写了一幅“猿猱”在鼓声中与人共欢、其乐融融的风情画画,充满趣味,生动活泼,带有鲜明的乡野色彩。

    D.末句在写法上“由实转虚”,诗人想象参加活动的人们回去后将见闻盛况说给采桑姑听的情形,笔法新奇,妙趣横生。

    【2】结合全词内容,试分析作者的丰富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熏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任,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槁框之士耳,然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

    B.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

    C.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

    D.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目”的意思是面部,与《苏武传》中“何面目以归汉”的“面目”含义相同。

    B.“喟然”的意思是叹息的样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喟然叹曰”的“喟然”含义相同。

    C.“四拜自跪而谢”的“谢”是谢罪,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谢家来贵门”的“谢”字含义不同。

    D.“盖可忽乎哉”的“忽”指忽视,与《离骚》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的“忽”字含义不同。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后来成功说服了赵王,名利双收,可以抵抗强大的秦国。

    C.苏秦或说秦王“抑强秦”,或说赵王“并诸侯”,其外交政策相反但实质上目的相同,即获取个人的尊位与富贵。

    D.文中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写出苏秦得势前后的不同遭遇,刻画细致传神,对比鲜明,展现了战国时代崇尚功利、淡薄亲情的炎凉世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2)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前村子里有三个木匠,他们看中了同一块巨大的木材,甲木匠认为应将木材给他,因为他急用这块木材建造房子居住;乙木匠认为应将木材给他,因为他需要用这块木材建造一艘大船,让人们安全过河;丙木匠认为应将木材给他,因为他需用这块木材搭建一个舞台,给人们带来快乐。

    这三个木匠,你认为哪一个更应获得这块木材?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