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毕业时您送我的这份礼物十分珍贵,我一定会惠存的。
B.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获悉贵公司明天开业,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
2、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B.①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几以捕系死
C.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使工以药淬之
D.因击沛公于坐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叱骂 阙秦利晋 博闻强记 殒身不恤(xù)
B. 惆怅 星辉斑澜 檐头瓦菲 图穷匕见(xiàn)
C. 喋血 书生意气 离别笙萧 篱墙颓圮(pǐ)
D. 浸渍 峥嵘岁月 桀骜不驯 叱咤风云(chà)
5、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虞常生得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为降虏于蛮夷⑦幸蒙大恩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① ② ④ ⑤ B. ① ③ ⑤ ⑦
C. ② ③ ④ ⑦ D. ③ ④ ⑦ 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视剧《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群策群力,努力建设新家园、走向康庄大道的故事。剧中,马得福困难不断,走得不易,却很坚定,他为的是早日兑现“塞上江南”的承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正是基层干部真实的生活写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基层干部,我觉得他们非常不容易,他们是希望、是光,由衷地向他们致敬。”黄轩(马得福的扮演者)感慨地说。
用性格碰撞带动故事讲述,塑造鲜活形象,不经意间就能戳中观众的泪点。剧中,一边是涌泉村村民想出各种理由拒绝移民搬迁,一边是马得福使出浑身解数用心坚持,这样的戏剧冲突恰恰说明观念脱贫有多难。
(摘自《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山海扶贫情,讲给世界听》,2021年3月《福建东南网》)
材料二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重在发挥制度优势,让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做法在中国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东西部扶贫协作始于1996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举措,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对牵手,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令西部贫苦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
如今,在云南,“沪企入滇、滇品入沪”的经贸往来,成为上海和云南两地从单向帮扶到合作共赢的生动注脚;在广西,由广东援建的移民异地安置新村,见证了“两广一家亲”区域合作的对口扶贫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摘自《“闽宁模式”的启示:不以事艰而不为》,2021年3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编者按:在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一批批闽商弘扬“敢拼会赢”精神,助推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增强宁夏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造血”能力。本文采访了宁夏福建总商会会长、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添进。
“32年前,我18岁,揣着借来的3000多块钱来到银川,成了最早在这里生产糕点食品的个体户,也是福建到宁夏从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刚到宁夏时,手里没有多少钱,是银川当地的朋友借钱给我,帮我闯过了创业之初的重重难关。闽宁协作给在宁闽商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也带来了责任和动力。此后,一批批福建企业家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从八闽大地向黄土地进发,从最初的几个行业,拓展到如今的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教育文化等20多个行业。”
(摘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的“市场之手”》,2021年1月人民网-福建频道)
材料四
春节假期刚过,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巧媳妇”团队的女工们忙着直播推介、包装货品、打印订单,枸杞、红酒等宁夏特产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刚来的时候字都不识几个,车间负责人和镇上的扶贫干部从电脑开关机、复制粘贴文字开始教我们。”原隆村村民摆西彦2019年来到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凭着勤奋好学成长为车间采购部长,月收入近3000元,人也越来越自信。
摆西彦生活的变化是闽宁镇移民的一个缩影。经过20多年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闽宁镇6个行政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摘自《宁夏闽宁镇因对口扶贫协作而嬗变》,2021年2月《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真实而艺术地描绘了一幅扶贫攻坚的壮阔画卷。
B.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背后,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C.一批批闽商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来到宁夏,是他们成就了宁夏的经济发展。
D.经济有产业,移民有自信,发展有数据,材料四令人信服地报道了闵宁镇的变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情》中村民“安土重迁”的观念,给剧中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B.“闽宁模式”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典型特征:精准识别、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C.对口扶贫绝不是单项的输出与帮扶,闽商黄添进的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脱贫攻坚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师说》)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
(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范仲淹《渔家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由眼前秋景开始回忆往夕生活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诗人目送丁香姑娘静默地一点点远去,最终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她消失在那破落衰败之地的结局。
(3)《再别康桥》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到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著名的易水送别段落,通过荆轲出发后动作描写来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本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陈与义经历了靖康之变,在漂泊逃难中登上岳阳楼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以阔大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交代岳阳楼的位置,再写眼前所见傍晚时分的平静景象。
B.第三句诗人指出登临的位置,抚今思昔,想到此地是三国时吴蜀的分界,融入了厚重的历史。
C.第四句写诗人日暮登楼观景,照应了前面的“夕阳迟”,同时融情于景,表现出流连山水之意。
D.颈联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概括了诗人的漂泊生活,此时登楼望远,感怀自身,道不尽心中苦。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徒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谥,是人死之后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2)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他的满腔怨愤无处倾诉,当遇到“老大嫁做商人妇”的琵琶女,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其实,“同是天涯沦落之人”又岂在少数?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都有过类似的人生遭遇。
当白居易感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人生远逝万事蹉跎时,好友刘禹锡曾这样劝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如果请你给白居易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慰问和对人生坎坷的思考,你又会写什么呢?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套作,不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