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事斯语矣 不足以事父母
B.故贼人以利其身 贼其君者也
C.当察乱何自起 是何也
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物或恶之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当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所以“秩”,可以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品级。
B.符是朝廷封官、传达命令和调兵遣将的凭证,剖分为二,执有其中之一即可生效。
C.封禅,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天,禅指祭地。
D.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其作用与柳永《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中的“高牙”相似。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或一块灶糖,或一个甜瓜,或一把....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2)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让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缝呀,绣....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3)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4)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5)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6)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7)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8)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我却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入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
(9)我常常想起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
【1】第(2)段中写了“我”小时候绣荷包的事,你如何理解这些举动?
【2】第(4)段中划线句子写“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找出“我”依恋的具体行动
【3】第(8)段中加下划线的“陌生”和“疼爱”矛盾吗?为什么?
【4】选文中写了买糖老汉的一些琐碎之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
(3)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完成下列情境式默写。
(1)《师说》中,阐明老师职能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在批评“秦爱纷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阿房宫中音乐之繁盛。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荡舟赤壁,如乘风飞行,逍遥自得。
6、按要求填空。
(1)齐人未尝赂秦,________________,何哉?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运用对偶的修辞,说明《国风》与《小雅》各自特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 中由江上观日出起兴,抒发无限感慨且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3)《离骚》中,表现屈原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位。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诗人以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两种音乐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面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普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吸取前人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陚》中说:“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③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的主旨是作者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
B.“童稚情亲四十年”,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不因时间久隔而淡薄。
C.诗人之所以嫌恶桃花和柳絮,是因为它们分别比云锦鲜艳,比棉花白净。
D.作者气恼剑南春色的“无赖”,因为它加重了诗人在别筵上的离愁别感。
【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范晔《张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表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文中“再转复为太史令”的“转”和“征拜尚书”的“拜”都是调任官职。
B.“阳嘉元年”中的“阳嘉”,是汉顺帝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C.“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所以称作“豪右”。
D.“上书乞骸骨”指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善机巧”,制作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
B.选文从制作时间、材料、大小、形状、装饰、构造到工作原理和实践功效,重点介绍了能代表张衡成就的候风地动仪。
C.张衡不畏权贵,政绩卓然。他在出任河间相期间,整顿法令,捉拿惩治当地奸党,政治清明,但遭到许多豪右的忌恨和打击。
D.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当皇帝问起天下所痛恨之人,他诡对而出;出任河间相三年,他便急流勇退,请求告老还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2)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拥有的所有好处。——白岩松《阅读与人生》
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卢梭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