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运欤?(韩愈《进学解》 )
翻译: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处罚,也没被宰相大臣所斥逐,这难道不是幸运吗?
B.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
翻译:至于布和丝织品,是必须经过养蚕取得成绩方能制成的。
C.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翻译: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D.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韩愈《讳辩》 )
翻译:周公、孔子、曾参终究是不会被他们胜过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鉴于健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 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有关专家建议,国家 出台禁烟条例刻不容缓,要将戒烟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②近日,由于楼市投机者东山再起,为给仍然躁动不安的楼市继续降温,上海、重庆同日发布新政,由此可知未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收紧是大概率事件。
③中国消费者协会 2016“双 11”网购体验式调查报告指出,144 款调查商品中有 34 款商品的测试 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部分平台商家的职业操守每况愈下。
④我国高景一号 01 组 4 颗 0.5m 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组网运营后,可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 1次,这就意味着天气状况良好时卫星可一览无余全球任一区域。
⑤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我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他们的善行一直让我们 感同身受。
⑥《饥饿游戏》整部电影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制造了一个大热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乏善可陈。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引领的“微”风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大”变革,微文化的迅速勃兴,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单就审美文化层面而言,无论是社会整体的美学图景与审美风尚,还是民众个体的文艺观念与审美取向,较之以往都存在明显差异,一种强调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的新型审美文化逻辑正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并不断生成和塑造着媒介技术力量占据主导、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微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同样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一新,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审美的人”。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都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类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既是基于传统艺术形态衍生而出的,又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微时代”特有的风格印记。
首先,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博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经典话语或史诗巨作,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和个人化叙事,处处彰显出微体量、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仅如此,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数字媒体交互快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度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加快作品的推陈出新,这势必需要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缩短创作周期。
其次,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由精英艺术家来承担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职业艺术家,更多的是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民众,既可以轻易地借助微艺术形式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审美表达;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审美对话。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为民众关于自我生活故事、情感经验等的艺术化表达创造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些许别样的底层视角和新颖的技术手法,有利于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
再次,创作上的微观性和偏草根性,使得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所差异。作为微文化的主体力量与微艺术创作的生力军,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一方面,他们可以摆脱专业艺术创作的诸多条框与教条的束缚,无须顾及所谓的创作忌讳,纯粹从自我的情感表达和已有的艺术认知出发“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平等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为其从事艺术创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借助网络他们可以轻松收集诸种创作素材,自如地将艺术灵感转化为带有鲜明自我印记的艺术作品。这种自由度的获得,使他们的微艺术作品视角颇为独特,主题也异常丰富,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较高的切合度。
(摘编自李雷《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微文化勃兴”的条件的一项是( )
A.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审美文化逻辑。
B. “微时代”的数字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
C. 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终端的普及,使人们学习相关艺术知识和方法变得简便易行。
D. 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微电影、微小说等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并流行。
【2】下列有关“微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艺术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处处彰显出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史诗巨作。
B. 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但主要是由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创作的,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艺术转变为艺术创作者。
C. 微艺术创作有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使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话。
D. 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差异,使得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门艺术从业者由于不具备巨大的自由度,艺术创作的条框较多,其作品视角不够独特, 主题不够丰富,与现实生活的切合度不高。
B. 在微时代,人们审美感知方式被改变和重塑,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流程与秩序被颠覆,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也愈来愈高。
C. 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如快作品的推陈出新,需要缩短创作周期,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
D. 一种新型的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的审美文化逻辑,正不断生成和塑造着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4、(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中正如杜甫诗中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是_______ , 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2)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正好说明这个道理。
(3)《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才能认识充分。
(4)在《春江花月夜》中,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有着相同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5)《诗经·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岂曰无衣,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周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象地说明短寿的生命会在经历和境界上受限。
(2)李密在《陈情表》中开篇概写自己命运不好,幼遭不幸,为文章奠定悲凉基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在滕王阁上所看到的晚霞绚烂、水天相连的宏阔景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兼顾到本质与形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颜渊》)
(4)________________,远之事君。(《阳货》)
(5)________________,定而后能静。(《大学之道》)
(6)________________,先正其心。
(7)________________,事有终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不忍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9)________________,义之端也;________________,礼之端也。
(10)其安易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微易散。(《老子》)
(11)合抱之木,________________;九层之台,________________;
8、文学常识和名言名句默写。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______和 ________。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论据和______。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死于安乐。
(6)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_______________。
(8)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游褒禅山记》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刘生①
卢照邻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但令一顾②重,不吝百身轻。
【注】①刘生:乐府横吹曲旧题,齐梁以来本题歌辞多写任侠。②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写国家受到侵略时,侠客愤然而起,渴望受命自主征战,消灭来敌。
B.四句中“横行”为古今异义词,这里指侠客纵横驰骋,在征战中所向无敌。
C.五、六句写刀鞘与坐骑的华美,侧面表现侠客的豪奢,微露不以为然之意。
D.本诗虽为乐府旧题,但所写为当时情事,刻画了一位豪迈英武的侠客形象。
【2】本诗结尾二句与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在情感内容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乐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今仍为顺天府,领州六,县二十。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自汉以后,幽燕皆为巨镇。光武资其兵力,克复汉祚。其后,慕容隽窃据于此,遂兼河北。唐之中叶,渔阳倡乱,藩镇之患,实与唐室相终始。石晋①以燕云入契丹,出帝之祸,不旋踵焉。宋争燕云,而力不能保也。靖康之辱,复蹈石晋之辙矣。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继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数百年。金梁襄言: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元木华黎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明成祖分藩于燕,遂因以奄有九服②。或者曰:燕都北倚边塞,南通齐赵,诚用武之地。但飞刍挽粟,必寄命于数千百里外,似非完策。元虞集尝言: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连青、齐,萑苇③之场也。而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种,三年而征其税,可以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矣。至正十二年,脱脱为相,因宗其说,议立分司农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抵檀、顺,东及迁民镇,迁民镇属今锦州府西废广宁前屯卫,皆设法耕屯。未几,复罢。前朝徐贞明言:京东诸州邑,皆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壤沃。自密云以东,至蓟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为力甚易,而丰润境内濒海之田,几二百里,与吴越沃区相埒。国家据上游以控六合,而远资东南数千里难继之饷。近弃可耕之田,为污莱沮泽,岂计之得者欤?
(节选自《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
【注】①石晋:后晋最后一个皇帝是石重贵,国破被掳至契丹,故称出帝。②九服: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指全国各地区。③萑苇: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也可指竹的一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
B.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
C.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
D.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国千余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燕:古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因上述地区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期属燕国,故名。
B.“驻跸之所”与“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所”字含义相同。
C.“似非完策”与“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策”字含义不同。
D.“至蓟州永平之境”与“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乐七年,北平改名顺天府。自汉以后,幽燕都是强大藩镇。汉光武帝凭借此处兵力,得以恢复汉朝国统;慕容隽占据此处,最终兼并黄河以北地区。
B.金朝梁襄认为,燕都地处战略要地,北倚山险,南压中原,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加之居庸、古北等关隘绵延千里,险峻相连,毗邻京师,易于据守。
C.有人认为燕都迅速运送粮草必须依托远方,针对这种质疑,虞集认为海潮淤积成沃土,可建造堤坝保水成田,召集南方百姓来耕种,三年后再征收赋税。
D.前朝徐贞明认为丰润的邻海田地将近二百里,与吴越肥沃地区相当。而近来舍弃可耕种土地,让它成为荒地或水草丛生的沼泽,这一计策恐怕并不合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继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数百年。
(2)国家据上游以控六合,而远资东南数千里难继之饷。
【5】元朝脱脱任丞相时,针对顺天府采取了哪些做法?
12、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2020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虽有艰难,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公筷更为普及,在线办公、远程教育进入千家万户,直播带货拉近商家消费者的距离……
请以“2020,我的改变”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