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是孟轲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B.《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莫高窟,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绝如缕地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横跨千年的游行。
B.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够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情绪表征,诸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进而做出恰当的反映。
C.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D.每年的诺奖季,村上春树都会被预测为热门得主,曾几何时,连声称“喜欢的日本作家只有村上春树”的石黑一雄都已获奖,而村上仍与诺奖擦肩而过。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针对人们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是否上涨的问题,景区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坦言,超高的门票会减少旅游的人数,影响旅游业的总收入。
B. 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政治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 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D.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层面的各种威胁与挑战。
4、下列不属于同辈或朋友之间敬称的是( )
A.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
B.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C.则虽欲长侍足下(《荆轲刺秦王》)
D.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辑的《星火燎原》精选本图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B.《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要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6500万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三观卖血记(节选)
余华
饥荒还在继续……
这一天晚上,许玉兰煮玉米稀粥时比往常多煮了一碗,而且玉米粥也比往常稠了很多,她把许三观和三个儿子从床上叫起来,笑嘻嘻地告诉他们:“今天有好吃的。”
许三观和一乐、二乐、三乐坐在桌前,伸长了脖子看着许玉兰端出来什么,结果许玉兰端出来的还是他们天天喝的玉米粥。
先是一乐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二乐和三乐也跟着同样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
许玉兰说:“你们喝一口就知道了。”
三个儿子每人喝了一口以后,都眨着眼睛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许三观也喝了一口,许玉兰对许三观说:“今天我把留着过春节的糖拿出来了,今天的玉米粥煮得又稠又粘,还多煮了一碗给你喝,你知道是为什么?今天是你的生日。”许三观听到这里,一拍脑袋叫起来:“今天就是我妈生我的第一天。”说完以后有些难受了,他说:“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完?小崽子苦得都忘记什么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糖。”
这天晚上,一家人躺在床上,许三观对儿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心里最想的是什么,就是吃,你们想吃米饭,想吃用油炒出来的菜,想吃鱼啊肉啊的。看在我过生日的分上,今天我就辛苦一下,我用嘴给你们每人炒一道菜,你们就用耳朵听着吃了,你们别用嘴,用嘴连个屁都吃不到,都把耳朵竖起来,我马上就要炒菜了。先从三乐开始,你想吃什么?”三乐轻声说:“我不想再喝粥了,我想吃肉。”
“三乐想吃肉,”许三观说,“我就给三乐做一个红烧肉。肉,有肥有瘦,红烧肉的话,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而且还要带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有手指那么粗,半个手掌那么大,我给三乐切三片……”
三乐说:“爹,给我切四片肉。”
“我给三乐切四片肉……”
三乐又说:“爹,给我切五片肉。”
许三观说:“你最多只能吃四片,你这么小一个人,五片肉会把你撑死的。我先把四片肉放到水里煮一会,煮熟就行,不能煮老了,煮熟后拿起来晾干,晾干以后放到油锅里一炸,再放上酱油,放上一点五香,放上一点黄酒,再放上水,就用文火慢慢地炖,炖上两个小时,水差不多炖干时,红烧肉就做成了……”
许三观听到了吞口水的声音。“揭开锅盖,一股肉香是扑鼻而来,拿起筷子,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
许三观听到吞口水的声音越来越响。“是三乐一个人在吞口水吗?我听声音这么响,一乐和二乐也在吞口水吧?许玉兰你也吞上口水了,你们听着,这道菜是专给三乐做的,只准三乐一个人吞口水,你们的菜在后面,先让三乐吃得心里踏实了,我再给你们做。三乐,你把耳朵竖直了……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味道是,肥的是肥而不腻,瘦的是丝丝饱满。我为什么要用文火炖肉?就是为了让味道全部炖进去。三乐,你可以慢慢品尝了。接下去是二乐,二乐想吃什么?”
二乐说:“我也要红烧肉,我要吃五片。”
“好,我现在给二乐切上五片肉,肥瘦各一半,放到水里一煮,煮熟了拿出来晾干,再放到……”
二乐说:“爹,一乐和三乐在吞口水。”
“一乐,”许三观训斥道,“还没轮到你吞口水。”然后他继续说:“二乐是五片肉,放到油锅里一炸,再放上酱油,放上五香……”
二乐说:“爹,三乐还在吞口水。”
许三观说:“三乐吞口水,吃的是他自己的肉,不是你的肉,你的肉还没有做成呢……”
许三观给二乐做完红烧肉以后,去问一乐:“一乐想吃什么?”一乐说:“红烧肉。”许三观有点不高兴了,他说:“三个小崽子都吃红烧肉,为什么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一起给你们做了……我给一乐切了五片肉……”一乐说:“我要六片肉。”“我给一乐切了六片肉,肥瘦各一半……”一乐说:“我不要瘦的,我全要肥肉。”许三观说:“肥瘦各一半才好吃。”一乐说:“我想吃肥肉,我想吃的肉里面要没有一点是瘦的。”
二乐和三乐这时也叫道:“我们也想吃肥肉。”
许三观给一乐做完了全肥的红烧肉以后,给许玉兰做了一条清炖鯽鱼。最后,许三观给自己做一道菜,他做的是爆炒猪肝(每次卖血之后许三观都会买一盘爆炒猪肝“补补”),他说:“猪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后放到一只碗里,放上一些盐,放上生粉,生粉让猪肝鲜嫩,再放上半盅黄酒,黄酒让猪肝有酒香,等锅里的油一冒烟,把猪肝倒进油锅,炒一下,炒两下,炒三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玉兰把留着过春节的糖拿出来了熬了又稠又粘的玉米粥,不仅让人看到她对丈夫的爱和重视,也感到生活的艰辛。
B.许三观绘声绘色“做”的只是极普通的家常菜,却引出一片响亮的吞口水的声音,这种反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为了表现自己精湛的厨艺,许三观模拟了一场“盛宴”,不仅激起一家人的生存欲望,也激起许三观对炒猪肝的向往。
D.小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大量笔墨描写许三观一家的日常对话和生活场景,以典型的百姓生活映射历史。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以悬念引入,从一盆玉米粥开始展开情节,孩子们从希望到失望再燃起希望,读者也不由自主走进故事。
B.小说没有正面刻画饥荒给许三观一家造成的巨大创伤,而是别出机杼,虚虚实实,谱就一曲温情的颂歌,耐人寻味。
C.小说语言诙谐、幽默,虽偶有“用嘴连个屁都吃不到”等粗俗之语,却使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市井小人物的欢乐狡黠。
D.小说有“含泪微笑”的效果,“小崽子苦得都忘记什么是甜”,孩子们为虚拟大餐“争风吃醋”,使人悲喜交加,笑中带泪。
【3】请简要分析许三观的人物形象。
【4】“余华的重复叙事使作品充满着文学叙事的张力”,请据此赏析文中重复叙述的特点及其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
(2)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_____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
(3).在《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节,荆轲和乐慷慨悲歌:“____,_____!”这成为千百年来激励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信念源泉。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力斥当时士大夫虚无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 两句诗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3)《赤壁赋》中“____,___。”两句诗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觉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
(4)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自《诗经》,借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美丽动人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轻松、亲切、活跃的谈话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句默写:
(1)《蜀道难》中含有“五丁开山”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罗大经点评《登高》中有一联诗包含八层人生境遇的意味,这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中借典故说明“物我混同”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导致惨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又失落的内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
(5)《琵琶行》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①
岑 参
鸡鸣紫陌②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③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天,时官军击败安史叛军并收复洛阳及中原大片土地。贾至先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岑参以此诗和之。②紫陌:京城的道路。③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通过描绘早朝场面,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繁华,反映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
B.首句用“鸡鸣”“曙光”“寒”点出大臣们早朝上路之早,暗示大家心情愉悦。
C.颔联正面描写早朝的场面,表现了浩浩荡荡的气势,营造了皇宫雍容华贵的氛围。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充满对当今皇上的赞颂之情和恭敬之态。
【2】杨万里曾说:“和诗者,岑诗云‘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好。”请结合全诗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13、(一)文言文阅读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足下更虑之 (更改)
B.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C.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好好的)
D.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打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B.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乃令秦武阳为副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B.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 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 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D. 以试人,血濡缕。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陆蠡在他的散文《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喜欢看水白,我喜欢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绿色”一词能引起你哪些感悟与联想,请以“我看绿色”或“我心中的绿色”为副标题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