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克拉玛依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划线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非曰之,愿学焉:胜任       有甚焉:危险

    B.①莫不音:合乎                ②且君尝为晋君矣:赏赐

    C.①四时美:充满               邪说,难壬人:批驳

    D.①永保无疆之:喜庆,福禄         ②范增数项王:递眼色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精(suǐ)             (cuò)             心(qián)             络分明(mài)

    B.宝(guī)             (shù)             杆(wéi)             相去无(jǐ)

    C.线(qū)             积(lěi)             (liè)             不前(xǐ)

    D.挣(zhá)             拱(dòu)             (yōng)             庸争辩(wù)

  • 3、下列句子句式不一样的的一项是(   )

    A. 凌万顷之茫然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 蚓无爪牙之利

  • 4、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相如斥之   B. 卷天下,举宇内

    C. 臣乃敢   D. 食埃土,饮黄泉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③卒惶急不知所为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⑦偭规矩而改错

    ⑧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⑨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A. ①②④⑦⑧

    B. ①③④⑦⑨

    C. ②③⑤⑥⑧

    D. ②④⑤⑦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晚上用鱼竿捉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一心为民,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说错。

    父亲接着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是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第5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2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

    3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2)左思《咏史》中运用历史典故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句)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远看山有色,___________。(佚名《画》)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诗经·蒹葭》)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本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分析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喻,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____________”;若半途而废,就会“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无数历史风雨而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阐明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岀: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浣溪沙   新年夜坐(乙)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 “窥”“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

    C. “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D. 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E. “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

    2“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三“夜”与三“年”重叠有何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汉二年,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是,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果如薛公筹之,东击荆。荆王刘贾走死富陵。尽劫其兵,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或说楚将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馀皆走,安能相救!”不听。布果破其一军,其二军散走。遂西,与上兵遇蕲西,会甀。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馀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给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选自《史记·黥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B.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C.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D.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大司马,是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

    C.淮阴,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文中“淮阴”为淮河之北。

    D.诸侯,源自分封制,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布幼时有人称他受刑之后才能称王,黥布成年被定罪,服过劳役,做过强盗,后来娶了县令的女儿为妻,(兵败后)被番阳人所杀。

    B.汉六年,英布和刘贾进入九江,诱导大司马周殷,周殷反叛楚国后,就调动九江的军队与汉军一起共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于垓下。

    C.楚国想采用互相救援的计策赢得黥布,有人劝解不能采用此法,但是楚将不听,最终被黯布打败其中一支军队,其余两支溃散而逃。

    D.皇帝大骂黥布为何要造反,黥布对自己的野心毫无隐藏直接表明自己想当皇帝。于是两军大战。黥布的军队被打败,逃到长江以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

    (2)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课内检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麦和玉米成熟后,如果不赶在一场大雨前收回来,一年的辛苦就可能白费;播种季节,如果不赶在某个节气前将种子播下去,作物的长势就可能很差。有人说,“赶”其实是人生常态。也有人说,太赶就看不到沿途的风景,人生不用赶。

    你对“赶”和“不赶”,有怎样的体会?请结合你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