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盘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这本书是陈老当年刚参加工作时      钻研的宝贵成果,现在已成为他所在的学科领域的权威著作。

    (2)自古以来,埋头故纸堆中数十年      ,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以之为乐者有很多。

    (3)美国政府为打压中国企业不择手段,前不久闹得      的华为孟晚舟事件,不仅牵动着中国民众的注意力,也让许多美国企业心惊肉跳。

    (4)数千名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在政府停摆第一天被休假,但在白宫和国会,围绕政府停摆背后的核心议题,双方正吵得    

    A. 苦心孤诣   苦心孤诣   沸反盈天   沸沸扬扬

    B. 皓首穷经   苦心孤诣   沸沸扬扬   沸反盈天

    C. 苦心孤诣   皓首穷经   沸沸扬扬   沸反盈天

    D. 皓首穷经   皓首穷经   沸反盈天   沸沸扬扬

  • 2、找出下列没有使用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侧身西望长咨嗟

    B. 以赠之

    C. 浔阳江头送客

    D. 避猛虎

     

  •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铜色的薄雾, 。水光微微的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

    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 ④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一味味地抓药……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5期,有改动)

    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处补写柳先生的话。(18字以内)

    2文中写道:“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这些日子”指什么日子?“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说明了什么?

    3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文中多次写道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梁惠王提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避免出现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路上背重物的现象。

    (2)苏轼《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周瑜青春年少时倜傥风流的英雄形象,他虽身当大敌,但从容娴雅,指挥若定。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________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为例论证万物都是永恒的。

    (4)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__________________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 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6)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 1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写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默写填空,每题2分。(6分)

    (1)蜀道的开凿过程   《蜀道难》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一天齐,险似绝壁

    (3)《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洞仙歌

    戴复古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是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       

    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一生未入仕途,生活清苦。②团栾,此处指圆桌。③旋簇着,很快地铺设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头三句描写了卖花人挑着初开的黄菊边走边叫卖的情景,在卖花声中点明了季节,落笔自然。

    B.上阕先写重阳街市繁华热闹美景,转而自叹身世飘零,一个“奈”字,活画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境。

    C.下阕开头三句直言乡思,“枉把”二字照应上片“奈”字,表达了词人乡愁客怨难以排解的无奈之情。

    D.下阕写词人喝酒、点唱等,心情转入欢快,“小阁”“团栾”“蔬果”的描写,再现了宋代的酒肆风光。

    【2】这首词语言亲切自然,请简要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燕太子丹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曲?”太傅曰:“请今图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 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注]①道:导,引导。②晚:同“俯”。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B.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D.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B.从先秦到五代,“跪”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到了宋朝,坐者高高在上,跪者五体投地,俯于坐者脚下,这充满了屈辱的意味。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认罪的时候才会用。

    C.“左右”有多种含义,可以是方位词,指左和右两个方面。也可以是名词,指身边跟随的人。文中是后一个意思。

    D.“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也可以用于书信表奏首尾,表示致敬。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鞠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

    B.鞠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鞠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相同。

    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儿疑心的人物。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让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2)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转业后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填补了我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

    申纪兰: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

    孙家栋、黄旭华、南仁东、王有德、王继才……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精神的引领下做出各种各样的贡献,又成为后代人的精神楷模。请结合材料内容与社会现实,以“践行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