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B.⑤③⑥④①②C.⑥④②⑤①③D.⑥④③②①⑤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

    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

    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

    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校运会接力赛开始前,班主任谢老师说:“俗话说,三人成虎,你们四人可以成龙啊,好好加油,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②考虑到如今昂贵的大学学费,人们最好希望找个物有所值的学校。作为衡量标准之一,看一下一所学校历史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有裨益

    ③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出场费也就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④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文明的涵养,也要久久为功。现实中,也有城市创文不在平时而在“评时”的怪象,验收来了焕然一新,评比完了退回起点。

    ⑤面对家乡父老的大力吹捧,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是微微一笑,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⑥把蚊子当宠物养,可以给丽江这家客栈“最有爱心奖”。不过都说“物以类聚”,蚊子是吸人血的,可见这家客栈也好不到哪儿去。对黑心客栈,只有一个字:打!

    A. ②⑤⑥

    B. ①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 4、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琵琶行》

    长篇抒情诗

    “青莲居士”

    新乐府运动

    B.

    “采采芣苢”

    《诗经》

    重章叠唱

    现实主义

    C.

    “周郎赤壁”

    咏古抒怀

    雄浑苍凉

    唐宋八大家

    D.

    《短歌行》

    “建安风骨”

    多白描、平淡质朴

    四言古体诗

    A.A

    B.B

    C.C

    D.D

  •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目光敏锐,善于思考,一回国就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恶,感觉到了理想与现实的悬殊相差很远。

    B.哈姆莱特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C.莎士比亚是要讲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承担的人身上,因而,《哈姆莱特》注定是一个悲剧。

    D.课文节选部分中,哈姆莱特告诉了霍拉旭回国的真相,而克劳狄斯却步步逼近。最终,哈姆莱特同意与雷欧提斯比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身在洼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

    不少人小时候尝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 38G。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在“天空实验室”里呢?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在“天空实验室”里,天文学家除了重复繁琐的观测、验证,都保留一颗期待的心——比如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或是发现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真到了那一天,科学理论又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走进“中国天眼”》(有改动)

    材料二: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穿刺“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中国天眼”开放运行的一年,成果即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天文学是个开放的学科,不少“天眼”早期成果都有国际专家参与,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后,外国科学家可以独立或以首席专家身份主导一些研究项目,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也会得到支持,在望远镜时间分配上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据李菂介绍,“天眼”在很多领域具备超强“发现力”: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有望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这使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

    “天眼”研究的领域有意思吗?拿脉冲星来说,它们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相当于1万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压缩起来。那是一个地球上无法想象的、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水滴”的世界。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

    在中外读者对《三体》改编的动画作品更新保持期盼的时候,科幻作家刘慈欣对“中国天眼”同样充满期待:它对人类认识宇宙有重大意义,具备了探寻“地外文明”的条件,“希望能有划时代的发现”。

    探寻“地外文明”,用科学家的话说叫“搜寻星际通信信号”,确实是“天眼”的科学目标之一。

    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20世纪后半叶,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接连涌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四大天文发现。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是建造“天眼”的原动力,也是终极目标。离原初最近,才可能离未来最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洞穿未来的“天眼”是人类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器。

    ——《中国“天眼”世界共享》(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前者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B.只要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就可以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C.“天眼”获得的海量数据,天文学家一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D.通过“天眼”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是在“天空实验室”里的天文学家的愿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眼”观测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的瞄准目标,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

    B.“天眼”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望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

    C.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天眼”去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D.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这并不能体现“天眼”研究的价值。

    【3】下列各项理论或定律,能够在中学物理实验室得到验证的一项是(   

    A.平行时空理论

    B.宇宙大爆炸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黑洞理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为喻,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人墨客陶醉于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之时,或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慨,或将山水神韵诉诸笔端。白居易渡口送别,在《琵琶行并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清秋别离的萧瑟凄凉;苏轼夜游赤壁,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月光下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姚鼐登临泰山之巅,在《登泰山记》中则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雪后美景,抒发内心对胜景的赞叹。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自己登天姥山途中的见闻,以突出天姥山之高耸。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8)李煜《虞美人》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题目中所提示的诗句。

    ①《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送行之人诀别。

    ②《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刘邦不要计较细枝末节,赶快离开项羽大营。

    ③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进行了高度赞美,讴歌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十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不疑惑不糊涂。

    (2)在《沁园春长沙》中,由眼前的秋景过渡到对过去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      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冲,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各言其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这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

    (2)《阿房宫赋》中,杜牧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来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纵横的栏杆“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饱含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以“晨光”与“开门鼓”点题,交代时间之早,从视听角度写了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咚咚地敲起。

    B.颔联,紧扣“早”字,对犬、鸟的刻画生动传神,小狗儿因地湿而爬起摇尾,小鸟飞到窗前不停欢叫,似在向人们报告晴好天气的到来。

    C.尾联,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诗人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流畅、欢快,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喷。傲,非也;嘴,非也;君子如向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荀况及弟子著,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B.“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步”,跨两脚为“跬”。这里指比较小的距离。

    D.“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如《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然后运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C.从“积土成山”到“用心躁也”,分三个层次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D.荀子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但也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文中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在“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就像沐浴者阳光生长的幼苗,有一种力量拔着自己向上生长,可以热烈,可以张扬,可以逆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这是引体向上的青春。

    但有时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张扬,不必总在追求高光时刻,青春可以是潜伏的,可以是蓄势待发的,可以是韬光养晦的,贴近大地,丈量大地,做一个匍匐前进的孤勇者,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

    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

    对于“值得过的青春”这一话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和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