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宝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 亡走赵,赵不内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D.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 2、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郁(wěng)     余遐        (sū)       讷讷(nè)

    B.煤(xiè)     (bié)脚      (suí)     出类拔粹

    C.(yù)帖        萧索      (zháo)恼          (shàn)稻

    D.(hùn)沌     张皇       声名狼藉       讪讪(shàn)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科学研究的成果显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一种原自伯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伯尔纳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能够在细胞内复制和转录。

    B. 从人们在把土豆皮转化成太阳镜、或把蔗糖转化成汽车保险杠的过程中,以前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得到解决。

    C. 据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3月22日第十八个世界水日发布一份报告称,全球半数以上住院患者与污水大量产生有关,每年致病致死数以百万人计。

    D. 日前,冯三镇客运站和永温乡客运站的43名农民工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在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被拖欠已久的六万余元工资。

  •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南老兵吴日登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

    ②民警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对这对几十年的老邻居进行了多次思想教育和沟通工作,经过细致耐心的调解,冲突双方握手言和,矛盾涣然冰释。

    ③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

    ④距村庄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家采石场,每天放炮炸山不但响遏行云,还石粉满天飞,有的房子甚至被震裂了。

    ⑤古往今来,围绕老子《道德经》进行解读的著作汗牛充栋,大家为的是能探寻其中的奥秘,真正把握《道德经》的真谛。

    ⑥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事隔多年,但两人仍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常将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这般在知识型阅读阶段。

    B.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具备质疑的眼光。

    C.研究者在阅读经典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

    D.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研究型阅读的三种主要方式。

    B.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举出郭象等人对“逍遥”解释的例子,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两种阅读方式缺一不可。

    B.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一个人一旦有了质疑能力就能在学术上取得进展。

    C.人们在阅读时,要想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只有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加以记忆。

    D.联想式阅读会有效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谈话中对四位弟子的志向表示了不同的态度,其中他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虽孤舟老病、困顿不堪,却仍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感到无比担忧,显示他心胸博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陈后主、张丽华的典故写出了词人对六朝先后覆灭的感慨:“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摹人们面对高险的蜀道,无可奈何,摒住呼吸、对蜀道长叹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中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四个事例分析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

    (3)《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今朝追忆,其为惆怅,又当如何的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名篇名句默写。

    (1)《氓》用对比手法表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6)《赤壁赋》中苏轼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独酌

    杜甫

    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注释:本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杜甫正居于草堂,生活相对安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杜甫创作古近体兼备。本诗为五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B. 首联写作者散步归来独酌,奠定了全诗孤独、苦闷的感情基调。

    C. 诗歌前两联为独酌之景,后两联为独酌之情,情景交融,自然无痕。

    D. 尾联“轩冕”借代为官生活,全诗透着沧桑后的平静,略带感伤。

    2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君暗臣谄,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1上文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民而食人二鸡子/此不可使闻邻国也

    B.暗莫甚/有由然

    C.二卵弃干城之将/君暗臣谗,居百姓之上

    D.故杞梓连抱有数尺之朽/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3下列句子中有两处停顿,请用“/”标示出来。

    事  是  而  臧  之  犹  却  众  谋  况  和  非  以  长  恶  乎!

    4翻译下列句子。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5概括本文观点,指出说理时所用的论证方法。

    (1)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又见花儿烂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景叙事或写景抒情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