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诗余”和“长短句”,约开始于南朝,定型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成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把那种梅雨时节江南小巷在雨中渺茫朦胧的感觉渲染得淋漓尽致。
②“为了我身上这套制服,为了我的职责。”民警杨立冬这句话,如黄钟大吕,响彻耳旁,诠释出一位人民警察高尚的职业操守。
③面对试题的答案,学生可以击节称赏,也可以众说纷纭。唯其如此,学生才会想表达、敢表达、有机会表达、有能力表达。
④漂流图书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地铁上乱丢书是否会导致在地铁里乱丢宣传广告等鱼龙混杂的行为出现,这是活动主办方要考虑的问题。
⑤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心系国家、胸怀苍生,前仆后继,殒身不恤,孕育出“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⑥当下,我们要直面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虑意识临渴掘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3、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C.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复兴华夏文化, ① 文化复古, ② 文化更新; ③ 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 ④ 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⑤ 根据现代需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 ⑥ 向国际现代文化的康庄大道勇敢前进。这就是当前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A. 并非 而是 既要 也要 同时 并且
B. 不是 而是 不是 而是 / 同时
C. 既要 也要 不是 而是 并且 甚至
D. 既要 也要 既要 也要 同时 /
5、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封:又欲肆其西封 函封之
C. 遗:使人遗赵王书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 比:比诸侯之列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
A.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B.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C.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B.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C.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D.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B.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C.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 , 。
(2)《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 , 。”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 , 。”
8、补写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是: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
(1)《再别康桥》中诗人用虹与梦奇异意象写出潭水静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3)《饮酒》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
10、诗文填空(任选四题)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 ,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多情应笑我,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想当年,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今两虎共斗,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岑参
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县[注],柳暗陶公门。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注: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景物描写入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
B.颔联运用典故,“潘子县”与“陶公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
C.尾联在前三联写景状物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
D.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知的边塞诗风差别较大。
【2】概括诗中陶处士的形象特征,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3、(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既飨军士。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有犒劳的意思。
B. 如厕:上厕所。如,往。
C.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参,四匹马拉的车。
D.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 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 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劝说刘邦,但刘邦仍然卧而不起,精神不振。
D.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紧紧的,弓就会很容易折断;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顶用。"
材料二: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班级计划举行关于“负重和减重”的主题讨论,请你结合材料含义和现实生活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