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吉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青年男女把头发扎成发髻,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表示青年时代。而生活中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则指女孩十三四岁。

    B.《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它是儒家经典著作“六经”之一。

    D.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故都的秋》等。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白衣冠以送之

    B. 晋军函陵,秦氾南

    C.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D. 朝济而设版焉

  • 3、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没有人比你落后了吧?

    B.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孝文帝时杀死了人

    C. 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

    这些是处于民间的坏人罢了

    D.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都想收获名声,确定价格给君侯

  •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事父,远之事君 迩:近 闻名遐迩:远

    B. 舆马者 假:凭借 ,利用   狐虎威 假:凭借利用

    C.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土筐 功亏一箦:土筐

    D. 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木求鱼 缘 :沿着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作为亚投行行长,投资国投资安全是很重要的,因此他非常重视营商环境。

    B.《少年的你》这部由青年导演曾国祥执导的青春影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两个少年如何守护彼此愿望的故事。

    C.为解决太湖蓝藻污染问题,政府进行综合治水,积极采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开展水污染治理。

    D.领导干部要干净做人、踏实做事,只有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才能确保既想干事、能干事,又干成事、不出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调研显示,阅读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喜爱读书的人通常会比其他人更加快乐。全球近半数受访者将阅读更多好书视作个人年度成长目标。超过7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为阅读而推迟或取消其他日程安排。一些人甚至把阅读的优先级排在瘦身和赖床之前。

    许多读者利用书籍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同时激发更具有意义的对话。逾八成受访者将自己的良好人际关系归功于阅读。81%的人希望能在与他人对话讨论时加入有关读书的内容。95%的受访中国读者期待与他人讨论有关书的话题,故事情节、喜爱的角色、具有争议性的主题等都会成为乐此不疲的讨论内容。

    阅读还是感情生活的浪漫调味品。全球41%的受访情侣表示,讨论与读书相关的话题是最初让他们爱上对方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受访者中,这一比倒达到72%。超过65%受访者认同阅读是他们选择另一半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玛雅《阅读让人更快乐》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著作之中,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后人均视此句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引用此句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汉书》称扬雄读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魏略》称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文学阅读方法之一。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朱熹对此却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

    宋以后有关读书法的著作提到的具体阅读方法,大多是对宋代已经成型的“精读”与“泛读”方法的传承。

    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

    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媒介的变革前所未有。阅读方法也需跟进。比如,可采用过读、跳读、写读等阅读方法。

    (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

    材料三:

    “网红”频出书,究竟是流量变现,还是文学情怀?不好一概而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书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而言,“精品”不多。

    人们常讲“开卷有益”。据我看来,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无用”的情趣之乐,另一为“有用”的知识技能。就时下众多“网红”图书而言,最多能提供一些令人亢奋的热情,至于知识、技能上的获益恐怕不多,可以说,“无用”多于“有用”。而其情趣,高雅的恐怕不多。

    朱伟说:“我不倡导年轻人消遣阅读,而提倡坚硬阅读,这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把心带到书里去。”与“坚硬阅读”所对应的,往往是那种“真”文章,是一些知识技能方面“有用”的内容。惟其如此,方能借读书营养自我,长心智、增才干,而不至于在浅阅读中徒然沉醉于表面的慰藉,实则所获不多,甚至始终原地踏步。

    (摘编自周慧虹《“网红”图书,无用多于有用》)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一项是

    A.阅读有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等作用,有些人为了阅读会推迟或取消其他日程安排。

    B.朱伟认为,开卷有益之“益”主要体现在获取“无用”的情趣之乐与“有用”的知识技能两方面。

    C.坚硬阅读能让读者集中注意力,倡导坚硬阅读需要读者读充满有用内容的“真文章”。

    D.有人认为,利用书籍可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激发更具意义的对话;通过阅读就能找到另一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图书“精品”不多,只能提供一些令人亢奋的热情,不能提供情趣高雅的东西。

    B.阅读能使人获得快乐、知识技能,营养自我,长心智、增才干,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C.陶渊明“不求其解”的读书方法与“咬文嚼字”法不同,他这种读书方法其实就是“泛读”法。

    D.时代发展,科技进步,阅读媒介的变革前所未有,因此阅读方法也需要跟进,不能一成不变。

    3古今阅读方法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根据要求填写下面横线上的诗句。

    (1)《诗经 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

    (3)《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的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表现夕阳下的柳树色彩美和姿态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默写名句:

    (1)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5)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转变成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卒章显志,表现了不苟合于世,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处世态度。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地,多指隐居之所。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朋友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真实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 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 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 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 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 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 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 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而幼孩__________________ (2)与吾者其亦有类乎?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B.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C.以五年为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5郭橐驼其人是否真实存在?请作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最美”评选备受欢迎,如:“最美员工”“最美少年”“最美救师”“最美家庭”“最美班级”……“最美”评选,重要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通过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宣扬了社会正能量,让人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对于“最美”,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报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