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彰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在文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何谓喜剧之魂?乐观自信、理性超脱、自由狂欢的喜剧精神乃是喜剧之魂。伟大的喜剧 艺术作品一定是喜剧精神高扬的作品。以戏剧为例,中外戏剧史上,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   。而优秀的正剧也并非悲喜调和、不悲不喜,而是悲喜交融、有喜有悲。 而当代不少所谓的“喜剧”作品,则多是不喜不悲、平淡寡味的平庸之作。

    A. 要么悲剧精神强烈,要么喜剧精神鲜明

    B. 既要悲剧精神强烈,又要喜剧精神鲜明

    C. 除了悲剧精神强烈,就是喜剧精神鲜明

    D. 不但悲剧精神强烈,而且喜剧精神鲜明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B. 提高文言阅读,首先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C. 考场上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每位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D. 在闷热难耐的酷夏之夜,各地的广场、公园是市民休闲纳凉的最佳时间。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在皇上面前说话竟可以一言九鼎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于是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经历,还会误导个人的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孟昆玉的交警工作与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这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鱼虾而麋鹿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胡(hé)         觳觫(hú sù)   钟(xìn)

    B.小(biǎn)             忖度(cǔn   dù)             便嬖(pián   bì)

    C.吾(hūn)               (chǐ)                       序(yánɡ)

    D.赴(sù)                  临(wèi)                       (w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238页,配有图画212幅,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许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发生转变。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只会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庸俗化。

    C.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D.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D.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感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二者相得益彰。

    B.精美的图画的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短。

    D.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完全取代了文字表述。

    【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崇尚美德,严于律己,但早上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描写自己用荷叶做衣裙表现高洁品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他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迟疑后才娇羞出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2)__ ,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 。(《离骚》)

    (4)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月明星稀,__  。(《短歌行》)

    (6)__ ,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部分。

    (1)为鼓励同学们发扬攻坚克难、不轻言弃的精神,学校向师生征集标语,《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非常合适。

    (2)跨越时光的守望,在中国诗词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许多鲜活立体的人物。《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塑造了一个感慨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亡国之君形象;

    (3)《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塑造了一群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士大夫形象。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三句,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

    (2)《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中,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点明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鸿门宴》中表明大丈夫应该不拘小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值得之意。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修辞形容春风有意,给大自然带来姹紫嫣红、勃勃生机,引得诗人携酒赋诗,欣赏春色。

    B.唐人誉海棠花为“花中神仙”,颔联用“秾丽”“娇娆”二词高度概括了海棠花的美艳气质。

    C.颈联中的“莫愁”为古诗词中的常见形象,诗句意为那美丽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懒于梳妆。

    D.此诗风格“清婉明白”,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2本诗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海棠的神韵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中旬,由关晓彤、张一山、范丞丞主演的电视剧《曾少年》,在南京大学取景,本以为娱乐圈的三大顶流齐聚南大,一定会引起粉丝的轰动。没想到的是,学生根本没有反应。

    2023上海科技节于5月20日拉开帷幕,涵盖老、中、青三代的34位“科技明星亮相科技节。鲜花和掌声簇拥着陈凯先以及樊春海、韩斌、朱合华、陈玲玲、胡金波、陶虎、徐凡等科学家。

    偶像是精神食粮,是榜样力量。偶像鼓舞着我们勇毅前行,激励着我们努力向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盲目崇拜偶像,只注重漂亮外表,在颜值崇拜中迷失自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心中的偶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如何看待偶像?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明确,不得套作,不得脱离材料含义范围,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