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自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A.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

    B.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

    C.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

    D.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屋室虽然小了点,可布置得很有温馨感,生活在里面  

    ②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 一点清福吧。

    ③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 的汽车。

    ④那个可避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     —派苍凉。

    A. 怡然自得   消受   简单   品味

    B. 春风得意   消受   简陋   品味

    C. 怡然自得   享受   简陋   体味

    D. 春风得意   享受   简单   体味

  • 3、下列选项中对仗工整且内容得体的对联是

    A. 饭店联:佳肴美酒千家醉   饭暖菜香万人尝

    B. 书房联:文章似水清无玷   气节如松直有心

    C. 学校联:玉楼天半笙歌起   蓬岛仙班笑语和

    D. 寺庙联:邀半轮明月看经   剪一片白云补衲

  • 4、下列命《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未流露出消极情绪。

    B.作者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没能排解心中求才立业的忧思。

    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C.只有我们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D.去年毕业时老师送我的那支钢笔,虽然式样陈旧,但我却敝帚自珍,一直珍藏着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成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却从不接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1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揭示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对镭的哲学意义以及对她个人的人生意义。

    “哲学意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意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划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效果是________

    3作者在第二段末列举了举了诸葛亮、毛泽东等典型的例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一段开头举斯佗夫人的例子意在突出“小妇人”对引发“大革命”的作用。

    B.第一段中“哲学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一句形象地揭示了镭的原子构成。

    C.文中引白居易的诗,赞颂了只有在居里夫人身上才具有的青春美丽。

    D.第二段中居里夫人把获得的奖章给女儿当玩具,表现了她的淡泊名利。

    E.第一段中引用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句子。

    F.本文旁征博引,笔路纵横,内容涉及物理学、文学、哲学和史学等多门学科,显示了作者丰厚的知识积累。

    5结合课文,谈谈对文章标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话是: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    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景象。

    (3)复为羽声忼慨,   ,发尽上指冠。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认为秦统治者如能调整治理方法,则国家可长久延续。他在文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想到自己的地位高而险,就要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想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要端正自身的句子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写自己“謇朝谇而夕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水送别”中,高渐离击筑伴奏,荆轲先后用了两种不同的音调悲歌。先是_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_

  • 10、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见至焉,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而写下名篇《沁园春·长沙》。当代中学生们,你们正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纪,请飞扬你们的激情,擦亮沉睡太久的夜空!

    (4)《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不为小人的种种丑态、伎俩所动,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吴均诗

    [南北朝]柳恽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遂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注】①飞狐关:古代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②碛(qì)砾坂:指高低不平的陇山碎石山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本应先写晨后写夕,诗句因韵而变,却先夕后晨,诗句强调的意思也因之而变。

    B.诗人虽然戎马倦顿,形色疲惫,但心思仍追随着边地征战的旗子前进,不乏壮健之气。

    C.诗中描写边城情景突出了此地霜早春迟的凄冷特点,渲染出了边城萧条与悲凉的氛围。

    D.整体上看,此诗写了柳恽远行西北边城,有感而发,遂作《赠吴均诗》告慰好友吴均。

    【2】诗歌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进,久而不懈。

    贤母有知能,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初,元无政。大家以赀结长吏,出之租税,俾小民佃者代输,里正因而渔利。每亩征米四升,小民以为病。会贤母家为里正,催民租税,命减其半,不足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赖以不困。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为之娶妇,使成家业。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事可解,属诸子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称之,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无有怨者。

    (节选自《童贤母传》明·方孝孺)

    〔注〕爨:(cuàn),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政任之 一:全,都。

    B.无政 季:指后期或末期

    C.俾小民佃者代输代输:代理运输。

    D.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表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饮食必执匙箸进 ②余与四人拥火

    B.①贤母事孝敬雍顺 ②不知老将至

    C.①度事可解 ②方破荆州

    D.①又白县 ②亦将有感斯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童贤母十三岁嫁到童家,恭敬孝顺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为媳之道。

    B.童贤母明慧贤能,对子女悉心教诲,对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C.童贤母改变以前大户人家的做法,不用资财结交官吏,不剥削租种自己田地的人,专心管理乡里事务,深受村民的拥戴。

    D.童贤母深明事理,告诫子女远离不义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对家人奴婢关怀备至,远近的人们都称赞她。

    4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

    (1)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年,窦兰英的大女儿罹病去世,留下12万元看病欠款和年幼的女儿。许多人看到窦兰英和外孙女生活不易,不想再提债务的事了,但窦兰英却做出了决定:替女还债!为信守替女还债的承诺,60多岁的窦兰英当起了保姆、干起了钟点工,捡废品卖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用于还债。老人视诚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信义奶奶”。2019年9月,窦兰英老人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的称号。在荣誉面前,窦兰英老人却显得异常平静,在她看来,这只是她应该做的事情。她的外孙女常说:“姥姥不仅抚养我长大,更教会了我做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诚信”怎样的思考和联想?在你或者周围人身上一定也发生过有关诚信的故事。请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