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 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抒写人生感怀的优美散文。

    B.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推为豪放词派的典范。

    C.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作家,因剧本《龙须沟》的创作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黛玉进贾府》中,对黛玉大舅贾赦堂屋的环境描写,如描写牌匾上写着“荣禧堂” 三个大字一处,显示出其主人在家庭中的尊贵地位。

    B. 《祝福》中,对四叔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让四叔的形象生动饱满:对四叔皱眉的描写,表现出了四叔对祥林嫂的不满。

    C.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在海上漂泊多日,最终拖着大马林鱼的残骸回到海岸,这 样令人伤感的结局更好地升华了主题,引人深思。

    D. 小说中对某一人物的称呼能反映出人物特征或人物关系。《祝福》中“大家仍然叫她样林嫂”,体现了鲁镇人根深蒂固的夫权思想。

  •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变宫、变羽称为七音。

    B.《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D.乐师是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加(弱)冠”指十二三岁的儿童。

    B.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思想为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是田园生活,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D.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壁”。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精准扶贫的推动下,四川“悬崖村”通往山顶的道路由藤梯改为钢梯,构建梯步2550级,耗资100多万元,昔日“与世隔绝”的村民,出行不再提心吊胆。

    ②十八大之后从严治党的八项规定执行的力度之深、范围之广,大家都感同身受,长期刹不住的“吃喝风”等不良风气很快受到强力遏制。

    ③“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电子支付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有逐步取代现金支付的趋势,甚至有人断言纸币支付有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④面对连续出现的老虎伤人事件,倘若仅靠园方的单方重视,而总有游客把动物园的规则置之度外,则违规取乐的险象,恐怕还是防不胜防。

    ⑤暑期票房冠军《战狼2》是吴京用生命导演出的一部作品。从演员转型兼做导演,吴京韬光养晦多年,从“不入流”到大热,终于成功逆袭。

    ⑥有人认为娱乐圈本来就是鱼目混珠的地方,出现吸毒、脏乱理所应当。但我认为,娱乐圈本来从事艺术,应该高雅健康,给人送来精神食粮。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 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C. 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D. 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2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3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说说“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4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5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了杜甫,请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对第六自然段划线句子进行仿写?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在《短歌行》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喻胸怀的宽广,招纳人才越多越好。

    (3)在《归园田居》中,作者写远景,极目远眺,看到宁静的村庄中袅袅炊烟融入暮霭: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表明曹操放低姿态,希望人才屈驾来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可借以纵展眼力,开畅心怀,极尽视听的乐趣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的箫声哀婉幽怨,细微悠长,甚至能产生“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的动人效果。

  • 9、用课文原句填空。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他蔑视权贵的一句是________

    (2)《记念刘和珍君》中,________________表明鲁迅对反动派屠戮和中伤青年学生愤怒至极、艰于视听。

    (3)女子通过鸠醉桑葚得出的婚恋劝诫是________________。(《氓》)

    (4)《诗经·蒹葭》中,男子要顺流而下去找寻伊人,因为她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他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白发日多,因而感伤“ ____________”,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故而吟叹“_____________”。

    (2)当人们漫步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中,除了会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还会在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起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

    (3)《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精炼的动词来表现琵琶女弹琴动作娴熟,技艺精湛,弹奏京城名曲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为例,水到渠成地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箫声凄切、哀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本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陈与义经历了靖康之变,在漂泊逃难中登上岳阳楼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以阔大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交代岳阳楼的位置,再写眼前所见傍晚时分的平静景象。

    B.第三句诗人指出登临的位置,抚今思昔,想到此地是三国时吴蜀的分界,融入了厚重的历史。

    C.第四句写诗人日暮登楼观景,照应了前面的“夕阳迟”,同时融情于景,表现出流连山水之意。

    D.颈联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概括了诗人的漂泊生活,此时登楼望远,感怀自身,道不尽心中苦。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溥,河南人。初为三司小吏,阴狡多智数。时天下新定,太宗历精政事,尝论及财赋,欲有所更革引,三司吏二十七人对便殿,问以职事。溥询其目,请退而条上。命至中书,列七十一事以闻,四十四事即日行之,余下三司议可否。于是帝以溥等为能,语辅臣曰:“朕尝谕陈恕等,如溥辈虽无学,至于金谷利害,必能究知本末,宜假以色辞,诱令开陈。而恕等强愎自用,莫肯询问。”吕端对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寇准曰:“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盖以贵下贱,先有司之义也。”帝以为然,悉溥等以官,赐钱币有差。

    溥为左侍禁、提点三司孔目官,请著内外百官诸军奉禄为定式。加阁门祗候。催运陕西粮草,赴清远军,还,提举在京仓草场,勾当北作坊。齐州大水,坏民庐舍,欲徙州城,未决,命溥往视。遂徙城而还。又与李仕衡使陕西,增酒榷缗钱岁二十五万。三迁崇仪使。

    景德中,茶法既弊,命与林特、刘承珪更定法,募人入金帛京师,入刍粟塞下,与东南茶皆倍其数,即以溥制置江、淮等路茶盐矾税兼发运事,使推行之。岁课缗钱,果增其旧,特等皆受赏。溥时已为发运副使,迁为使,仍改西京作坊使。然茶法行之数年,课复损于旧。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高邮军新开湖水散漫多风涛,溥令漕舟东下者过泗州,载石输湖中,积为长堤,自是舟行无患。累迁北作坊使。

    后发运使黄震条其罪状以闻,罢知潭州。命御史鞫治,得溥私役兵为姻家林特起第,附官舟贩竹木,奸赃十数事,贬忠武军节度副使。仁宗即位,起知淮阳军,历光、黄二州,复以赃败,贬蔡州团练副使。久之,监徐州利国监,以千牛卫将军致仕,卒。

    (选自《宋史·列传五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

    B.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

    C.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

    D.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意思是提拔,表示升官。古汉语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拔、举、致仕等。

    B.景德,宋代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位皇帝可拥有多个年号。

    C.酒榷,指酒的专卖税。榷是专卖的意思,常见的税种还有茶榷、盐榷等。

    D.太庙,古代帝王为供奉和祭祀先王所建营的庙宇,孔子曾入鲁王室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向有关官吏询问财赋的改革措施,李溥问得条目后列举多件上奏,所奏过半数被当日施行,太宗认为他有才能。

    B.太宗认为,李溥这类人虽无学识而有能,应当和颜悦色地引导他们发表建议,而对于陈恕等人,就不必过多询问了。

    C.李溥参与改革茶税成效卓著。茶法在景德年间产生了弊端,李溥与同僚一起修订更新茶法,数年后茶税又回到原来的程度。

    D.李溥曾主持迁城、运粮等事,结合他从小吏而官至左侍禁、崇仪使、西京作坊使等职的经历,可见他是有才干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以为然,悉擢溥等以官,赐钱币有差。

    ②募人入金帛京师,入刍粟塞下,与东南茶皆倍其数。

    【5】简要概括李溥被贬官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

    ②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要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③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④《百合花》中,年轻的通讯员,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毅然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群众安全了,通讯员却光荣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如火的青春岁月。

    ——茹志娟《百合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关于青春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给校报《朝阳》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