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④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
⑤进兵北略地
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⑦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⑨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①③⑥⑧//②//④⑤⑨//⑦⑧⑩
B. ①③⑥⑧//②⑨//④⑤//⑦⑩
C. ①③⑥//②//④⑤⑨//⑦⑧⑩
D. ①③④⑥//②⑨//⑤//⑦⑧⑩
2、下列各句中加点得成语使用恰当得一句是( )
A.哈市某中学艺术节上,老师们一改以往严谨认真的形象,大秀了一段“海草舞”表演。这一表演使在场同学的呐喊声、尖叫声不绝如缕。
B.他原本以为花大价钱买来的那只陶碗是价值不菲的古董,不料却被鉴宝专家认定为不名一文的赝品,这令他失落不已。
C.《战狼Ⅱ》上映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咄咄逼人,创下华语影史多项票房纪录,仅用12天就取得中国电影最高票房。
D.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乎”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 相与枕藉乎舟中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由孔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 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人瑞士籍,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 曹文轩,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D. 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
5、从加点词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供其乏困 ②函封之 ③ 范增数目项王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其人居远未来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夜缒而出 ⑧沛公欲王关中 ⑨箕踞以骂曰 ⑩素善留侯张良
A. ①④/②⑤⑥/③⑧⑩/⑦⑨
B. ①⑤/②⑦⑨/④⑥/③⑧/⑩
C. ①⑤/②③⑦/④⑥⑧/⑨⑩
D. 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高原上的高峰,《红楼梦》让曹雪芹“大名垂宇宙”,令后世无数文人“望峰息心”。付梓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不仅滋养着数代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在器物层面实实在在地彰显着它非凡的魅力。
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总构想、总编剧、总导演,新奥文化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在廊坊市“梦廊坊”文化产业园区已经进入建设阶段。未来,在“梦廊坊”文化产业园区内,包括“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5个大剧场在内的共10个大剧场和若干园林式小剧场,将构成中国最大的戏剧演出群落。此前,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已有不少,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座大观园,河北正定有荣国府,南京有江宁织造博物馆。在数座城市都可以觅见芳踪,这种情况在其他古典文学名著身上很少看见。为什么是《红楼梦》?也许,只有红楼故事最让国人耳熟能详,只有红楼文化能最大程度唤起人们心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据说,北京的“中华老字号”稻香村,就得名于《红楼梦》。说起与《红楼梦》有关的建筑,则更是难以尽数。北京大观园原址为明清两朝皇家菜园,始建于1984年,是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视基地。而位于北京市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则是中国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系统展示了曹雪芹生活、著书场景。河北正定的荣国府,是由古建专家、红学专家杨乃济先生设计的。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在这里拍摄了近两个月,“元妃省亲”等场景是在这里取景的。
目光移到南方,与北京大观园明显不同,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特点,在园中布置了大面积人工湖泊,形成山重水复、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光。
与上海同样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旧称金陵,更是少不了红楼文化的标记。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既涉及江宁织造府的历史,还展示了《红楼梦》和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
南京地铁3号线有个很文艺的名字——“红楼专线”,有六节车厢展示了《红楼梦》中六大经典场景。薛宝钗的居所蘅芜苑、贾宝玉的居所怡红院……成了这六节车厢的名片。每节车厢的拉手上,都印有这六个地名标识。
无独有偶,北京地铁4号线也有个“红楼专列”,车厢以清代画家孙温手绘本《红楼梦》图案进行装饰,展示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憨湘云醉眠芍药”等《红楼梦》经典回目。北京地铁磁器口站内的壁画,是以红楼梦人物为主题的。因为地铁站附近就是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著名的“十七间半房”。可惜的是,因拓宽两广路,广渠门内大街207号曹雪芹旧居已经被拆除。
红楼文化在今日的繁荣,也体现了中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在迪士尼等西方文化流行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自处、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都是需要当代人做出解答的问题。《红楼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摘编自鹿鼎公《只有〈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已有的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中,河北廊坊的戏剧演出群落规模最大。
B.北京的曹雪芹纪念馆在植物园内,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展示了曹雪芹生活、著书场景。
C.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座大观园,前者是在故宫遗址上建成的,后者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D.红楼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自处、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提供了一种思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次采用对比论证,从多方面论述《红楼梦》在器物层面彰显出非凡的魅力。
B.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段落之间多用过渡性语句来衔接,如“无独有偶”等。
C.文章写曹雪芹故居被拆除的事例,流露出作者对古迹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惋惜之情。
D.文章在举例中,善于突出各例的独特个性,从而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支撑文章的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之所以有不少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建筑群落,因为也许只有红楼文化最能唤起人们的传统文化情结。
B.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时,曾经在北京大观园和杨乃济设计的河北正定的荣国府取景。
C.南京、北京地铁的“红楼专线(列)”,分别以《红楼梦》六大经典场景和清代画家手绘本图案装饰整列车厢。
D.在迪士尼等西方文化流行的当下,红楼文化在今日的繁荣,体现了中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需要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写天台山的高耸,从侧面衬托天姥山的巍峨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是古诗文常见意象,古人或用“月”寄托感怀,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或用“月”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如曹操《短歌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
8、默写(一空一分,少字错字误字均不得分,请选择其中6分题目完成):
(1)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如何回绝郑伯的?“ , , , 。”(4分)
(2)《荆轲刺秦王》中,为荆轲送行时唱了什么歌“ , 。”(2分)
(3)《鸿门宴》中,张良是如何评价项庄舞剑的?“甚急, , 。”(2分)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认定的“真的猛士”有什么样的特征 , 。(2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诚女子千万不可沉溺于爱情之中。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天涯、老病孤独之感。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一声叹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诗句,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江南各朝覆亡相继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指出晋国、秦国联合攻郑国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指出秦王有虎狼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煤的对话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下列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2】这首诗作于1937年春天,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你能结合时代背景和煤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这煤和我们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①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②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③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⑤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⑦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⑧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⑨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以乱易整
B.①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②若是其甚与 ③若入前为寿
C.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明以教我 ③而况于明哲乎
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 ②杀人如不能举 ③戍卒叫,函谷举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固知王之不忍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②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D.①为不用力焉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文中画线的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未之闻也 ②莫之能御也 ③何由知吾可也 ④王坐于堂上 ⑤将以衅钟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⑦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⑧无伤也,是乃仁术也⑨然则一羽之不举
A.①②③⑨/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⑦/⑤⑥⑧/⑨
D.①②③⑨/④⑥/⑤/⑦/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用武力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回避了这个问题,撇开霸道之事转而谈论行王道之事。
B.孟子用“以羊易牛”的事例,指出“不忍”是行王道的基础,分析齐宣王有“保民而王” 的可能,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铺垫。
C.孟子用启发式问答解决了齐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宣王内心有所触动,因此对孟子说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表示衷心悦服。
D.孟子以有人能“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能“察秋毫之末”而不能“见舆薪”为例,鲜明地阐明“王之不王”的原因是“不为”。
【5】对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远离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
B.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我们怎敢拿这事来麻烦您身边的办事人员呢?)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秦朝时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把我救下来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作家毕淑敏说,幸福是个矜持的哑巴。遭遇时,它不会提前与你打招呼;错失时,它不会为你留下一声叹息。把握幸福,我们要准备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善感的心。
2.童话里说,一只小花狗从早到晚一直缠着妈妈找幸福,狗妈妈告诉小花狗,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狗变着法子在咬自己的尾巴,却总也咬不到。
3.李天华在歌中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幸福在那里,朋友啊告诉你: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4.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在谈到民生问题时说“解决民生问题是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什么叫快乐(幸福)?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5.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
以上关于幸福的表述,引发你哪些联想?请结合材料,为学校升旗仪式写一篇讲话稿,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